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在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结合自身工作谈几点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想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措施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是人们幸福安定生活的重要基础,它可以促进年轻学生们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增加自信心,还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如学习目的不明确,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动机功利化等等;2、人际交往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由于都是独生子女,不能很好地和其他同学相处,宿舍有矛盾;3、恋爱问题,表现为对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对失恋问题的处理等等;4、其他特殊人群,如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原因所产生的自卑感等等。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滴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财富在快速积累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会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而大学生都是刚从相对单纯的高中考上来的,面对这些冲击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调整,容易产生极左或极右的想法。2、教育的缺乏。长久以来,我们的学校和家庭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智力教育之上,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些家长对此都存在误区,认为只有那些有精神疾病的人才需要做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18岁到22岁,在这个时间段他们的身体已经趋向成熟,但是在性格、意志力、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还有别于成年人,对社会的认知不足,热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做事缺乏恒心等等。
二、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加心理学选修课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大学生们在中学时期没有接受过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大学里可以开设心理学的基础课或具有较大实践性的心理课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们充分了解相关知识,扫除误区,像接受身体上的疾病一样接受心理健康的问题,不惧怕、不回避,正确地面对。
(二)、对于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开展心理问卷普查。
在大学里,通常一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比较多。一年级的同学由于刚进校,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都要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再加上有的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四年级的同学由于面临考研、找工作、毕业的压力,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两类多发的群体,可以以问卷的形式开展心理普查,从而及早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们身心发展的沃土,尤其是良好的校风、学风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正确地解决和同学之间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优良学风的建设;另一方面,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发展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作用,让心理健康教育以多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四)、增加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健全心理健康咨询系统
开展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心理咨询,如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从途径上说可以面对面咨询,也可以电话咨询,或通过QQ、邮箱、书信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董俊花,杨新荣 高校心理资讯室建设研究 科技信息 2008.13
[2]俞国良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李淑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 中国校医 2008.6
[4]王定福,陈福生 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科学战线 2004.5
下一篇:浅论准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