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摘 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多元文化咨询理论,强调心理咨询和教育过程中对文化背景差异和个体文化特征差异的关注,有利于克服文化偏差,承认差异,尊重多元。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引入多元文化咨询理念,本着“尊重、鼓励、理解、分享”的原则,探索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克服自卑;有效途径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末通过全球性的文化反思,产生了多元文化主义,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思想之后影响心理学的第四股思潮[1]。在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多元文化咨询理论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主张承认差异,尊重多元,摆脱所谓 “常模”的束缚,从多元的角度审视当事人的问题。使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传统的以问题或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了以文化为中心,强调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对文化背景差异和个体文化特征差异的关注。其重要性在于,它主张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以平等的地位,认为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主流文化得益于群体文化的共存与互动。许多心理学家也已意识到,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导致心理健康领域的文化迟钝和理论发展的局限,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理念关注对象和群体的文化背景差异,关注影响心理的文化因素,从而使人们正视传统西方心理学的一元文化局限性,开始注重研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平等性和适用性,有利于理解和挖掘不发达社会和弱势群体中本土的咨询方法和途径,克服文化偏差[2]。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自我轻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导致自信心缺乏、自尊下降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等心理状态。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克服大学生自卑心理通常采用人格特征差异及培养、压力应对、焦虑干预、心理分析等方法进行调适,基本上沿袭了西方传统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论规范上,对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养较为忽视,特别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自卑心理批判性借鉴西方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多元文化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很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选课程,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因此在心理健康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这一弱势群体,引入多元文化咨询理念,本着“尊重、鼓励、理解、分享”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二、研究思路
鉴于此,我们针对高职学生较普遍表现出的自卑心理,以克服自卑、提高自我效能感作为目标,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吸收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理念,力求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角度探索出一种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适合高职学生特点、能有效克服和改善学生自卑心理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自尊自信的良好心态,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和文化差异,引导多元文化取向;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注重营造开放、互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在介绍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关照中西文化的差别,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心理健康的积极思想,使学生逐步树立多元文化理念,能从不同视角发现自我、认知自我、悦纳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最终有效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三、多元文化取向下的心理健康教学中克服学生自卑的有效途径探索
结合以上的研究思路,我们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高职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总结如下:
1.教学中注重引入关于心理健康的不同视角和理论取向,注重从多元文化视角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避免形成单一刻板的心理健康西方评价模式,学会关注本土的、多元文化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和积极的自我认知思维模式。比如通过介绍米德对新几内亚三个民族由于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人格特征的经典案例,使同学们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另外,介绍了西方文化背景下制定的心理测量量表的文化效度问题,如我国学者用改编后的MMPI量表对中国人的测量发现在情绪性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中国人的平均值高于西方人,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崇尚内隐矜持、他制他律取向,而这样的行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正常”的[3],以此启发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视角,不要轻易给自己帖上自卑或“心理问题”的刻板标签。
2.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程设计以活动为主线,倡导探究体验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通过独特多样的教学活动创设,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参与、互动和分享中思考、领悟、体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教学中通过组织成就故事、小组海报、兴趣岛探究、课堂辩论赛等多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展示自身才干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习俗,学会发现和欣赏自我的独特之处,树立自我悦纳、自尊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有效克服自卑心理。
3.注重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材料、电影片段等形式精心创设情景呈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时还应注意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出发,给出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通过感受问题情境,引发思考,并在任务解决中逐渐接近目标,体验到成功,通过学习的阶段性学习成果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如在进行“自我效能感”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就利用多媒体视频引入了一个关于小白鼠“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实验,同时在关键的三个地方设计情景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就把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知识,逐层推进,逐步深入,让学生有一种“ 拾级而上”的感觉,最后学生最后一步步推导出正确结论时,突然会有豁然开朗的欣喜,哦,原来
其中的奥妙是这样!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自卑心理、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4]。
4.引入课堂心理情景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心理情景剧是是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一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课前根据自己或身边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矛盾和困惑,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自编剧本、自导自演。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观众和协助者,同学既是编剧、导演,又是演员。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强调真实性、情景性、切合性,鼓励引入大学生身边的故事,鼓励根据不同经历和文化背景所做的创新,调动同学们去发现独特的经验和不同层面的自我。结果证明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同学参与的热情,通过角色扮演和身临其境地体验心理困惑,提高了解决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各小组心理情景剧题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反映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宿舍矛盾和成长困惑的,有反映社会风尚、精神文明的,还有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借鉴和改编,真正使同学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中来学习、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同时,要求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参与承担一定的角色,使每个同学都经历这个走上讲台、挑战自我的过程,实践也证明这是克服自卑、退缩心理的有效途径。
5.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心理健康的思想智慧、人物素材和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学中挖掘整合本土化教育资源、提高民族文化认同,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陶冶文明高雅的情趣和精神境界,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在音乐放松疗法中引入了“平湖秋月”、 “翠湖春晓”等中国古典名曲的鉴赏;在讲授和谐心态时展示了08奥运会开幕式中大型方阵组成的“和”、“天圆地方”等造型的图片和视频,使同学们领悟到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博大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在讲授创新思维时,引入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等历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概念,促进西方心理学知识和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
6.引入元认知教学方法,通过交互式教学、小组交流和互动、反思分享和自我评估等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体验和领悟,提高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规划和自我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我”是“关系中的自我”、“文化中的自我”,学会调适个人取向和集体取向的冲突,形成积极良好的自我认知,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
四、总结:
多元文化咨询理论是伴随世界全球化、多元化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的重要领域,它大大拓展了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和理论,有利于非西方社会批判性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经验。因此进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创新和本土化实践、促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学华,郑涌等 文化与心理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5(10);
[2]孙东方,常永才 民族心理学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4(2);
[3]李涛,杨寿 论多元咨询理论在我国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4,2(1);
[4]姬兴涛,马丹丹等 积极情绪体验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345.html
下一篇:大学生情绪调节与管理的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