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论文摘要: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中职教师职业角色和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目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维护措施。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维护措施;影响因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可以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普及化和市场化。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对中职教师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少中职教师对这一转变难以适应,从而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对中职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产生很大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维护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水平。《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持续的过程。它协调内外,使个体能适应环境并得到发展。
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标准既要遵循一般人所必备的心理健康品质,又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Www.lw881.com而中职教师又是教师这个群体的特殊群众,他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个特殊的群体,因此,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具备如下标准:有效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和谐、自我意识正确、适应能力良好等。
影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来自社会的压力教师被社会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中职教师面对的基本全是未成年的学生,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中职教师对学生要始终保持微笑和心平气和的态度。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不能发泄内心的不满,长时间的压抑必然会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困惑。作家毕淑敏说过:一个人伪装得有多像,付出的代价就会有多大。教师这个职业面对学生,很多时候需要“伪装”,“取悦”学生而苦了自己的心理。
来自工作的压力学生的教育难度增加是导致中职教师工作压力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普高热”已经影响到中职生源的质量。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而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文化基础比较差、厌学、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易冲动、不良行为习惯多等特点。中职教师不仅要进行专业技术的教学,还要全方位地对这些学生进行品行教育和日常管理。有些时候教师的付出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使很多教师的成就感受到挫伤,出现工作倦怠等反应。另外,中职学校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而且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教学任务过重。
来自自身发展的压力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快速发展,社会及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双师型”教师、名牌教师、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工作之余进行学历提高和职称晋升等。目前,职业技能大赛已被提到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位置,教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如不能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竞赛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技能大赛的目的,必将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惑。
来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近几年高校扩招和普高热的升温,对中职学校的生源造成了很大影响,中职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急剧下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负担着学校的招生宣传任务,须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一些实力差、缺少竞争力的中职学校开始出现生存困难,规模缩小,甚至合并和资源重组,出现教师过剩现象。竞聘上岗、末位淘汰等管理制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
来自就业市场的压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就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技术工人不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文化基础,还须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中职教师的责任越来越大,不仅要教学生做人,还要教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繁重的任务势必造成中职教师心理压力大增。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