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高校贫困生“5E”思想教育疏导法刍论

高校贫困生“5E”思想教育疏导法刍论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摘 要:在高校中,贫困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他们在理想信念、诚信感恩意识和爱心奉献方面出现了偏差和缺失。本论文提出了“5E”疏导法,为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鲜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5E”疏导法;思想教育
近些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读大学已不是少数人的梦想,由于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中的贫富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目前,高校中的贫困生已构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约占在校生人数的20%,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但直接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建设。因此,重视和开展贫困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是高校迫在眉睫的工作之一。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问题的现状
  高校贫困生中的大多数人具有吃苦耐劳、学习刻苦、勤俭节约、追求进步等优秀品质,他们是贫困生中的佼佼者,更是全体学生中的优秀典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令高校学生工作者十分担忧。
  1.理想信念错位
  理想信念是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及个人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贫困生受家庭贫困的影响,就业压力加大,其中有些人不能正确认识造成自身贫困的原因,导致理想信念出现了错位。他们有的产生了对社会的怨恨情绪和“仇富”心态;有的过分沉溺于自己的不幸,觉得未来一片漆黑,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有的埋怨命运的不公,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抵触或逆反的心理。于是,在贫困生中弥漫着一种理想信念观念淡化,政治信仰迷茫,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有增无减的不良气氛。
  2.诚信观念淡薄
  诚信是一种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但是,当前有不少贫困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常常为人诟病,成为各类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不诚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学生为了获取各类贫困补助,伪造贫困生的身份,出具假的贫困证明;有的为了更容易获得贫困生奖学金,考试作弊、篡改成绩;有的在校期间申请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却不按照贷款合同还贷,而是抱着“反正毕业了,学校、银行找不到我”的思想,故意拖欠贷款;有的甚至在获取补助后,为了满足虚荣心,用补助费高消费,而对所欠的学费却是不闻不问。
  3.感恩意识缺乏
  近年来,国家、社会、学校对高校贫困生十分关注,采取了各种经济措施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有些贫困生认为,接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是社会对他们的亏欠,丝毫没有感恩的意识,并逐渐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他们往往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求受惠,不懂感恩。例如,被称为“爱心大使”的慈善歌手从飞,10年间拼命工作,省吃俭用,资助了数百名贫困生读书,终因过度劳累而病倒,最后连自己治病的费用也成了问题,但一些已经大学毕业的受助者,虽然有了不错的工作,也知道恩人身患重病,但却没有谁向恩人伸出援手。④这些学生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对学校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意,对社会的救助缺乏感恩之情,对国家的培养缺乏感恩之念。感恩意识如此缺乏,真使人不可思议。
  4.爱心奉献精神缺失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赞美爱心奉献的至理名言众所周知。爱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举止之中。但是,在部分贫困生中,出现了爱心精神缺失的现象。在他们眼里,贫困似乎成为必须受助的绝对理由,认为社会对他们贡献爱心是必要的,理所当然的,受之无愧的。因此,他们在接受爱心的同时却没有携带上传递爱心的责任,这种毫无回馈爱心、奉献爱心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捐助者的真爱,而且大大妨碍了社会人士奉献爱心的后继动力。
  二、高校贫困生产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
  社会风气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一些负面现象更会对人生观、价值观处于摇摆不定时期的贫困生产生不良影响。不少贫困生通过中小学阶段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迈入了大学的象牙塔,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容易受到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的熏染,而忽视良好精神风貌的铸造。社会上存在的欺诈蒙骗现象,对老人不敬不孝的行为,获得救助而不思感恩回报的表现等情况屡见不鲜。更何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已经被演化成一种亚文化,又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势利和虚伪。诸如此类种种现象对于涉世不深的高校贫困生来说,会让他们难以辨别真伪,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不良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
  2.学校教育的失重
