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纷纷采取史无前例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正在走出低谷,显示出企稳回升的迹象,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増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1]然而,尽管全球经济开始触底回升呈现复苏迹象,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直至下一轮増长周期到来前的这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长。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就业率时代”,这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因此,如何做好后金融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其冲击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超出预期。从目前来看,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带来较大的影响。
(一)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减少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也使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出口贸易的大幅下降,使得沿海一些省份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困境,部分企业甚至处于半停工、停工,半歇业、歇业状况。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一些外向型企业现有岗位流失,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城镇新増就业岗位増速下降。从劳动力市场来看,2008年第四季度的用人需求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人员的数量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的比例下降到0.85的低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同比増加了0.2个百分点。[2]大批失业人员的増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民工返乡潮,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6.51万人无工作无学业也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三减”现象,即招聘单位减少,招聘岗位减少,招聘公司提供的薪水减少。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是工作岗位的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人才市场现状。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可以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寒流”。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经济増长出现回落,人才市场出现结构性调整,往年最受毕业生青睐的行业,如出口、汽车、金融行业等已开始收缩阵容,而低碳、环保、高科技等一批新兴行业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进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高校毕业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另一方面,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却招不到工,出现“缺工”现象,并呈现蔓延态势。2010年春节刚过,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相继出现的“用工荒”,折射出就业市场结构性缺工与就业压力并存矛盾。另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口情况来看,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71%,其中哲学类专业为32%,法学类专业为47%;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61%,其中公共事业类专业为44%、法律类专业为29%。[4]大学生就业意愿和岗位不匹配,也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最近,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谈到,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这种总量矛盾,就高校毕业生而言则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三)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当前,我国就业总人数非常之庞大。我们打个比喻,把中国的就业岗位比作是一块大蛋糕,那么有哪些人来分这块大蛋糕呢?一方面,每年农民工的流动量达到1亿人左右;另一方面,退伍军人、下岗工人达到1400万左右,同时每年新増劳动力达到1000万左右,这两项加起来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左右。但我国每年新増就业岗位却只有900万左右,因此每年就业岗位缺口就达到1300万左右。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同样保持着较高増长,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32万,2009年为610万,2010年为631万,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递増。另外,每年还有2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绝大多数半年失业的仍在继续求职。像2009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接近90万人,预计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超过700万人。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地区大批留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当地就业,纷纷“海归”,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一方面企业可供就业岗位数量在下滑,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増加。这一减一増使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2008届大学生毕业生的失业率为14%,较2007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上涨了2个百分点,其中中医药和运动训练等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达到30%。[5]虽然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普遍出现订单増加带动就业需求増加的情况,但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结构性特点,新増就业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人保部门预计,2010年城镇就业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左右。由此可见,全球金融危机对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构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一些毕业生抱怨现在工作难找,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为此,笔者对部分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就业心理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收到有效问卷485份。据调查显示,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的达75%;面对金融危机感到心理压力増大的达46%,认为未来就业前景渺茫、看法比较悲观的达23%。同时,有15%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家庭影响比较严重,有超过10%的学生家庭成员遭受失业或收入减少。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给在校大学生带来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恐慌心理和消极悲观心态。同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求职心理和就业态度抽样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就业准备属于“临阵磨枪型”,直到大四才考虑就业;有54%的学生到大三时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仅有10%左右的学生在进大学前或进大学后就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据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求职心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一心想到沿海城市去,到大城市去,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调查数据显示,想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去的占45%,想到大城市去的占22%,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去的仅占8%,其中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地区去的学生当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二是宁愿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有超过50%的学生宁愿在外企做职员,认为在外企做事工资待遇、福利条件、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要优越于中小企业。三是创业还不如就业。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名学生想毕业后直接创业,仅占6%左右,其中毕业后想自主创业的男生占绝大多数,只有极个别女生想毕业后自主创业。四是就业难才考研。在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5%的学生是当自己找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才想去考研,换旬话说就是考研绝对不是自己的首选,只有当找工作受挫时不得已才选择考研。在想考研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考研并不是对学术感兴趣,而是因求职恐惧或受挫,或希望今后研究生毕业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五是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基层和农村就业。调查显示,有32%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学生。
诚然,想找一份理想工作无可厚非,但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择业时只是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和“我适合干什么”。许多大学生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大单位和热门行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出现“三高”症状: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同时出现“六个一点”现象:希望录用单位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这种不顾自己的实力,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人为地为自己就业设置障碍。为此,我们要积极构建全程化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多层次就业心理素质拓展体系和全方位就业心理问题预防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应对危机,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建立全程化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全程化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即从新生入校开始对学生分阶段、有侧重、渐进式的全程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实施角色转换教育。对于大一新生,应在进校后实施角色转换和适应性教育,帮助他们实现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尤其是对那些高考失意的新生,要引导他们调整心态完成角色认同,及时疏导各种心理障碍和解决多种心理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气质、智商、情商、职业倾向等方面做一次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准确自我定位。第二,实施职业规划指导。对于大二、大三学生,要重点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自己的优缺点,确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在总体职业目标指导下,将其细划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分期逐步实施。这一阶段要重点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第三,实施就业技能训练。对于大四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求职心理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提高求职技能。同时,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缓解面试焦虑和择业抑郁心理,加强自信训练,克服自卑心理,勇敢的面对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能较好地适应就业工作环境。
(二)构建多层次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拓展体系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全新的课题。第一,建立就业素质拓展平台。组织成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中心,创造条件建立现代化就业素质拓展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训练,为学生拓展综合素质提供服务。同时,以大学生学生社团为主阵地,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就业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同时,要加强就业素质拓展训练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参加就业素质拓展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素质拓展水平。第二,加强就业素质拓展基地建设。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积极争取与校办企业、学研产合作基地、校友企业等单位合作,建设一批与职业发展有关的素质拓展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就业素质拓展和就业见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第三,建立职业素养训练系统。要从科学分析社会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出发,针对各专业学生实际,建立职场形象培训中心、职场沟通体验中心、就业面试训练中心等项目,创新学生素质拓展载体,开发完整的职业技能训练系统。同时,借鉴专业拓展培训机构的案例,围绕自我潜能发现、团队信任合作、逆境自救脱险、人生积极进取等方面,编制就业心理素质培训方案,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心理培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健全全方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预防体系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积极构建全方位就业心理问题预防体系。第一,建立就业心理教育机制。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就业心理健康辅导和就业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和积极的就业心态,増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就业前的心理压力,预防和解决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第二,建立就业心理教育沟通机制。高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构建学校一家庭相互沟通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机制,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长处,形成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预防和缓解各种就业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心理。第三,建立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建立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对存在就业心理危机倾向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如存在严重就业恐惧症或就业抑郁症,甚至精神异常、试图自杀等心理危机,要及时启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做到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就业心理危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204.html上一篇: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