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用研究分析论文(共5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用研究分析论文(共5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提升幼儿师资素质相关研究》课题中,提出了“以何种方式培训与教育学生,教师就会以何种方式教育学生”这一理论,因此,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中去,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幼儿心理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同时注重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才能够提升其实际教学水平,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心理素质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时间影响,长久以来院校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对其心理素质相关教育工作。近些年来,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不断增长,在教育部分针对职业院校所指定的教学大纲中,已经将心理教育划分至德育教育课程中,规定该课程是提升专业学生的基本意识和思想的重要教育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来,网上上关于幼师虐童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幼师自身心理的不健康,幼儿教师的心理教育状态不容客观。由于中职院校的学前专业学生其生活环境相对普通学生来说比较特殊,而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更多为女性,因此其心理的发展历程性对独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其专业课程中,有利于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与速度,保证其心理素质的正常化发展。


  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例的不科学


  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格的情况,实践课程比例过小,而专业课程内容较单一,职业性技能的相关教育较少。现阶段多数幼儿园已经不断发展,注重双语与多媒体等教学,在此背景下,中职的学前教育的课程偏向信息技术以及英语等专业知识,导致幼儿心理学的相关教育比例较少。除此之外,多数院校的学前教育施行的是2+1模式,这种课时时间的紧张化,使得增加其他课程有着比较大的困难。


  二、幼儿心理学专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专业中,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①如何确定心理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关体系;②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增加而教育总课时有限的问题。幼儿心理课程与一般的心理教育课程有着较大差异性,因此,将教育的目标确认为:帮注本专业学生调整自我心态,培养与构建自我积极情感,在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我治疗,为适应学校与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针对本专业学生课时不足的问题,应当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录像、投影、教学一体机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预习、自学、讨论、实践等方面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提升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结合章节教学讲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在进行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述《绪论》时,将心理学的实质明确,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在比较中获取心理的平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院校总体面积较小或者是宿舍楼老旧等问题,产生较大的心理反差,在适应新环境中出现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心理主观性特点,引导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校教学质量、课堂学习设备等方面,让学生明白生活环境的艰苦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更能够提升其意志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平衡,促进其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


  2.整合课程,适时添加


  幼儿心理学这一课程,可划分为4个模块,在进行“幼儿心理一般性问题”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增添心理健康的标准、测评与判定等内容,突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相关知识内容;在进行“幼儿认知与言语发展”的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添加心理训练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幼儿的记忆》一课总,教师除了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教才内容的讲授之外,还需要针对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测验或智力训练,如“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学生掌握提升自我记忆力的技巧;在进行“幼儿的情绪、个性以社会性发展”这一模块的时候,教师可适当的添加个性培养与情感教育等知识内容。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占据多数,且处于青春期,其内心较敏感,情感比较丰富且清冽,如果遇到较大刺激的话很容易走极端。加强上青春期心里的闭锁性特征,导致消极情感一旦出现,多数学生会被情绪所引导,无法进行自我心里疏导,严重影响生活与学习。因此,在进行《幼儿情感发展》这一课程中,除了改进教学模式、创设良好学习情境之外,还需要通过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向学生传授不良情绪的解决办法。


  另外,多数中职院校的幼儿心理学教材中未涉及幼儿心理的卫生保健内容,对于幼儿常见心理与行为解释内容没有提及,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幼儿的反常行为而束手无策,无法对其进行正确性鉴别,导致无法进行相应处理与预防。比如,对于幼儿之间出现的打架行为,需要及时进行是非观念的输入,给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为学生讲解幼儿常见的反常行为及其心理活动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对幼儿行为的正确性判别,重点讲解幼儿的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以及习惯性咬指甲等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促进本专业学生掌握学生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体系。


  3.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中职阶段的学前教学专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个性正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其完善自我心理,提升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例如在幼儿心理学的第三模块“气质”一课中,着重针对学生不同气质类型的优劣进行分期,帮助学生提升与控制自我气质,学会与不同气质的人群交往。将讲述“性格”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培养其良好性格,教会学生认识自我性格特点,并学会如何克服不良性格,通过积极心态的方式,形成一种挫折意识。


