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摘 要:在“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环境下,要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加强隐性教育,激发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同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服务性,教育主体不仅需要主动深入网络而且能够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并开展抛题式教育实践,将学生有效引向思政教育网站,达到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主客体;90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要想把他们的眼球吸引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来,需要做隐性文章,下细致功夫。
一方面,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评价信息网络的功能,培养选择、理解、质疑、评价信息的能力,恰当利用网络,而不受制于网络。开为学生开设“网络使用技术”、“网络安全”等课程,或在课程中增加或渗透“依法使用网络,创建网络文明”等教育内容;在学生中开展“网络下的真相”等讲座,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辩证关系,具备对偏颇言辞及不健康信息的辨别能力。
另一方面,从校园网着手,引导学生养成校园网、高校门户网、主流思政网使用、浏览习惯。一切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学习、生活所需,完善高校网站,将课程选择、成绩查询、教务通知、教师答疑、考研咨询、校园卡充值、校园内订餐、校车班次信息、图书馆空余座位信息、寝室内公共物品报修、购买电量、购买网络流量等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和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操作,全部涵盖在校园网功能内;同时在校园网上建立国内汽车、火车、飞机班次查询的有效链接,建立同地区高校网站、主流旅游景点及地区天气的有效链接,建立卓越亚马逊、淘宝等网上购物链接,尽可能增强校园网的功能,吸引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选择校园网作为主页,网上冲浪很自然登陆校园网,这样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配合网络思政教育,在使用校园网的同时,浏览到网上思政资源,从“眼熟”到牢记,从理论到付诸实践,从而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图。
2.丰富形式为关键
研究“90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网站的栏目版式设计、教育形式、服务内容上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如,开展网络格言比赛、故事接龙、优秀博客评选、微电影展播、校园网络歌手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创新网上讨论渠道,开创“班级、院系间网上辩论赛引导学生进行热点问题讨论;植入 “红色达人排行榜”等娱乐概念,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龄接受程度。
3.自我教育为保障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载体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可在校园网院系网页上开辟专栏,由学生参与并负责专栏建设。引导学生建立班级博客、负责博客建设,选择学生喜欢的主题进行网络互动交流。
(二)完善教育主体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主体政治素质,深入细致得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主动深入网络为基础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而主动深入网络是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者做好网络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这一新载体,对于学生喜爱的人人网、腾讯微博、QQ群、飞信群、微信等熟练掌握,深入学生网络队伍,实时掌握学生的网上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2.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
“90后”学生具有的人“机”交流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特点,使得他们网上的状态更放松,更易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在主动深入网络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思想困惑、心理困扰,提出来的生活困难、学习问题等,除了通过网络给予引导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及时采取“网下”的针对性解决措施,一一解决,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3.抛题式教育做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需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采用推荐合法正面的论坛和名人博客、介绍优秀主流网站给学生以及提出问题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浏览优秀的思政网站,既容易让学生接受,又可有效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在学生中举办一个“纪念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或者党的重大事件绘画、剪纸作品比赛,告诉学生在哪些网站上可以找到针对性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主动登陆网站,自我学习。
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曾讲过:“对于个体来说,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原动力来自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如果教育者抓不住受教育者的兴奋点,或者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需求,则很难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因此,认真分析“90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应其所需、投其所好,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同时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和水平,深入网络,把“网上”、“网下”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119-12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354.html
上一篇:大学生健商缺失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