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第1篇: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文章为探讨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72名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及其对专业建设的看法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受访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8%,65.3%的有过工作变动,收入普遍偏低,就业最多的领域是企业(43.1%)和教育培训及公益事业(20.8%),受访毕业生中有77.6%的认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对自己有帮助,并对专业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对心理学的关注和认可程度逐渐提高,社会对于心理学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社会需求,2001年国家卫生部要求三级甲等医院必须设有临床心理科,同年医学院校中的首批应用心理学专业随之建立[1]。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开设,为实现心理学与医学的交融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何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构建具有自身特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培养模式仍是各大医学院校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前,在医学院校设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初衷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才,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为四年,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不符合执业医师资格报考条件[2],对毕业生进入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就业形势严峻,2015年教育部更是将应用心理学专业列为“红牌专业”,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改革应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入手。本研究对某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在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05级至2010级的6届本科毕业生抽取72人,男性20人,女性52人,对其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当前工作状况、工作变动情况、对专业学习的看法、对专业建设的建议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受访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
接受访谈的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率为95.8%,65.3%的毕业生自参加工作后有工作变动。
(二)受访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受访毕业生就业最多的是企业(43.1%)和教育培训及公益事业(20.8%)。在接受访谈的毕业生中有44.44%表示自己进入了期望从事的行业
(三)受访毕业生的实习意愿
受访毕业生最期望的实习基地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企业和医院
(四)毕业生对专业学习的看法
受访毕业生中有77.6%的认为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对自己有帮助,主要表现在:加深自我认识,学会思考人生;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可以更好地自我调控;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把握他人心理;学会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对目前工作有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教育、销售、心理咨询与治疗等)。5.6%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五)毕业生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看法
受访毕业生对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体制等问题均提出意见和建议。
50%的受访毕业生对实践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实习和实际操作培训,同时增加专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多参与一些与时俱进的科研课题;拓展实践领域,如医疗、教育、航空、整容咨询、HR、狱警、青少年问题中心等;在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方面进行深入培训。
22.2%受访毕业生对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医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既学医学课程又学心理学课程,但感觉内容太庞杂,什么都学,结果什么没学好,课程设置应该有更强的针对性。
20.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体制有待改进:主要集中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获得的是理学学位,不能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和心理治疗师,大大限制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12.5%的受访者对培养目标提出建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外的知识,多提供相关专业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其他社会组织的相关讲座;尽早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三、讨论
(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生存现状
就本次访谈结果看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1.经济收入偏低
《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一项针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本科为6155元,高职高专为4812元)[3],而在本次受访的毕业生中月薪5000元以上的不足10%,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受访者普遍报告目前收入情况并不理想。
2.专业对口率低
就本次访谈结果来看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尚可,但多数受访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关系不大,只有少数毕业生在医院、学校或者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从事心理咨询或教学工作,还有一些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其他大部分毕业生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销售、行政、文秘等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同的工作,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能进入期望从事的行业。
究其原因,尽管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医学背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四年制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只能授予理学学位,该专业毕业生不具备报考临床执业医师的资格,即使进入医院也大多只能从事行政管理和文秘的工作,只有极少数能够对口从事心理辅助工作;而在医院以外的用人单位眼中,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并没有特殊的优势。此外,由于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起步晚,普及程度不高,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才需求有限,致使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一展所长,同时获取满意回报,使很多毕业生选择转行。
在本次访谈中,笔者注意到一些可喜的现象,如本专业毕业生开始逐渐进入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域(如公益组织、社工机构等)就职,他们的工作可能是带领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对有生理或心理残障的群体进行康复训练等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日后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同时还能为在校学生提供众多的实践机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时间都不长,办学经验不足,缺乏成熟的参考模式[4]。几乎所有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都由医学和心理学两个部分构成,而这两个学科课程繁多,学生难以在4年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并实习,因此,在专业培养上对课程进行了一定的压缩,形成“基础医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模式[5],这使得该专业毕业生感觉医学和心理学都学了,但都只学了皮毛,使之与其他非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竞争心理学相关工作岗位时反而存在不足。
(三)实践体系的调整
访谈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提到,应该进一步增加实践课程,不仅是学时的增加,实践领域和内容也应该予以拓展。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于学校提供的医院、学校、少管所,以及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社工组织等。从表3中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才是最希望进入的实习机构,然而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成熟的、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具备培养大量实习生的实力、且愿意接收实习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寥寥可数,导致本专业能够如愿进入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的实习生数量极少。虽然医院能够为实习生提供一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习机会,但更多的实习医院仍沿用与医学实习生相同的“转科”模式,并未因专业的不同而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生做出不同的实习安排,但这种实习模式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职业训练。
目前,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销售等方向。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在校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如,人力资源管理、青少年问题处理、犯罪心理研究、整容咨询、社工工作等),可以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亦可以是学生凭个人能力获得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拓展实践领域,又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的实践。
(四)培养目标的调整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在医疗、教育、行政、企业、事业、社区等单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不难看出,该培养目标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本次访谈结果显示若根据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看,目前的专业教育距实现该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然而,作为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职业素养的地方,更应是一个促进和引导个人成长的殿堂,专业培养目标不仅要着眼于职业发展,更要突出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塑造更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展现人文关怀,这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的特殊之处。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固然是评判专业成败的硬指标,应是目前专业教育努力的方向,然而对于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时常自省的习惯等目标不应该被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轻视或遗忘。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毕业生都承认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对其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帮助的,专业学习对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即使在非对口的工作中)有积极的意义。这样的结果,对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四、建议与对策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使实践教学真正达到效果。
