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许多国家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为是现代学校一个重要的标志|1],我国也不例外。20044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模式的同时,还要注意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研宄和实践,在充分研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形成全方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技术为内容,以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培养优良心理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一种应用教育。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出发,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根据。无论是对那种群体或个体,进行何种内容的教育,采取怎样的教育形式,实现什么教育目标,都要从教育对象的客观情况和实际特点着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教育总是具有一定内容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则使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手段,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选择、吸取、获得自身所需要的心理学营养,或者升华心理品质,或者维护心理健康,或者解除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其关键就在于运用心理科学的内容去武装和塑造受教育者。第三,教育内容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载体即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途径、教育方式方法等,通过载体的运动,使其内容从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变为现实的实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和价值变成现实的桥梁。第四,教育是有目的或目标指向性的,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优化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从而使人们的整体素质得到加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介绍引进到开展自己的研宄、从无序化到逐渐规范化、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冷到热的过程。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疾患发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定。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实践证明,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系到高校能否完成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做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强调学校德育工作时指出: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烈,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改革的深入,学生面临学业、就业、创业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社会、家庭和学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得本来很脆弱的他们更是不堪重负,心理问题的增多也就在所难免。据有关部门对京、津、沪、鄂等8省市70余所高校近两万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中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己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北京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硫酸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凶杀案等一系列暴力侵害案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十分突出,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己刻不容缓。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还相对落后,但他们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却占有重要地位,2005531曰,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会议强调,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事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教育进步和文化繁荣的一件大事。为了探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在中国期刊网(NK)上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关键词进行了检索,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郑丽君141SLi90为工具,将内蒙古和其他6省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虽然从全国来看不是最差的,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平均值都超过了1.吩,且人数百分比也较高。吴永忠等人15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HI对黔东南地区51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有较大问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兴奋状态7个方面的心理健康不及全国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覃殿益等人161采用SL—90对广西民族学院43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壮、苗、瑶族等琎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一般青年的水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敌对等方面。马幸荣等人调查发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非健康心理表现突出,主要表现为:认识变态、情绪变态、人格变态和行为变态。高俊使用SL—90对云南某高校的263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调查,结果表明民族学生除敌对一项以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与本校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均偏高,且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

 

QQ截图20160321155728.png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冲突。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其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对人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作了生态化的解释。他从生态学的角度指出,人类个体的发展,像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一样必定受到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从原有文化到新文化的过渡中必然会体会到文化冲突的存在,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妄自菲薄,甚至还会出现抑郁、焦虑、敌对、神经衰弱等症状。

 

  第二,角色冲突。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学往往是尖子生,是学校和家庭的核心,可以充分体验到优越感、自豪感和价值感,而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却发现核心地位己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孤独感、失落感和自卑感,他们怀疑自己,贬斥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容易形成抑郁型人格,严重的甚至导致退学、自杀等。

 

  第三,人际关系冲突。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能,自卑感特别严重,不敢与人交际,担心自己不会说话,恐怕被人看不起,容易造成心理封闭,倍感孤独、寂寞,甚至形成分裂性格,他们往往会以民族或地域为标准去选择交往对象,交往圏子相对较小。

 

  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基于以上原因,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模式的同时,也要注意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研宄和实践,在充分研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集多种教育形式于一体的、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做到6结合'

 

  ()将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的理论相结合,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目标

 

  积极心理学(piivepyh〇〇gy)2〇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是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negaiepychlgy)而言的,它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宄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矫正。相反,消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不是全体学生,而是问题学生准问题学生,其工作重心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常常把学生当作问题的来源,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种医学式的心理科学甚至会造成社会或心理问题的泛滥。所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挖掘心理潜能,渐臻自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而不是少数人,教育要渗透到每个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体的积极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发展为宗旨,在兼顾个别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以及危机事件的干预的同时,更要强调对正常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本着面向整体、兼顾个体、解除障碍、着重发展的原则、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进行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工作。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普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个体总是在其所处的环境或文化中认识自己和塑造自己,少数民族独具的民族文化、风俗人情、地形、地貌和生态经济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要接受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维持母体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会表现为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攻击性、人际交往障碍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民族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各种平台(如课程、讲座、广播、报刊等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彼此文化相互了解、相互接纳,内蒙古各高校开设的《民族理论》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相结合,坚持教育发展性原则

 

  如果我们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这将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也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所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应坚持教育发展性为主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相结合,妥善地解决大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矛盾,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潜能的开发。

 

  在心理咨询方面,把非指导性咨询与指导性咨询相结合,为了使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更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采取指导性和非指导性相结合的指导方法,既增加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又做到助人自助,增强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琎行心理普查,建立动态心理档案;(2)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璉立危机干预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各高校主要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普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大学生心理保健等课程纳入基础必修课,并开设异常心理学、交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选修课程,把必修与选修结合起来,同时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课程体系内部既有梯度,又有结合和渗透,确保学生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冬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体大学生实施的一种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切实把其纳入学校教育的总系统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为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各高校至少要建立三个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一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讲座、开展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通心理热线,或开展网上咨询等;二是在各院系或各年级设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联系学生系统,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三是学校医院或与附近医院联系建立心理门诊,主要负责学生的心理治疗

 

  (五將宣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应该将宣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可以把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作为宣传各种卫生保健知识的阵地,积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可以举办专题讲座,请有关专家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某一专题进行心理健康指导;还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健康宣传活动,如放映心理影视、向学生发放心理知识资料、举行心理游戏、开办心理热线心理驿站等。同时,学校也应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集体形式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增强各民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六)将自助和他助相结合,成立大学生心理社团学生心理社团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工作平台,它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助于形成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机制和共同成长的群体氛围。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支生力军,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可以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心理社团的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心理讲座或培训;举办心理剧的编排演出等文艺活动;举办主题心理沙龙;举办心理训练营;开展心理读书会;举办心理影视剧展播;出版心理宣传栏;开展心理小测验服务日活动;组织团体心理训练;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月)开展各类活动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16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