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脱贫 认识因素 人文素养因素
论文摘要:贫困生心理脱贫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针对认识因素、人文素养因素等两方面的探讨,对贫困生心理脱贫主体性因素进行分析。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国家有关部门1996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在校大学生中特困生就有几十万人;1999年,我国560万在校生中,贫困生有100.5万人;2000年则增至142万人。近7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经济方面的压力,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贫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贫困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疾病。如何从贫困生主观方面着手,分析贫困生心理脱贫的主体性因素,提高贫困生脱贫工作的实效性,是贫困生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
一、认识因素
对于贫困生心理脱贫的主体性因素分析,我们应该首先从认识因素入手,这虽然违背了主体性本体论维度先于认识论维度的观点,但反向辨证的分析,当人们真正的去认识世界和外部环境以及自身时,存在才变的引起人们的注意,讨论先后性和主导性才变的有意义。
从认识因素入手分析贫困生心理脱贫,不仅要分析贫困生对贫困的认识,还要分析贫困生对价值观、自身意志的观点和看法。认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贫困生的思想解放,是心理脱贫的指导性高度原则。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思想力量和思想武器一直被赋予强大的破坏力和能量,因此,认识因素的分析,是贫困生心理脱贫主体性因素分析的首要任务和逻辑起点。
(一)对幸福感的体验
当人们出生后第一次有认知能力的时候,他们首先产生了对身边第一性环境的印象,比如说父母,家庭,兄弟等等,这一期间,几乎所有的生活在经济困难条件下的儿童都不能对“贫困”产生一定性质的理解,因为一种概念性的观念单单凭借感受的信号处理是毫无根据的。在此阶段,大多数的人只能一致化的感觉到温暖与幸福,这是由于社会共识对危险、安全、厌恶的同一认可而对家庭普遍原始关怀行为的绝对性领导。这就使得所有人类的原初性体验有了幸福和愉快的基本色调,这种色调隐藏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使一种快感经验和记忆存留在现实意识域之外,一但有了特定环境或条件的刺激,就可能重新被唤起。而教育是最有效的刺激方式之一,教育可以针对人们的弱点和兴趣进行一种注意式的引导,使神经系统以巨大的能量释放方式激活原始的温暖、幸福的记忆。这给贫困生重新正确认识人生意义,实现心理脱贫提供了可能性。
(二)贫困和价值观的认识
随着成长,人们对社会开始有了一定的接触,这时才开始了对“贫困”的认识。大多数的贫困生开始有意或无意的拿自身的基本情况与他人进行对照,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经济条件上与外界的不同,产生了贫困的认识。贫困的思想在外源域方面与精神问题和心理贫困丝毫没有联系,只能在生活条件方面影响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但正因为认识的存在,使贫困生产生了贫困的经验,经验作用于内部心理活动系统,使自我感知的现实境况与所期待的和理想的有所不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情绪,在内在理性上就是对贫困的认识。虽然,人类在社会文明高速向前发展的条件下,越来越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和引导性。但不可否认,人类作为生物所必须的满足性需要还是会在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中起一定的作用,当然,这种有意识行为,也包括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这种规律性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自卑、失落、焦虑、紧张等等。起初的一些心理现象只是表示了单独的独立主体意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系统的影响,但人的生存永远不能离开群体社会,所以贫困认识的进程还没有到此结束。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完全相同的生活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使社会有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人群行为模式。但人的生活环境是不可能相同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导致贫困生对价值观的不正确认识。在这里,我们主要想强调的是贫困生对金钱价值的过高评价和无理追求,以至形成的虚荣和攀比。
但我们应该清楚的发现,对于贫困生来说,无论是对贫困的认识还是对价值观的认识都是处于一种后天的环境影响状态,即与人类低层次的缺失需要无关,又不与人类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发生任何关联。也就是说,贫困生对贫困和价值观的认识是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错误的内外环境,包括个人发展的不成熟的恶意扭曲、社会总体价值倾向以及被忽视了的认识性教育而形成的主体性非本源印象,其不稳定性和本体潜在的敌对意识在理论上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可以抓住贫困生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主观因素,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再教育,就可以纠正贫困生对贫困生对贫困和价值观的表面错误认识,实现科学的价值观再认识过程,摒弃对贫困的歪曲心理,达到心理脱贫的主体性条件。
(三)意志的形成
