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青少年中的应用体系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青少年中的应用体系构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一、引言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1]。它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更注重积极的评价取向和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
  特殊青少年一般是指身体或智力有缺陷的青少年,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特殊青少年的概念已经扩展到所有有特殊问题和需要的青少年,包括:学习困难、情绪问题、交往困难、行为问题、言语与语言障碍、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家庭经济贫困等。
  特殊青少年在环境发展、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与人格特征方面都与正常青少年有一定的差别,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正常青少年,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要对象,也是衡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证效度的重要标准[2]。因此,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特殊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进行归纳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二、特殊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真诚、忠诚、坦诚、诚实、正直、仗义、率真、信用、自信心、自制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吸引力等[1]。众多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都提到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
  徐菡的研究提出,针对品德行为较差或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宋广文等提出组织“优点轰炸”“生命意义”等团体活动,让处境不利学生在团体内积极分享,增强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沈明泓也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对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包括培养残疾儿童自尊、自信、自制、自我接纳、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6]。
  (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是指人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做出适合生存的反应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心理健康就会受到较大影响,进而会阻碍个人的长远发展[5]。特殊青少年由于在环境、认知、意志行为等方面与正常青少年存在差异,导致其在社会生活中易产生自卑、退缩、孤独、依赖等心理,影响社会适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特殊青少年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帮助其提高生活满意度。
  徐菡认为,应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适应性。宋广文等提出帮助学生养成运用“积极信念”看待生活的习惯,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积极信念思考问题,乐观地学习和生活[4] 。吴卫明指出,应该教会聋生必备的生活技能,开展生活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帮助其学会一技之长,增强其自我价值感,更加有效地融入社会生活[5]。刘盈江指出,教育本身不仅仅是让轻度智障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与社会融合的能力。要教给轻度智障学生生活常识和经验,培养轻度智障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7]。吴建武也认为,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8]。
  (三)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的表达能够促进心理健康,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长期的消极情绪体验则会给人造成严重的心理紧张,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害[9]。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意义重大。
  徐菡认为,留守儿童要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积极心理暗示,进行积极心理体验。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寻找孩子的优点,真诚地欣赏和夸奖;不给孩子贴否定性标签,利用肯定性标签作正向引导,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其建立自信[3]。沈明泓指出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要关注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帮助残疾儿童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残疾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残疾儿童体验幸福感等[6]。孔宪福指出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同时孔宪福、宋广文都提出要教会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去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10]。袁茵、刘红羽认为,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是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可通过游戏、谈话、情境表演等形式,使智障儿童学会表达情绪,帮助其缓解和宣泄不良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画画、运动,悲伤时可以找朋友倾诉,焦虑时进行自我放松等[11]。
  (四)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现行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少关注特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课堂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理应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沈明泓对新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中135名13~18岁的残疾儿童(聋哑、视力残疾、智力残疾)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残疾儿童的青春期发育与健全儿童是同步的,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样需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具有整体性,教育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6]。张春燕、沙燕从优化艺术学科教育、优化艺术渗透教育、优化艺术主题教育和优化艺术教育环境四方面阐述了以艺术教育为载体促进智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进一步完善智障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2]。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青少年的研究展望
  孟万金教授在2002年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想,并于2008年发展出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特殊青少年的特殊需求,关注特殊青少年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认为教育应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导,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目 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对特殊青少年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未来的研究有望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入。
  1.扩展研究的对象范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的基础上,应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还应包括教师和家长。使所有人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从而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结构内在的双主体的平等关系[1]。因此,未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探索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处境的特殊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特征,制订个别教育计划,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力。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学校的全部课程里面,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得以全方位展开。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独立开设和完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受到了极大关注,但是其发展缺乏独立性,往往依附于其他的教学内容上。因此,学校应配置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更专业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的培育。
  4.整合家长力量,共同优化成长和教育环境。研究表明,智障儿童心理健康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生活快乐程度、家长和教师的关爱、对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是影响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中的智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和行为表现,甚至导致生理机能的失调[3]。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整合家长的力量。学校可通过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使家长参与到子女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5.其他方法。网络通讯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因此可以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对特殊青少年的应用上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学校、社区等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合作性和益智性游戏活动、情景剧表演、角色扮演等,也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提高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
  四、总结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特殊青少年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对特殊青少年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等。特殊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同普通青少年一样,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的意义重大。当前,关于特殊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相信在未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和细化。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2]余益兵,方明,陈晓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
  [3]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2011(8).
  [4]宋广文,周方芳.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
  [5]吴卫明.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初探[J].教育教学研究,2012(59).
  [6]沈明泓.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性科学,2012(5):54-60.
  .现代特殊教育,2008(6):13-15.
  [8]金芳.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进展与走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28(4).
  [9]孔宪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心理援助策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价值新探[J].中国特殊教育,2010(9).
  [10]袁茵,刘红羽.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解析[J].现代特殊教育,2008(6).
  [11]张春燕,沙燕.以艺术教育为载体,促进智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6).
  [12]孟万金.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S].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课题研讨会.北京:2009—10—18.
  [13]江琴娣,张福娟.轻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形式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7,30(2):408-410.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70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