  4.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丰富化


  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将课程内容丰富化,提高学生对心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幼儿园教学环境的播放,或者是播放一些心理学的讲座、音乐等,放松学生的身心。比如,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现场与幼儿一起欢度儿童节,置身现场,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幼儿园具体的环境设施,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幼儿多样以及多变的心理,让学生对于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得到实践的验证。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学的相关拓展训练,加深对心理知识的认知,通过课前演讲、幼儿心理案例、心理知识竞赛等方式巩固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其完善自我心理素质。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依然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方向,心理健康相关教育正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所号召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因此,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中去。


  作者:冯燕军

  第2篇:如何科学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不管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实践还是理论方面的研究,都没有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给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同时也没有科学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说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幼儿常见行为和异常行为的心理诊疗,而对于心理问题的提前预防不是非常重视;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是非常规范,首先是职前培养幼儿教育中,并未设置专门的幼儿心理辅导课程,造成部分幼儿教师没有深入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次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对分散,并未专门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展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1]。


  二、科学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利用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对活动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因素。实践活动正式进行时必须科学组织引导,让所有幼儿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避免幼儿之间存在拉帮结派、孤立某一名孩子的现象,给所有幼儿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对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才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应当更加多元化,如进行娱乐表演、诗歌朗诵、DIY作品展示等,让幼儿可以在小伙伴和教师、家长面前表演自己的拿手节目,培訓幼儿的应变能力和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利用DIY作品展示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是借助于活动的方式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实现心灵共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在日常教育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都实施托管制,幼儿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内,因此教师不单单要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幼儿的课余时间如吃饭、休息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定期组织进行集体活动,让幼儿能够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小伙伴们合作交流,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当幼儿在家中时,要求幼儿家长也应当给他们做好榜样,着重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和情绪变化。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幼儿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往往都会给幼儿报非常多的培训班和补习班,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比别人差,但这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幼儿的天性就是玩耍,家长的行为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这样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的缺乏,做事没有主见,因此必须要尽快纠正[2]。


  (三)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建设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实施者即是幼儿教师,所以我们必须要强化针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社会中聘任专业人士对幼儿教师展开系统化的培训,确保每一名幼儿教师都能够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幼儿良好心态、正确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着手,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实际,借助于更加丰富多样的手段来引导幼儿,让其能够具备良好的性格与意志力,另外还应当确保幼儿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让教师之间能够定期交流教育心得,促进幼儿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


  (四)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幼儿教师应当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生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保证其心理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中,孩子们所参与的教育活动仅仅占据其部分时间,要确保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协同配合。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家长也应当充分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分配教育资源,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共同为幼儿创设出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更加健康的人格。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给幼儿家长传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加科学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心理健康是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幼儿教师与孩子家长都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强调幼儿身体发育的同时也应当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从幼儿心理发展实际出发,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刘晓燕

  第3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分析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项。但是在实际的落实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阻碍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步伐,只有适当调整相关策略,积极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为才能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家园合作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幼儿的发展教育中,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家園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心理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


  现阶段,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已经开始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国家对这项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加强了扶持的力度。但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依旧处于发展中阶段,在此期间就需要相关的教育部门对此项工作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创新。在进行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合适的书籍来对幼儿进行引导,由于市面上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繁多,内容涉及面广,这样就导致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性比较低。此外,现如今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而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在讲解中也比较枯燥乏味,就使得幼儿在学习中不能够对心理健康的内容掌握完全,不能够真正实现幼儿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教育只在幼儿园进行就可以了,作为家长只需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根本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也缺少正确的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缺少家园沟通