在认识、经验积累、人生观形成之后,意志便会产生。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通常情况下,贫困生心理发生不愉快或者长期处于不愉快的状态下时,这里所指的不愉快,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整体心理不协调,他们会主动采取办法抛弃心理问题,回到正常状态,这包括生理过程,也包括意志过程。生理过程主要指一些无意识的体液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而意志过程则是贫困生有意识的心理行为活动。这一意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在准备过程中,贫困生会有意识的在思想上确定抛弃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态、稳定心理情绪的行动目标,虽然目标的确定,往往受到动机冲突性方面的阻碍,但动机冲突的解决是必然的一种发生,即便带有难免的舍弃性。目标确立之后,贫困生就会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进入执行决定阶段后,明确的目的性会促使贫困生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主体心理脱贫的结果。
意志存在四种特点,由于这四种特点的优越性,心理学上赋予其“意志品质”的褒义描述。“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自觉性是指行为人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行动,使行动服从于个人意愿;果断性是指行为人迅速的把握时机采取决定的品质;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自制性是在行为过程中调控情绪、把握尺度的能力。由于四种品质的存在,使贫困生有主动调节心理压力、实行心理脱贫的主动性趋势,并在脱贫行为中能够果断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适时适度的进行行为调节,最终依靠坚韧的意志品质完成心理脱贫的自我行为。学校在贫困生心理脱贫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主体意志的优势,扩大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效果。
以上的分析给我们从认识角度入手解决贫困生心理脱贫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基础。
二、人文素养因素
人文素养因素是贫困生心理脱贫主体性因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人类通过对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性涵养。人文素养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基调上,例如文化涵养、审美追求、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
人文素养的种类繁多,大体上有:音乐素养、文学素养、美术素养、历史素养、交往素养、礼仪素养等,依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们将人文素养分成艺术素养、文史素养和人际素养。人文素养是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行为主体对社会经验关系和人类历史的抽象积累,从而内化为自身人类共性特征的过程。作为人类共性特征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以上所述几方面的人文素养,不同点是在不同的素养方向上存在横向和纵向和差异,这些差异在艺术素养、历史素养和社会人际素养几个不同的方面影响贫困生心理脱贫:
(一)艺术素养
1增强创新素质,提升个人优越感,增强竞争意识:音乐、文学、美术在作品创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多方协调配合,例如,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意识的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可创作性元素,依照元素的表达情感,不断思考和推敲,在思维过程中丰富情节的组成因子,最后创作出作品。这与科学创新的要求和过程是相符合的。贫困生往往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依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一些音乐、写作和绘画方面的学习,使他们在音乐素养、文学素养、美术素养等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农业户口的贫困生,他们一方面在经济条件上不允许拥有艺术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繁重的农业劳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使其艺术天赋完全被掩埋而得不到表露。
当今社会是
知识经济型社会,谁可以掌握科学技术的创新力量,就可以在众多的强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教育事业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实施路线,其中作为教育的高等阶段,大学生的教育更加是以创新素质教育为主要基点。如果可以对贫困生进行艺术素养的教育,发展其在音乐、文学、美术方面的天赋,培养他们音乐创作,文学写作,美术绘画方面的技能,无疑可以开发他们的观察意识,质疑精神,发散思维和整和能力,提高他们在科学科技创新素质方面的竞争力,补充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创新素质缺失,使其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
大学教育中脱颖而出。这不但可以增强他们自身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提升个人优越感,抛除自卑倾向,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勇敢的顽强品质,积极的参与到竞争当中去,增强竞争意识。
2调节情绪,树立理想: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绪。以音乐创作为例,如果当时作者的心情是惬意的,愉悦的,那么,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必定是轻盈流畅,沁人心脾,通常情况下,这时的乐谱节奏会连接紧密、跳动迅速,旋律平缓、清新自然,多以小调式渲染。同样,如果作者当时怀着一种激昂奋发的心态,那么,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信息也必定雄浑有力,回肠荡气,而这时,乐谱节奏就会紧张有序、激烈迸发,旋律起伏、奔腾变换,多以大调衬托。
