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浅谈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摘 要:微博,一种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正以迅猛态势进入大学校园,它如一把双刃剑,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笔者试图从微博在大学生中迅速普及的原因入手,分析微博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潜在影响,对思政工作应如何干预微博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以期为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微博 负面影响 干预

  3G移动通信技术和WEB2.0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交往的模式。微博-一个几秒钟实现个人信息对外发布的高端科技正迅猛普及,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微博正风头强劲涌入大学校园,成为高校学生获取资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如何摒除微博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有效进行干预,是摆在我们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 微博作为思政工作载体的必要性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自2006年美国TWITTER 第一微博网站建立始,以其140字的短篇幅,传播链的超迅捷,形式的多样化而迅速串红,至2011年,其独立用户数达1亿之多,其中年龄以18-30岁年轻用户为主,占总人数67%,其中大学生成为其中的主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最新调查查数据,截至2009年底,我国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人,相对于2008年同比增长了73.5%,其中大学生网民中的手机网民占比最高,达85.7%。[1]这些数据已经表明,微博正在大学校园普及。而大学生原有的参与网络的主要形式如校园BBS论坛逐渐冷寂,通过旧有网络渠道如在校园BBS上潜水,发布信息,跟踪信息走向等获取学生信息已收效甚微,微博正已迅猛的态势取代旧有的网络工具。
  废弃旧模式,跟近学生步伐,建立新型网络阵地已刻不容缓。微博,将是学生工作者掌握学生动向,把握校园舆情的第一选择。
二、微博风靡校园的原因
  微博在大学生当中迅速普及,除了大学生崇尚新潮,追求新奇以外,微博本身提供的课余休闲的便捷场所、自我张扬的有效平台、信息获取的实用通道是最重要的原因所在。平等开放,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等诸多元素将吸引着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加入到微博的队伍中来。
1、课余休闲的便捷场所
  大学生活节奏快,课业和学生活动挤占大量时间。学生很难有大块完整的时间写作,而微博篇幅短小,显然容易为学生接受。同时,微博终端形式多样,除了电脑,还有手机可以随时登陆,不受时空限制,即时更新,迎合了大学生随时随地记录随想的需求,等车或是排队的间隙,就是微博大行其道之时,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获取信息。
2、自我张扬的有效平台
   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对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更加敏感,渴望在所处环境中表现自我,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成为关注的焦点。微博的信息传递正是通过虚拟的"关注"模式实现,将需要"关注"的对象添加到自己的微博中,将接收到被"关注"对象所有的微博信息,大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评述,对于周遭际遇的记录,将以广播的形式,向外辐射,同时又以同等速度得到反馈,这种无限传递的传播链将无限满足希望被关注,希望表达,希望被认同的心理。
3、信息获取的实用通道
   目前大学生竞争压力大,升学就业需要获取多方面信息,包括知识,人际资源,资讯,实用信息等,微博的超链接功能,将提供无限增长的海量信息,拓展无限的人脉资源,这对于大学生这个对信息最敏感的群体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三、微博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随处可见学生在谈论微博,使用微博,"今天你'围脖'了吗?"成为大学校园的流行语,微博产生的巨大正面效应有目共睹,但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1.微博依赖症。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弱,容易沉湎于人机互动模式,许多学生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微博的更新情况,甚至在上课时也频繁掏出手机,查看微博信息,等待回应,也就是所谓的"微博"依赖症。对于微博的依赖如果成为生活的常态,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为高校课堂无形中增添了监管盲区。
2.沉湎于封闭的自我空间。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自我调节能力差,现实交往能力不强,而微博"关注"下产生的人际互动较之现实,更加简单,迅捷,对时间紧张,生活节奏快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微博显然是最佳的情感宣泄的渠道,"蓝皮书"显示,微博用户上微博,表达自我感情的占74.3%、记录生活的占59%,分享观点的占55.7%、搜集资讯的占47%,了解朋友状态的占41.6%。【2】微博所营造的虚拟的人际环境容易将使大学生忽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情感交流,而沉迷于自我经营的虚拟世界之中,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人格变异。微博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大量信息,同时缺乏相应的审核功能,换句话说,即是微博里将产生如暴力,淫秽等诸多不良信息,同时个人无法监控,其传播速度极快,这些负面信息将对大学生产生不良诱导,人性的阴暗面极易被开掘。同时,一些非主流文化倾入,对新文化具有敏锐嗅觉的学生一族而言,极有可能盲目反传统,反主流,追求异化个性,将另类视作个性张扬,久而久之,人格异化或形成多重人格特征。例如,大学生中使用微博的传播功能,对同学进行谩骂式的人生攻击,变相造谣,制造舆论等。
