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第1篇:当代中国“啃老”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
“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近几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从心理学现象分析,认为“啃老族”是“亲子一体”心理作用下的产物;是“精英情结”的牺牲品;是“啃老族”自身角色转换失败的结果。同时,阐明“啃老族”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后,提出应对“啃老”问题的策略,主要有:转变旧有的亲子观,明确亲子间的责任和义务;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克服精英情结;找准角色定位,明确家庭和社会责任。
“养老”,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家庭核心价值观,正渐渐地被“啃老”这一社会现象所颠覆。“啃老族”的出现,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理性看待“啃老族”的出现,探明“啃老族”产生的原因,积极应对“啃老”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应该减轻“啃老”给个人本身带来的不良影响,缓解“啃老”给家庭带来的一系列压力,让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啃老”现象。
1“啃老族”的现状分析
1.1关于“啃老族”的概念及现状
“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近几年来备受关注,我国的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尤其是从事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但是,“啃老族”这一称呼并不是在我国独有,美国和日本等国也存在严重的“啃老”问题。“啃老族”一词最早见于英国,他们把那些到了就业年龄却仍要父母供养的人叫做“NEET族”,是指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aining,翻译过来是“尼特族”,字面上是指义务教育结束后不升学、不就业、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在我国,“啃老”群体的年龄范围更加广泛,人数更多,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供养着。�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啃老族”群体的不断扩大,“啃老族”将会成为影响中国家庭生活的最主要的因素。
1.2“啃老族”带来的社会风险
“啃老族”有着美丽时尚的名称“尼特族”,但是,事实上它很糟糕,它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是极高的。首先,“自食其力”的劳动美德受到冲击,不劳而获在这个群体中被认同,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长此以往,我们的传统美德、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将会陷入被颠覆的危险境地。其次,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人,需要耗费父母、学校、社会在其身上的资源投入。社会的运转需要人才的智力贡献,而这些人完成受教育之后主动退出劳动力市场,资源的投入被无情地浪费。最后,对“孝义”的消解。中国历来都是崇尚“孝悌之义”,提倡“老有所养”。今天,本该是家庭的顶梁柱的成人,却要依靠父母生活,完全违背了古训里的“孝”。
2“啃老族”出现的心理学分析
最早对中国当代“啃老族”的出现和生存状况进行关注的是中国的媒体,通过调查,他们总结了“啃老族”存在的六大人群:大学毕业生、离职者、“创业幻想型”青年、频繁跳槽无工作者、文化技能低下不愿工作者。或自愿或被迫,“啃老族”的出现都有着深层的心理根源。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啃老族”——“亲子一体”心理作用下的产物
中国有着区别于西方的家庭观。在西方,子女一旦成人便要脱离家庭自己奋斗;在中国,子女永远是父母“最贴心的小棉袄”,一家人之间在经济上和感情上的相互帮助和扶持又何必要分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观念。因此,让父母资助经济困难和家庭生活需要帮助的子女岂不是理所当然?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曾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个概念,他认为中国人在处理己与群的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种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豎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远近之分,个人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当属自己的家庭,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而对父母而言,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也就是自己的子女。
如此看来,亲情的重要正强化了“亲子一体”的心理,这种心理模糊了“亲”与“子”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就是你的”,他们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子女;子女最爱想的问题就是“不给我给谁”,他们心安理得地认为父母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父母在经济上支持他们是应该的。正是“亲子一体”心理的作用,“啃老族”啃得心安,父母被“啃”得情愿。
2.2“啃老族”——“精英情结”的牺牲品
精英,是社会地位、声望和财富的象征。中国的孔子就说过“学而优则仕”,在古代人们就把读书与仕途联系在了一起。多少人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跻身上层社会,成为人中龙凤,这就是中国人的“精英情结”。而在当代,中国的父母们也是怀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倾其所有培养子女读书,盼的就是子女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种“精英情结”在中国的社会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而读书也由此变得功利化了。然而,随着高校这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而是已经步入了大众化的教育阶段。
现实改变了,但是人们的旧有观念却没有随之转变过来,“精英情结”滋生了种种心理误区,使“啃老族”失去了很多机会。具体表现在:(1)对薪酬期望甚高。“精英情结”使他们的自我期望值很高,他们依旧沉浸在“天之骄子”的赞美声中。这种情结自然而然地使他们将自己定位得过高了。有些父母跟子女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认为工资低的工作不值得去做。(2)不切实际追求地域、行业优势。“啃老族”中的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对大中城市偏好,在他们眼里,发达的大中城市遍地是黄金。这些不切实际的做法造成了地区和行业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3)轻视体力劳动。在他们看来,只有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才会去从事那些的“蓝领”工作,是“精英”就应该干“白领”甚至“金领”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精英情结的作用下,多少人丢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机遇,自然而然就业的空间就被自己限制在了很小的范围,“啃老族”成了“精英情结”的牺牲品。
2.3“啃老族”——角色转换失败的结果
在中国的家庭里,无论子女的生理年龄有多大,在父母的眼中他们永远都是孩子。“啃老族”习惯了一种单一的角色“长不大的孩子”,接受父母的资助,或向父母索取生活费用便显得理所应当了。
