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极易受教师行为方式所左右。为此,在素质教育着重强调加强小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亦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必须重点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然而,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受工作和家庭等多方压力的影响而逐渐出现了“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为此,强化农村小学教師心理健康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职业压力导致精神紧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学内容与速度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便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在突如其来的教改冲击下产生极大的压迫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此外,新课改要求当下小学教育要着重引入现代化技术教学模式,例如“慕课堂”和“微课”等。此类教学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许多农村教师长时间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很难迅速提高自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从而导致精神紧张。
(二)教学工作强度和难度大,教师“身心俱惫”
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往往是一个教师教授几个班级。其工作量让教师的身体承受极大的负荷,在长期大量教学任务的压力下,教师的教学难度大,甚至有一部分教师产生了教学的倦怠感。此外,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断涌入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显得不够得心应手,在文化课教学中往往显得思维反应速度迟缓,进而产生了一种难以胜任教师工作的心理[1]。
(三)学生管理难度大、工资低,心理落差大
农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加之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抗拒心理强,不愿服从教师的管教,学生的管理难度过大给农村教师造成了心理障碍,甚至一些师生之间的肢体冲突使众多教师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导致教师消极工作现象的产生。此外,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较低,在与其他行业所承受的工作量和工资进行对比时容易形成心理落差,如公务员的薪资待遇往往要优于农村小学教师。而且,公务员的工作压力与工作量往往亦没有小学教师高,这种工作量和薪资待遇的差异性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落感不断加重,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优化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教学环境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感
学校的教学环境是直接影响教师工作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学校要积极加强教学环境建设,对教师的办公室和授课班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办公室中安装空调、教师讲台和教学器具换新等,教师的办公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亦改善了教师的心理环境。此外,教师之间亦要周期性组建教师联谊活动,让教师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同事关系,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感[2]。
(二)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引导教师自我心理调节
教师难以适应新教改后的教学压力是其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之一,为此,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强化自身专业教学能力的机会。例如,组织跨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让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进行教学技巧分享和经验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减轻教学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此外,学校还可以为教师组织一些心理健康讲座,要求一些知名的心理健康专家对教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培训会,让教师学会放松自己,尝试通过心理暗示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
(三)强化教师精神力量,增强教师心理承受力
生活呼唤人性,农村小学校园管理更要重视人性。为了能够让教师时刻保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承受能力。校长和主任作为教师的领导,要时刻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定期给予教师一定的关怀与鼓励,让教师获得自我价值感的肯定,从而防止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此外,学校领导还应为教师送上“心灵鸡汤”,在教师的办公室设置一个读书角,里面尽可能地放一些关于“如何调节心理压力”“教师五忌八要”和“不了情绪控制法”等系列用书,让教师学会主动调节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和教学工作,形成态度温和、诲人不倦的教学风格。
综上所诉,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并不乐观,这要求教育部门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重点工作贯彻与落实。作为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多地给予教师精神鼓励,让教师能够在自我价值认同感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而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去,保证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缪丽珺,邹弯弯.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2).
[2]陈梓朗,陈志明,肖垚南,等.罗定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5(11).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GS(2016)GHB1586研究成果。
编辑 李琴芳
下一篇:做学生心灵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