  目前,许多高校过于关注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助,而忽略了对受助贫困生的思想教育,致使他们认为学校和教师付出的爱都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加之,社会上也有不少资助者出于爱心,并不期望得到回报与感恩,这便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一些贫困生的回报意识和感恩思想,对学校、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置若罔闻。与经济资助工作相比,不少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也缺乏目标性、系统性,而呈现出一种盲目性、事务性的工作形态,工作重心出现了偏移,并没有对学生受助后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并没有让思想教育成为资助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资助过程中,思想教育元素不多,思想教育力度不够,这种学校教育的失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生的思想品德出现了偏差。
  3.家庭教育的失当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贫困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方式较为简单粗暴,一般都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仅以成绩和名次来评判孩子的优劣,不能在思想上对孩子予以正确的引导,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父母除了自身文化水平低而不能满足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以外,在时间上也不能保证对孩子的教育。由于受到家庭经济压力的影响,他们常年在外打工,与孩子聚少离多,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失当。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要满足物质需求,才能考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对于贫困生家庭来说,物质需求尚且难以让子女 得到满足,更何况精神需求了。他们能让全家吃饱穿暖已经很不容易,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思想教育。因此,这种失当的家庭教育也会对贫困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
  4.个体消极心理的影响
  高校贫困生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对自身贫困原因的分析往往归因不当,常常会出现自卑、虚荣、不平衡等消极的心理表现。他们有人认为因为父母能力缺乏,导致家庭贫困,因而产生抑郁、自卑、埋怨的心理;他们有人又会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帮助也是迫于无奈,这种内心的悲凉感很容易造成感恩心理的缺失,甚至还会片面地认为贫困是政府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够公平,才拉大了贫富的差距。也有一些贫困生由于不能为自己合理定位,追求的目标定得过高,而自身的能力又相对偏低,一旦遇到困难,便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总之,诸如此类的消极心理现象都会导致贫困生出现不良的思想倾向。
  三、借助“5E”疏导法,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
  笔者通过多年学生工作的实践,根据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表现的现状探析,认为可以采用“5E”疏导法予以教育和引领,促进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获得提高。
  e——榜样引领疏导法
  榜样引领疏导法主张引进朋辈教育的理论,为贫困生树立朋辈中的优秀榜样,借助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出色表现发挥引领作用的一种教育方法。通常的榜样教育法,常常是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英雄人物,要求贫困生向他们学习。这固然是必要的,但贫困生们往往会有高不可攀之感,而朋辈中的榜样人物却活生生地生活在身边,贫困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从他们身上汲取优长,对比自己,潜移默化地接受其影响和引领,润物细无声地受到感染和疏导,逐步矫正自身的不足。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朋辈榜样的引领疏导作用,高校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榜样选择的典型性和覆盖面,把贫困生中真正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确定为榜样,方可产生积极的效应。笔者认为,可树立起勤奋学习型、自强不息型、社会活动型、学术科研型、志愿服务型、爱心奉献型、诚信感恩型、勤工俭学型等若干类型的榜样,引导贫困生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获得提高,直至走向成熟。
  ation——启发诱导疏导法
  启发诱导疏导法是指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学生头脑中填塞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同他们进行有关人类高尚道德的对话,对他们进行诱导,使他们受到启发的一种教育方法。高校采用启发诱导疏导法,应避免说教的方式与贫困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贫困生的真心交流,真诚对话,让贫困生在与教师心心相印的互动中得到启发,受到激励。
  (1)师生对话,高校可建立思想教育导师制度,实现师生对话,可由一名资深教师带导几名贫困生,这不但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学业水平,而且更能拉近导师和贫困生的距离,在日常的交流中,启发引导贫困生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世,潜移默化地让贫困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生生对话,高校应建立基于思想教育的新老生结对制度,让高年级品德优秀的贫困生与低年级的贫困生结成对子。由于同是贫困生,他们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在交往中更容易产生共鸣。事实上,这种同龄人的教育有时会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这些品德优秀的同龄贫困生的言传身教,能够启发诱导低年级的贫困生像他们的贫困生学长一样去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agement——激励规劝疏导法
  激励规劝疏导法是指教师对于贫困生的优异表现,给予适时的激励和规劝,以推动他们思想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不过,激励规劝要注意技巧,拿捏分寸,不要采用训导的口吻,要在真诚劝学的心态下采用有效措施,鼓励他们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增进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1)可建立爱心回馈制度予以激励。据悉,近年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在全国布点资助贫困大学生,每位受助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可获得20000元的资助金。肯德基曙光基金在资助的同时,还建立了爱心回馈制度,并结合年度考核,决定来年是否继续资助,从而激发了受助者的服务意识。这个基金会不但对受助者的学习成绩提出一定要求,还要求每位曙光学子利用假期到肯德基餐厅勤工俭学,完成规定的工作时数。同时,又要求受助者毕业以后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向曙光基金捐款,以帮助更多贫寒学子完成学业。这样就让贫困生明白受助者助人的道理,让他们感受到奉献爱心的快乐。高校可效仿肯德基曙光基金的做法,制作《受助学子爱心回馈服务手册》,鼓励贫困生每学年参加一定时数或次数的义务劳动,记录在手册上,作为第二年评定奖助学金的依据。
