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突显为现代教育的主导观念。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吉安市近20所中小学包括市重点中小学、城填中小学、山区中小学)面对面地与一线教师、学生以及校长交流,对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有了粗略印象,现不揣浅陋梳耙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当前推动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出个人看法,与同仁共勉。
一、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滞后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高。吉安地处江西腹地,山区面积大山地、丘陵约占74(),农业人口众多全市466.5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9.7(),经济欠发达2000年农民纯收入2116元,约合250美元)。求学仍为大多数青少年谋生的主要手段。林崇德教授指出在一个温饱尚未得到解决的社会,是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的”。该市虽然基本摆脱贫困全市只有20万贫困人口)不会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但也是刚刚踏入小康征程,市民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还处在萌发状态。
2、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在访谈中,有些教师表示听说过‘心理健康教育”一词,也知道其重要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对‘何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进行?”等问题不知所以。也有的教师抱怨:校长看重的是升学率,家长看重的是学习成绩,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定位在教学成绩的排名,谁会有时间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同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持不置可否态度的教师占有很大比例,只有少数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薄弱。在调查中,只遇见一位据说也是全市唯一科班出身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江西师大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其余的或是半路出家改行进修,或是赶鸭子上架,尽管如此,还都是兼职,几乎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由此看出,该市绝大多数中小学包括市重点中小学)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学生甚至包括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勉为其难地落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身上;有的学校只是发给学生一本关于中小学生心理方面的书,让学生回家自学或由政治、历史教师勉强上课。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据2002年暑假初中骨干教师培训的调研结果,该市8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达到基本要求)这些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知觉判断,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发现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用思想道德问题代替心理问题,这必然会影响该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4、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设施匮乏。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专业心理量表,很少有学校为教师订阅中小学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等书刊杂志,更不用说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室、咨询室。
二)心理健康标准经验化、不科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该市中小学教师观念中所持的心理健康标准千差万别,与理论界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健康心理的基本要义应该是人能够正常地反映客观世界)相距甚远。例如对学生厌学问题,大多数教师视为学习问题认为厌学的学生就是差生),有的教师视其为思想问题认为学生是好吃懒做),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模糊地将其视为心理问题;对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有的教师不以为然认为不算什么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他人存有戒心,有的教师认为这是性格内向,属正常现象,不会有严重后果;对学生的自我中心问题,有30%的教师认为不是问题;对攻击性行为的看法也有30%以上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问题。甚至有不少教师把心理健康涉及的问题与德育问题混淆在一起,将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如用‘遵守纪律、不损人利己、热心学校和班集体的活动、学习用功”等道德标准和学校规章制度来判断学生心理的健康状况。由此可见,该市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1、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简单化。心理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个连续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状态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一个人的心理在某些方面可能发展得好些,在另一些方面则表现薄弱些,不同的人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也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己。然而,访谈中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却持非此即彼的二分观”,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截然地划分为犍康”与不健康”两种情况,如某某学生好象心理不健康、有问题”这样势必使得被冠以‘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受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另眼而加剧其心理问题。
2、混淆心理特质与心理状态。特质是事物的特别属性,具有稳定性;状态是事物某段时间出现的暂时特征,具有可变性、暂时性。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因某个事件产生的某种心理状态,会随着该事件的时过境迀而慢慢消失。如考试前后会感到焦虑,但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状态会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不能说这个人有焦虑性格焦虑性格是一种心理问题,属特质如果这种焦虑状态在考试结束后仍然长期维持,则有可能发展为焦虑特质。但许多教师常常把暂时出现的‘心理状态”视为长期存在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并用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如将学生一时的情绪波动视为异常,将学生偶然出现的顶撞现象视为‘心理有毛病”然会出现暂时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逆反”心理是处于渐乳期”、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普遍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心理变异则是指由于对外部环境的错误反映得不到及时调整,日积月累形成的、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异常现象,是该年龄阶段不一定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中学生的学校恐怖症、人际交往过敏症和初中阶段出现的分离性焦虑。在实际中有许多被调查的教师将学生的®反”心理与‘人际交往过敏”一样看作难以理喻的心理问题,混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变异。
4、追求共性扼杀个性。心理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现行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基于人的心理共性为依据而确定的,即我们常说的‘常模参照”。因此,绝大部分被访教师在谈到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依据时,均表示可以参阅书本。而那些阅读过相关心理知识的教师明确表示书上的标准是科学依据,只要依照这个常模”来判断就可以了,学生心理表现落在常模之内的就是心理正常,否则就是异常。这种要求学生按照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轨迹来发展的心理教育模式,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也就谈不上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这必然会影响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也背离了心理教育的初衷。
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各中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模糊简单,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上的误区。