  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使得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阻力过大。其中主要出现的矛盾就是家长与幼儿园方面对幼儿教育的侧重点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家长都只注重对孩子知识教育的成果,而幼儿园则是考虑到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与幼儿园在认知方面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再加之家长与教师对幼儿的定位情况有所不同。作为家长,往往对幼儿的期待值都比较高,但幼儿教师主要是根据幼儿自身的性格特点提出适合幼儿发展的要求,这种期望值上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幼儿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模糊,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此外,家长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主要讨论的内容是身体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很少能够了解透彻,加之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指导,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容易以偏概全。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想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就要对幼儿教师提高一定程度的专业素养。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行不断的提升,还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要结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针来进行适当的选择。


  (二)提高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幼儿园要积极开展亲子活动,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沟通提高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建立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其持续性的特点。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行为方式以及思想方面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对于这种情况,建立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可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亲子活动、家长QQ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行为表现对幼儿的心理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和干预;家长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及时反映幼儿在家的表现,听取教师意见,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此外,家长还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育儿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所以就要求家长能够与幼儿园方面达成共识,进行友好的协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教育的目的,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真正的体现出来,使得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


  作者:杨兰

  第4篇:绘本剧表演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在两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初步尝试创编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绘本剧剧本,通过观察研究了绘本剧对提高幼儿心理品质的价值和意义,发现绘本剧集教育性、活动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针对性较强、效果较为明显、深受幼儿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绘本剧表演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1.题材来源于生活,贴近幼儿的发展需要


  绘本剧表演活动之所以受到幼儿的喜爱,并能收到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绘本剧所体现的丰富内容,基本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捕捉了孩子们生活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极大地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例如,意在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胆怯心理的《妈妈一定会来的》;培养小班幼儿乐观向上心理、引导大班幼儿摆脱畏难情绪、确立自我保护意识的《不跟陌生人走》《漫长一夜》等等。


  2.情景真实、生动又温馨,有助于幼儿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绘本剧表演通过一定的场景、道具、音乐、录像等具体真实的情景再现生活,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幼儿的心理感受、冲突和困惑,从而引导幼儿深入理解问题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体会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发现问题的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使幼儿的内心受到触动,也增进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例如,在中班绘本剧活动《兔奶奶生病了》中,“兔奶奶”生病了,“小兔子们”一起去看望它,孤独年迈的“兔奶奶”表达的内心痛苦激起了孩子们的同情心。此时,教师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兔奶奶”的关怀,有的孩子帮“兔奶奶”倒水,有的孩子给“兔奶奶”按摩,还有的安慰“兔奶奶”……在真实、生动又温馨的问题情景中,孩子们在看看、做做、说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绘本剧表演在大班幼儿编、演、玩中的实践应用及其教育效果


  我们针对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需要去确定问题、设计情节,创设深受幼儿喜爱的信任、安全、无虑、游戏式的气氛,让幼儿在表演、分享中进行自我教育,达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辅导目的,以及“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使绘本剧表演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依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将绘本剧表演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各教育领域紧密结合起来,主要以游戏情境为主要形式,将绘本剧表演与其他教育形式有机结合,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从而促进了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1.注重心理体验,融入绘本情境


  绘本是孩子最喜爱的文学作品,无论大中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听、看、编、演。他们听着、看着,常常能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心灵、情感的互动。他们能自觉地模仿、扮演绘本书中的角色,分辨是非过错。引导幼儿进入角色去想象和创造,与自己喜爱的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如绘本剧《犟龟》的表演,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作品中犟龟的心理变化,体验堅持到底的快乐,培养了幼儿勇于面对困难的良好品质。


  2.构建生活活动,创设现实情境


  “生活故事”形式的绘本剧表演对于幼儿来说就显得更为亲近与自然了。如绘本剧《菲菲生气了》,生活气息浓厚,形式真实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尝试机会,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实践着与周围人的交往,体验着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逐步懂得自己作为集体成员中的一员,应该服从集体的需要,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并学会轮流、等待、协商、合作等交往技能。