四、 如何干预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效应
    微博越来越为高校教育工作所重视,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工作者在使用微博中,要注意预见微博可能的不利影响,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大学生因为微博而荒废学业,阻碍个人成长成才。
1. 建立微博互动平台,有效关注大学生心理动向
   微博是学生抒发个人情感的主要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流露着学生心理的蛛丝马迹,透露出学生的心理动向,有利于学生工作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有效的干预心理危机的发生。因此,学生工作者应当利用这个平台,在虚拟的社区中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子,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提高个人的亲和力和信任度,营造平等对话,和谐互动的微博环境,综合文字、图片、音像、视频,图文并用、声情并茂,不断增强微博社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所有学生成为社区的成员,让微博成为学生 情感倾诉和自由表达的温暖家园,避免社区里的学生噤若寒蝉,虚伪表达的现象出现。同时,对潜伏的心理危机学生要善于利用微博的对话平台,敏锐发觉,超前预见,积极跟进其心理动向,网上网下联动关注。
2. 建立微博干预机制,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情绪
微博里的信息传播遵循和现实世界同样的法则: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超过正面信息。接触太多负面信息,我们的心情和看问题的态度都会产生负向偏移。因此,微博的重度用户容易对社会产生更加负面的认知。【3】在微博环境下,大学生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感染到各种病态的情绪,在孰是孰非面前,大学生还缺乏鉴别力,不良情绪容易向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开来,形成一边倒的态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时候学生工作者要在学生中发展"话语领袖",掌握话语权,树立正确的话语导向,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同时,在微博社区里,要植入正面,积极向上,能带动健康情绪的社会新闻和榜样,甄别不良文化,善于去粗取精,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方式,智慧的处世哲学营造微博的社区氛围。学生工作者还要通过微博对社会现象主动发起讨论,扮演讨论的组织者角色,发挥导向作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学生中自发开展的讨论活动,学生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善于把握时机,参与到学生当中,平等对话,深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将不良情绪控制在萌芽状态。
3. 架接微博与现实的桥梁,防止大学生沉湎封闭的自我空间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微博,发挥微博的正面效应。学生工作者要通过形式新颖,资料详实,论说有利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微博,善于甄别微博的利与弊,能够自觉掌控微博,而不是为微博所左右,从而让微博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既是情感宣泄的疏导通道,也是自由表达,思想碰撞的空间,更是的获取知识,发展才干的天地。
2) 借助微博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微博的传播功能可以为大学团学工作者所用。院系及团学部门要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不仅要追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也要重视对活动的宣传,提高活动影响力,微博,就可以成为有利的宣传工具,而不是勉强学生作为基本观众参与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关注点从网上转到现实,从自我封闭空间转向社会群体。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2009-04-26. 转引自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方宏建 杜亮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01期
 [2] 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曾军顺 学理论 2011/20
[3] 微博里的社会心理学 王煜全 互联网周刊 2011/05

参考文献:
1、"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 杜坤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6
2、从SNS和微博的流行谈网络圈子对大学生的影响 王玮  北京教育·德育2011.05总第568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32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