  (2)以参与西部计划予以规劝。前些年,大多数毕业生都涌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北上广深成了他们的首选。这样的地域性求职取向无疑会大大妨碍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大学生支援西部的计划,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参与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在考研、考公务员、考村官等方面国家予以一定扶持,对于其中的贫困大学生,国家可以为其代偿部分或全部的助学贷款。高校在做贫困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激励规劝的方法,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以国家的政策导向进行规劝,说明参与西部计划不仅能够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前途,更能够锤炼他们的思想品德,彰显他们的奉献精神,展现他们的才干。
  (3)在平时,实施激励规劝疏导法还可以和奖惩制度相结合,以激励为主,规劝为辅。在具体操作中,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有利条件,搭建提升平台,鼓励他们追求思想进步。例如在评奖评优中给予适当倾斜,在入党问题上予以优先考虑,在一些高层次的、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参与机会。对于学习成绩差、违反校纪校规、生活不节俭、高消费的贫困生,也要在善意规劝惩戒的同时,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激发他们向上发展的意愿。
  nment——环境熏陶疏导法
  环境熏陶疏导法是说学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让贫困生感受到学校教育环境的温馨,感受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温暖,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真 诚关爱,从而让贫困生产生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的爱心,逐步形成利他主义的思想行为。
  (1)营造诚信环境,做到环境育诚。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诚信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可是现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案例屡见不鲜。这其中,贫困生的诚信问题更为突出。因此,高校要积极营造诚信环境,特别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在贫困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如举行诚信签名和宣誓、观看诚信教育片、组织诚信征文比赛、进行诚信考试、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考评机制等等。总之,高校借助营造诚信环境,就能让贫困生领悟诚信做人的内涵,认识诚信助人的重要性,在具体行动上提高他们的诚信度。
  (2)宣传优秀学子,做到环境育人。高校可在贫困生中通过评选自强不息之星、制作考研明星榜、组织国家奖学金学子宣讲团、编印《优秀贫困生学子风采录》等措施宣传贫困生身边优秀学子的先进事迹,从而让他们砥砺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营造出“学先进、当先进”的优良校园环境,以收到环境育人的成效。
  ence——体验内化疏导法
  体验内化疏导法是指教师在开展贫困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校内外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并且逐渐内化为各种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与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实施这种教育方法,高校应搭建各类实践活动平台,让贫困生参与其中,通过体验,领悟人生真谛,获得思想认识的提高。这些平台可以是:
  (1)开展爱心助教活动。在校内,高校可组织成绩优秀的贫困生担任辅导者,与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结成对子,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为本校成绩差的同学补习。在校外,高校也可组织贫困生为社会上一些需要补习功课的学生补课。爱心助教活动不但能让一些贫困生为校内外的学习后进生送去知识,还能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产生助人为乐的情感体验。
  (2)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贫困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检验专业水平、锻炼交往沟通能力的平台。组织贫困生参与这类活动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生活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3)成立以贫困生为主体的社团。高校可成立“勤工俭学协会”一类贫困生学生社团,使广大贫困生有归属感,敢于在这样的集体中吐露心声、调节心理、拓展素质、提升自我,从而避免消极心理的产生和思想观念误入歧途,帮助他们树立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高校贫困生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实施“5E”疏导法是一种新的尝试,笔者期盼着这种方法能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刁艳红,高小华.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125-126.
[2]李艳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22):83-84.
[3]徐惠红.有效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9):71-73.
[4]陈晨.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117-118.
[5]翁丽华,杜光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16-11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49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