1、分科型、政工型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细水长流、以小及大的工作,必须全员参与。调查中,许多一线教师认为:我不是心理教师,只管教我的语文或英语、数学)课,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或政治教师的事。”加之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成了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份内的事,其他教师则以旁观居多。另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开设心理学课,举办心理讲座,沿袭传统的分科教育模式。这样,一方面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另一方面其他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出现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行为。显然,缺乏全体师生的参与配合,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同时,如前所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心理教育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难以正确把握,只能凭借自己在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反思体验积累的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敢工”色彩,工作中软硬兼施”表现在操作上,就是倾向于以道德要求和规章制度去度量学生心理行为,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等心理表现;重视逃学、不合群、损坏公物等行2、知识型、道德型的内容模式。在调查中,有位校长很自信地与笔者谈起该校的心理教育课起步早,细问却是只有课堂讲授、书面作业,没有相应的活动、训练,更没有渗透到学校其他课程之中。虽然每周固定的课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却与‘语、数、外”一样成为‘谋生知识”缺乏心理教育应有的育心”特色,难以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理由: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内容如心理能力、技能),要通过各种活动、实践、训练才能获得;二是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灵活地、及时地顾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心理问题。
3、矫正型、治疗”型的任务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当前即使有‘远见”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却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异常进行矫正、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放在帮助、矫正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上。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有哪些?”个别校长倒是爽快:救火!主要是应付那些莫名奇妙的学生。”而政工人员除了分科式的心理课堂和讲座,就是对莫名奇妙的学生”进行疏导,或与学生个别谈话、做思想工作、讲道理;或以规章制度制裁、惩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限制其滋长;也有动之以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情感上关心理解。但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对少数学生的亡羊补牢是必要的,但这种治疗型”的教育只能实际且是适应少数学生,显然与我们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不一致。
二、当前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需求导向,重在激发
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社会需要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这里的社会需要包括潜在需要和现实需要两个层次,也包括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需要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两个方面。社会对某个事物的潜在需要程度取决于社会发展趋势,而现实需要的强烈程度则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实现状况。但是,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并不等于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从心理健康需求发展到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中间还有很长的转化过程。只有当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转化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社会的心理健康需求和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只有被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校长充分反映,才有可能具体化为个体的健康需要和为健康而行动的积极性,而这才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的的内在关键。
由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即经济欠发达),区有较大的差距,但考虑全国小康生活建设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需求与全国一样是巨大的。因此,当前该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激发需求。首先,使潜在的心理健康需求转变为现实的心理健康需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其次,使现实的心理健康需要再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激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再次,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转化为办学主体和教育主体、发展主体的内在心理需要,形成个体健康心理发展的内因,它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
二)转变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
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的根本标志就是意识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该市广大中小学得以普及推广,也必须依赖广大教师和学生以及市民含家长)的观念更新。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
首先,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型个性的新一代为己任,申明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以发展人的本质力量”为本的教育观。素质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在依据,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次。心理素质对于整体素质的意义在于其动力性和制约性,它是人的整体素质形成的内部动力和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心理素质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各种社会要求首先经过心理过程被主体接受而产生推动主体发展的需要,并在反映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反映模式即心理品质)。需要是主体实践活动积极性的源泉,而主体的实践活动是联结主体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体素质发展的关键;同时,相对稳定的反映模式又决定主体实践的模式,从而影响主体素质发展的效率。另一方面,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并影响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心理素质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又反过来调节生理活动,制约和影响生理素质的发展;同时,人的心理素质及其活动水平,决定人对社会文化的内化和外显水平,是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和基础。可见,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创新型个性的形成。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属性及其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第一是从宏观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来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功能由谋生型转变为发展型,教育形态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育思想由工具主义发展到人本主义;人们学习的目的也由知识、技能的获取转变为能力、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充实与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学习的根本目标之一。追求心理健康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在要求,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保生自身成长的内在的需要。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人们对学校教育目的更全面的要求,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第二是从具体教育活动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组织进行的各种具体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必须通过教育者有目的的工作来发挥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活动中并发挥无形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宏观角度还是具体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应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