“啃老族”已经是成人,却没有完成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没有进入到真正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主观上拉长心理合法延缓期,拒绝长大。“心理合法延缓期”是指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与自己一些时间”�豏。“啃老族”以自己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为借口,逃避就业的机会,他们总是期待“以后”。而有些父母也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没完全长大,他们总是抱着“再等等”的心态,使子女的“心理合法延缓期”真正得到许可和合法化,助长了他们“坐享其成”的想法,使他们缺少主观能动性、独立性、抗挫折的能力,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2)自我同一性混乱,丧失责任感。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能够对自己的过去经验、现在经历以及将来的预期进行整合。自我同一性混乱是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在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啃老族”面对的是过去经验和对将来预期的一种新的情境,往往还没来得及适从便要面临选择,常常被各种问题困惑而陷入混乱中。他们对自己也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自我的发展也缺乏考虑,他们崇尚“自我中心”主义,重视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关注个人利益轻视国家集体利益,注重个人兴趣、需要的实现忽视社会需要。
3应对“啃老”问题的对策
“啃老”现象的存在和继续扩大化,对“啃老族”本身、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影响。现在“啃老族”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还有待探讨。通过上文的分析,下面提出几个应对“啃老”问题的策略。
3.1转变旧有的亲子观,明确亲子之间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父母,要从根本上转变旧有的亲子观念,就要及时切断与子女相连的“亲子一体”心理。父母必须狠下心来,给“啃老”的子女“断粮”,让其学会自食其力。此外,还要明确亲子间的责任与义务,子女必须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面对“啃老”的子女,父母应该学会说“不”。
作为成年的子女,要从根本上转变旧有的亲子观,就要奉行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孝悌”精神,使父母“老有所养”。要从思想源头上上断绝依赖父母的想法,勇敢地面对应该承担的责任,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情感上可以索取父母的支持,但经济上必须学会独立。
3.2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克服精英情结带来的负面影响
“啃老族”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失业群体,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未就业先失业。如不摆脱“精英情结”,“啃老族”的就业、择业问题将难以解决。“啃老族”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啃老族”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看成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既不高人一等,也不逊人一筹,和其他人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有个总体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计较工作地域的优劣,职业的贵贱,正确对待薪酬,一切以自身发展为定位,以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为出发点,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的。
3.3找准角色定位,明确家庭和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家庭中和社会上都会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家庭里,“啃老族”是子女,也可能扮演既是子女也是父母的双重角色。对父母,他们要尽到赡养义务,对子女,他们要承担教养责任。因此,他们必须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自主自觉承担家庭管理的责任,自强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成功角色转换。在社会上,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需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只有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建立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明确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社会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抛弃社会责任的人,社会也会将其弃之。“啃老族”只有真正离开“一桌一椅一电脑”的狭小自我封闭空间,承担起应该担负的社会角色,才能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第2篇:浅谈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腐败是当前较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心理学现象分析透视腐败现象,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及泛滥的原因。腐败心理的形成是腐败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和转化的结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部分质变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
1产生腐败的社会心理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性的全面张扬和“解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动因。腐败从心理上说,其根本原因还是人性的非善良因素的恶性膨胀。心理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后天无法改变的,也不是完全由客观环境决定、个人无力抗拒的。它是腐败主体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外在诱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即与腐败主体在各个方面保持着长期而密切联系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观社会环境,即以腐败主体的交际圈为范围,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邻居等;宏观社会环境,指一定时期的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比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风气不正,监督机制乏力,使得少数腐败分子得不到及时查处,即使查处了也是不痛不痒,有的甚至边查处边升官;而一些清正廉洁的干部却往往吃不开,被斥为没本事。
1.1贪婪心理
有些人从小打小闹开始,贪污受贿达到一定数额后,贪欲已无法控制,有的受贿多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仍感到不满足,聚敛金钱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心理。违纪违法金额高达100多万元的浙江省台州市原市长孙某一次收受一笔美元后,竟与妻子两人坐在床上一张张地数着、欣赏着。