第二,合理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有针对性地建立和丰富见习和实习基地。
第三,合理设置医学与心理学课程安排,并利用医学院校的医学优势,突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色,发掘与专业对口的职业,拓宽就业思路。
第四,丰富和深化现有培养目标,重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学生个人成长中的特殊积极作用。
第五,合理调整教育体制,力求学制与专业特色匹配。
作者:张惠 戴冰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77期
第2篇: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任务,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我校应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经过三年的学科建设,对于如何在中医院校更好地建设应用心理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凸显专业的特色。
一、前言
心理学作为探索心理活动规律和现象的科学,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21世纪,社会各界更是迫切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中医院校设置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并随之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占据心理学界统治地位的却是实证心理学。不仅如此,西方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科学,它解释的对象更适用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背景中的人类心理和文化现象[1]。所以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要以中医院校为依托,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探索、归纳和总结中医药所承载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心理学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挖掘并建立具有东方文化的心理思想,积极主动地为心理学专土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专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科建设始终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众所周知,学科建设的高度决定乃至代表着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可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的标志,与此同时,在高校二级学院里加强学科建设也是提升办学实力的系统工程、重点工程、创新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工程[2]。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2006年开始积极申报医学心理学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2011年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专业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专业建设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长足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在高等学校日益普遍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都是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3]。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要想在与师范类、综合类院校的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加强专业的培养质量,而且要重视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通过学科建设带动教学。学科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材质量工程发挥促进作用。
2. 学科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要想建立一支职称比例合理、学历水平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不能仅靠给予高待遇引进人才,更主要的是依靠教师的工作环境去留住人才。然而,在学科的建设中,不仅使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水平迅速成长,而且在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也提高了学历结构和职称比例。学科建设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 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学科建设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提高和改善科学研究环境,主要表现在提高实验研究的条件和加强研究基地的建设。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研团队创造出高水平的论文和论著;一个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优化科研团队的结构,提高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改善实验基地条件和科学研究环境[4]。
4. 学科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学科建设是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基础。在学科建设中密切关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通过学科建设,努力办出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
三、加强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在学院院领导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应用心理学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虽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但和国内一流的应用心理学科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学科的建设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关于如何在中医院校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应用心理学学科,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
加强学科硬件建设。积极争取学校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重视心理学科研实验室的筹划和建设,注重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的基础条件建设,努力改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购买心理学前沿的图书资料,购置用于心理测评的心理量表。
加强学科软件建设。以科学研究的思路来推动学科建设的创新,注重实证研究,加大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科研力度;以科学研究者的姿态和视角去思考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定和健全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工作效率。积极努力建设校级和省级心理学专业网络视频公开课,打造优秀课程,按照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中学科团队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优化科研团队的结构,提高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去校外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知识结构;鼓励学科老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激烈老师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注重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弘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2. 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
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认清学科基础建设与重点建设的关系。尽管2008年医学心理学专业开设招生,但是,2013年应用心理学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才建立起来,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起步较晚,在这三年的建设里,其学科发展既要全面稳步地向前推进,又要兼顾到对学科建设的重点实现突破。
学科方向的凝炼。稳定的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保障。学科的建设方向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所整合。在学科方向的建设上既要凝练整合又要开拓创新。在凝练学科方向上,要汲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建设思路,不能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
学科基地的建立。校外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要积极主动构筑与医院的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建成5—8个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应用心理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基地。要秉承“开门办学科”的理念,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各界的合力来共同建设应用心理学学科,提高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学科建设的生命力。
科研项目的提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衡量学科建设的标准,不但是研究项目的数量,还有研究项目的质量水平和服务社会的功效。因此,要增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心理学科研项目,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性、应用性的心理学研究。
3. 凸显专业的特色
综合院校、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对于应用心理的学科建设有着不同的建设思路。以中医院校为依托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突出特点就是要有中医特色。主要表现在:
交叉学科的创新融合。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当前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应用心理学学科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就是将心理学原理和技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学学可以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中医院校中,可以与中医学交叉融合形成中医心理学、中医情志病学等具有医学特色的专业优势。
学科方向的与时俱进。学科方向的凝练要与时俱进,注意把握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学科方向的凝练更要有前瞻性,在建设优势专业的同时,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市场需求。
学科特色的协同创新。特色就是各高校学科建设的竞争力,学科建设的特色决定了学科建设发展空间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学科特色就是市场的占有力,特色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力。应用心理学作为我校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学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共同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学科建设特色,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校里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三年期满的时期,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做好规划,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找准学科建设的基本定位,整合学科方向,夯实学科基础,优化学科队伍,凸显学科特色,把应用心理学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学科。
作者:潘玲 来源:中文信息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