三)量力而行,着眼发展”
判断心理健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是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性的指标。从该市的实际出发,当前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在发展性指标上作文章,而对适应性指标的评价要谨慎,不能轻易实施个别化的咨询,尤其是心理测量、诊断、治疗等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工作。理由有二:其一,师资薄弱,设施匮乏,尤其是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的现状决定了该市心理健康教育只能脚踏实地,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而个别心理咨询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作,咨询人员不是经过一天两天短期的培训就可以达标的,如果盲目地非专业化推进,很可能出现类似$0&以上的学生有心理问题”的荒谬结论,从而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认识上的恐慌。其二,符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从心理健康的维护强调适应性)逐步转向积极促进认知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的培养强调发展性。
所以,我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提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来阐述,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
三、当前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激励机制
1、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预警系统,激发心理健康需求。成立由政府牵头、学校为主、社会和家长参与的市、县、乡三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宄工作,并形成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核心、中小学为枢纽、家长和心理热线为信息源的心理健康信息网络体系。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从中小学生扩大到教师、校长和家长。及时收集由社会压力给社会成员带来的可能的心理问题,提高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对社会压力反映的灵敏性,使潜在心理健康需求转化为现实心理健康需求。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服务系统,激发心理健康教健康标准及其意义价值,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价值。其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进行健康知识普及,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社会热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再次,通过健康倶乐部、心理热线、人际关系等社会支持渠道交流健康心得,在交流中通过自助与他助解决一般的个别问题。
二)构建实践型师资培训模式
1、大力开展心理教育师资培训,提升现有心理教师的教育能力。根据该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全市中小学教师重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心理技能的培训学习。一方面,在教育系统中进行普及性的、全师性的心理知识更新甚至是扫盲)教育,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提高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采取请专家进来或者派教师出去的办法,开展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心理技能的特色训练,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逐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师资培训及教师资格认定中一项重要内容。
2、改革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强化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师范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着眼于帮助师范生去应付急剧且不断地变化的社会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师范生发展的、个性的、情趣的健康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打造生力军。
3、构建具有心理教育特色的实践型、体验型专职心理教师培养模式,加快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专院校应及早规划学校心理教育的辅导专业,并改革传统的重知识、学术的教学模式,采用实践型、体验型的教育模式。其意义有二:一方面,通过大量的专业化实践性教学提高‘朱来心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丰富的心理体验性实践发展‘朱来心理教师”的心理素质,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的教师”资格。另一方面,这些实践性的教学和体验性的实践也可以成为大学校园里心理维权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构建发展型和教育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成发展型和教育型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体验为主要特色,以人际关系为主题。
1、以活动为载体。首先,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牢固地树立‘心育”意识,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普及心理知识,尤其是学习心理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心理规律,从而有效缓解学习的心理压力;教师应善于从心理的角度挖掘课程中的‘心育”内容,自觉、有意地进行心理教育。例如,在狼来了》的学习中,不但要教育学生诚实不说谎,更要从心育角度指出这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顽童的恶作剧,引导学生认识恶作剧会招致严重后的学生,开展班级心理教育团体活动,发展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情绪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再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2、以体验为特色。体验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心理形式,是心理发展动力的着力点。因此,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要十分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体验。要以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为基础,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学习,体验交往,体验自我,为学生提供自我体验、调适的机会与场所,让学生学会体验,并能正确表达体验,在自我体验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以人际关系为主题。判断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志是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只有既能愉快地融入社会,又能在社会交往中发展自我、完善个性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则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因此,把人际关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重视交往心理及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学习心理、自我心理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首先,进行交往训练,让学生理解交往和人际关系,掌握各种交往技能和心理求助的方法;其次,重视学习心理和自我心理的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消解学习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为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创造主观条件;最后,创造交往机会,加强交往指导,引导健康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并使学生最终成为健康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