1.2失衡心理
许多现职领导干部认为收入与贡献不相符,有的甚至与企业主、大款、外商、发达国家公务员盲目攀比,心态严重失衡,认为通过手中权力谋取一定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一些过去曾取得过“政绩”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而失去的太多,想趁自己还有职有权时捞一把。
1.3集体安全心理
在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犯罪案件中,串案、窝案越来越多,关联犯罪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参与串案、窝案的腐败分子中,有一种较普遍的集体安全心理。往往以某个企业为核心和纽带,当地一些党政领导和海关、边防、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一些非法运作的企业经营者结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集团,或称之为“圈子”,圈内之人对“圈子”有一种安全依存心理,认为只要大家相互保护,上不怕组织调查,下不怕百姓举报。
1.4侥幸心理
一些人在腐败犯罪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东窗事发者是倒霉,撞在枪口上了,或者“大意失荆州”。相当一部分犯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自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组织不知,群众不知,风险小,保险系数大。一旦事发被查处,不从内心反省忏悔,而是自认倒霉。
1.5消极从众心理
随波逐流是引发腐败较为普遍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处在中层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在集体腐败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腐败的危险性,主观上并不想参与,但因种种利害关系,“无可奈何”,混迹于腐败分子之中,同流合污。一些行贿者在给某些领导班子成员送红包时,一旦遇到拒收者,就声明“其他领导都收了,就看你的了”,拒收者往往因担心班子其他成员对自己不信任,只好随大流。
1.6尊敬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送礼的方式来表示尊敬。这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本无可非议。但一旦这种活动介入政治生活,界限就模糊了。如果拿国家、集体的钱财来表示尊敬,就不是一般的送礼问题了;即使拿个人自己的钱财来对领导干部表示敬意,弄得不好也会形成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违纪违法。
1.7寻求保护的心理
行贿者的基本动机是寻求保护和支持,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行贿者或为了寻找靠山,背靠大树好乘凉,或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以求出人头地。“怕吃亏”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原本靠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看到那些跑得勤、送得多的平庸之辈比自己升得快,心中失望,于是也耐不住寂寞,加入跑官买官者的行列。
2腐败的社会心理救治
腐败个体的心理历程,大都有一个从启蒙、试探到被动参与再到主动出击甚至疯狂的渐进过程。在启蒙阶段,每个腐败分子都有无形或有形的“引路人”,耳濡目染,由看不惯到渐渐习以为常。在试探与被动参与阶段,由于有人试图用不正当手段来交换他的权力,千方百计与他“联络感情”,其计之巧,简直令人防不胜防。他也被动地参与一些请客受礼或收受少量金额,大打“擦边球”。当然他内心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但只要一直“平安无事”,则慢慢心安理得,甚至不如此反而不习惯了。这是一种心理的适应过程,一旦适应,就会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模式因此,进行心理教育和救治,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信念、能力、性格等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对防治腐败十分重要。
2.1理想信念救治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正确性的确认。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我国国家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人一旦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发生怀疑和动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精神支柱,就可能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持久、扎实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深化理论,提高认识,以坚定公职人员的崇高理想信念。为重实效,理论学习必须抓紧、抓实、抓牢,要正规化、制度化、定时定点定人集中学习。要将政治理论水平的考核作为公职人员晋升、评职、奖励的硬指标,要改变理论学习形式化、业余化、不稳定化的缺点,使其牢固树立公仆观念,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发扬民主、主持公道、廉洁奉公、勤政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2.2品格意志磨砺
品格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其作用在于促进个体完成行为动机的斗争。如何处理行为的动机斗争,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意志水平。品格高、意志强的人解决动机斗争的原则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强的品格意志是抵抗不良行为的重要心理屏障。心理学家范德尔(Funder)研究发现,抗诱惑力的强弱与性格特质有关。抗诱惑力强,其性格特质主要有慎重、注意、理智、合作、专心,由此可见,在塑造公职人员的性格时,要注重培养其积极的性格特征,以明确其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英勇、镇定、纪律性等,从而增强其抗诱惑力。
2.3自我教育复苏
自我教育是一种对自己品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教育方法。其心理基础是心理素质中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成熟。它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点。是以高扬主体自律精神来塑造完善自我,在反腐倡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就是自我教育力度不够。自我教育的复苏,是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公职人员的自我教育包括:自重,即尊重自己人格,珍惜自己名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坚持为“官”之德,掌权为公,服务于民;自省,即按照社会要求或模范人物的言行经常进行理性反思;自知,即严格解剖评价自己,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错误。
2.4个人需要调控
需要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即有机体的活动总是被某种需要驱使着,欲望的不满足是激起有机体活动的普遍原因。当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因极度贪婪时容易产生腐败行为,所以要防止和消除腐败,必须对个人需要进行合理调控。首先,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合理需要。其次,培养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化了的优越标准的成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