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摘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写作论文应贯彻五大原则,即全面化原则、专业化原则、信息化原则、特色化原则和整合化原则。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特点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贯彻下列原则:
一、全面化原则
1.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全面参与
国家将以行政手段鼓励、规范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早在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7年月4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998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心理健康教育正式进入了中小学教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相关规定,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要求。学生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配合学校开展了相关活动。社会各新闻媒体也积极介入,开办了心理咨询专栏、热线等等。特别是学校,随着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师在职培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教师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的各科教学活动之中。这一趋势全面改变了以前只有个别学校的个别教师开展此项活动的局面。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随着教育行政部门的规范和要求的下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由少数实验学校向一般学校、由重点学校向普通学校、由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学校逐步向中小城市、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推进。
3.转变心理健康健康的教育模式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从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治疗模式转向对全体学生的发展咨询与教育的模式。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后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
二、专业化原则
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由于他们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的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在未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从业人员将逐步实现专业化。
1.紧迫性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非是只要有热情就能胜任的,无论是心理学理论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还是心理咨询、治疗,都是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从业原则的,如果不遵循这些原理、原则,就收不到教育的效果。近几年,按非专业标准开展此活动的教训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有的从业人员以长者的身份、以教育的口吻开展工作,使学生产生了反感,当然也就谈不上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了;有的电台开办的“心理热线”,一开始很红火,后来因主持人专业知识贫乏,听众日渐稀落,“热线”变成了“冷线”。因此,当人们逐渐明白什么是“心理健康”后,迫切需要专业人员为他们服务。
2.可能性
中国心理学会在上世纪90年代颁布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条例》中详细规定了从业人员的资格:(1)学历和职称:高等学校心理学系和心理学本科毕业或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的;具有国家承认的心理学和医学大专以上学历的;虽非上述学历,但具有心理学或医学中级以上职称,并经过省级以上单位举办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培训的。(2)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具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科学知识,学习和应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测量、心理诊断技术、会谈技能等学科的知识以及社会学、医学、教育学等有关知识,经过有中级以上职称、有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的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临床工作一年以上的人方可从事此项专业工作。这些规定,虽属学术团体制订的标准,不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但这些规定是十分必要的,体现了该工作的严肃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则等,无疑会大大推进此项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三、信息化原则
上一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应用认知转向
下一篇: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