  3.利用多种媒体,营造视听情境


  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情境创设上,利用多媒体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和动画功能等特点,吸引幼儿的关注,让幼儿自然地融入到情境之中。如在绘本剧《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的表演中,我们运用各种音响效果来模拟生活和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诸如夜晚动物的叫声、昆虫的动情、陌生人的脚步声、柜子里物品掉落的声音以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等等,让孩子们在聆听中辨别,了解这些只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不需要害怕,从而舒解他们对夜色下周围环境的恐惧心理,使他们能以平和、安静的心态独自入睡。


  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绘本剧表演的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幼儿的一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幼儿园与家庭能够形成合力,使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教养态度、教育方法做到默契和尽可能的一致,就能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以调动家长参与绘本剧的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协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家长访谈和调查问卷,寻找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们在了解幼儿情绪变化的原因或个案追踪时,常通过家长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这样既能正确把握问题的症结,达成家园教育的一致,又能为绘本剧的编演玩提供依据和情节线索。例如,在关于幼儿独立意识的家长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约11%的幼儿能“不需要大人陪伴,独自睡觉”,由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性家访,了解到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大班幼儿仍和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睡在一起,客观上造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对他们独立意识的确立产生了阻碍影响,于是绘本剧表演《漫长一夜》应运而生了。


  2.调动家长参与绘本剧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家长参与绘本剧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我们开设了亲子剧场,鼓励家长踊跃参与,与幼儿共同合作表演绘本剧。我们曾精心设计、演出了由幼儿、妈妈以及教师共同表演的绘本剧《聪明的乌龟》,通过三方配合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乌龟面对危险不慌乱、和青蛙一起战胜狡猾狐狸的故事。演出让家长深刻体会到,自己既不能总是包办代替,也不能低估幼儿的愿望,应该当好幼儿的同伴、参谋和鼓励者,与幼儿一起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这样的亲子绘本剧表演不但教育了孩子,同时也给了家长莫大的启示。


  作者:章银丹

  第5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并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并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切实抓好。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身体健康,把身体的“三项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现在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测查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项指标作为衡量幼儿健康达标的依据。从幼儿园的管理者到教师乃至于家长,对此都十分重视。


  (二)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在工作中,一些教师对本班发展好的幼儿常常在各种活动中都给予更多的机会,而对班级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这部分幼儿关注却不多,影响了这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三)偏重于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略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从家长到教师普遍比较看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大多数幼儿园都开办了英语、美术等特色班,家长们也热情极高地送孩子到各种特色班学习,有的甚至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态度等不太在乎。


  (四)只重视幼儿园内的教育,忽略了家庭中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我国,较多的幼儿园仍只重视园内的教育,如何将教育延伸至家庭、社区的问题还未得到广泛的重视。种种现象说明,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者到教师、家长,普遍还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在有些方面走入误区,对健康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构建安全、温馨的健康心理环境。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越高。如果教师身体离幼儿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总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们幼儿得不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就会逐渐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不安全感就会增加;如果讽刺、挖苦、嘲笑孩子,当众损伤孩子的人格,会使孩子失去自尊;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幼儿实践锻炼机会,放手让幼儿去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任务,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情感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的主动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总之,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创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二)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小公主”。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彼此交往、协作、谦让、友爱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赖、唯我独尊、做事缺乏自信心。


  (三)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


  1、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各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智力游戏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正常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造性游戏满足了幼儿的情绪需求、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于是,幼儿通过与同伴在游戏中协商、分工、合作、謙让等,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进作用。


  2、在游戏中,注重对个别幼儿的教育。游戏中,总有个别胆小、害羞、懦弱的幼儿,他们往往不敢与同伴交往,更不会主动投入游戏中去。为培养其自信心,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加入同伴的游戏中,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去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老师跟你一起玩好吗?”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如在游戏刚开始时,有的幼儿不知玩什么,教师可通过扮演角色,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和老师所扮的角色一起玩,让幼儿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


  同时,利用社区文化背景、和谐民主的群体氛围,建立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根据社区文化背景,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综合的教育影响,将幼儿园教育和家教指导工作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去。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心理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结合幼儿园实际,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能机械地一个一个照搬照套,而需结合实际进行。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健康具有“身心并重”的整体性,以此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田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17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