人类对感知的理解生来就是相通的,在贫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可以经常加入以轻松欢快或者激昂立志为主题色调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就可以提高贫困生对美好生活的认识程度,激励他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使其自主的进入一种缓解紧张,追求理想的心理状态。
(二)文史素养
文史素养主要指一个人对人类文明历史的了解和认识。高度的文史素养表现为一个人对人类历史曲折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文明血泪史的客观看法,这在其对个人现实生活中的辨证自我感知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人类文明历史的过程其实是理性与德性相互交相进步的进程,在人类繁衍生息的过程当中,理性思维和德性的行为是精神与肉体达到高度统一时意志和内心世界人性高度的唯美色彩呼唤的产物。其中,理性是人们用以思考和推理的,是人类全部智慧的源泉和人类认识外部事物真理的趋向性表征。而德性则是对人类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肯否以及规范化的道德模式的进程。当将理性与德性充分的结合而用以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时候,人类的文明观念就出现了。诸如“讨论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什么是不公道;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等问题。”[2]而所有的认识和讨论并不光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终点,这种理性与德性的综合严整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致以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提高贫困生的文史素养,可以提高其在道德与理智方面的认识,形成整体认识客观世界和自我心灵世界的辨证思维机制。使其正确意识到贫困的心理本源和外物的虚幻本质,以类唯心主义思想产生战胜心理贫困的美德理性思想。进而回返到理性的认识起点,真正意识到脱离心理贫困的重要性,和建立心理脱贫的计划进程,在德行与品质的驱动下,逐渐完成这一目标,最终达到唯美主义人性的顶峰。
(三)人际素养
在人类进入社会性群居之后,人际关系就随之产生了。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联络沟通时形成的特定人际交往关系。人际素养则是人们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在的交往动机、品行及技巧,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行为表现的原则和目的趋向。
在校大学生由于特定的交往范围,其人际素养有一定的特点。1.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共同的受教育目的而组成的集合,所以,不存在尊卑、等级的区别,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平等互助、团结友爱;2.大学生由于正处于求知阶段,思想比较单纯,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和自信。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总是崇尚高雅,鄙视庸俗,崇尚真诚,鄙视虚伪,较少带有功利色彩,理想色调浓重[3];3.由于校园群体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大学生容易受到人际交往的吸引,乐于进行交际,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有愉悦基调。
本科贫困生同样具有以上三点人际素养的基本特征,只是由于长期的经济困难和心理压力,而形成了阻碍人际关系发展的障碍:1.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在中小学阶段经常参加出游、夏令营等集体生活的活动,缺乏集体生活经验,导致一时间无法接受在校群体生活,经常带有羞涩感;2.大学是一个人才汇聚的地方,导致大多数贫困生在经过高考的努力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感,不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回避竞争、回避交流,逐渐产生懦弱的性格特征;3.大学生往往是家长眼中的明珠,总是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待遇。这使贫困生从狭小的角落走出后,对繁华的纷繁世界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不平衡,略带自卑之感。
如果我们可以针对贫困生人际素养方面的特点,给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他们正确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扫除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将有助于贫困生消除不必要的心理阴影,达到心理脱贫的目的。
新形势下,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它既是
新经济时代提出的命题和挑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面临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积极发挥教育方面的优势力量,吸纳社会广泛支持,努力开展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7.
[2]严火其,韩璞庚.德性与理性的历史变奏[j].
人文杂志,2006(2).
[3]张秋彦.大学生人际关系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7(5).
[4]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