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高师曲式教学的心理浅析

高师曲式教学的心理浅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内容摘要:曲式教学是集理论与技能于一体的教学,是音乐理论教学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升华过程,由于高师音乐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性质的不同,曲式教学也应该有所区别。文章透过补充教材《中国民歌钢琴小品50首》的曲式结构,从曲式基本要素的重复、变化、对比等角度进行感性与理性的认知浅析。

关 键 词:曲式教学 重复 变奏 对比 感性 理性

曲式教学在高师音乐专业与专门音乐院校中由于培养对象的不同,其教材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笔者曾以黎英海《中国民歌钢琴小品50首》(以下简称《小品》)作为高师曲式辅助教材,通过教学实验取得了不少效果。
曲式分析是从感性到理性活动的复杂过程,是视觉与听觉(内心听觉)对乐谱直观反映的感性到内心的分析过程,即是通过感性的感觉、知觉与表象对作品的认识后,到理性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的认知过程。这些过程并不是孤立片面的过程,它们之间是综合的、有机的、有序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重复、变化与对比是音乐作品结构的基本要素;而感觉、知觉与表象则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这两者同样是初级形式。以客体和主体而论,用感性这个主体去观察基本要素这个客体,以主观的初级形式对客观的初级形式,最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最后再经过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把初级阶段获得的素材,经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梳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产生认识的飞跃就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把本质和内部有机地联系起来,很快地在脑海中形成对曲式基本要素的正确观念。

一、重复因素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重复(repeat)是作曲技法的第一要素,小到单音、乐汇、大到乐句、乐段等重复,它们有原样、节奏、音型、变化以及调性等各式各样的重复。作品的重复与分析曲式的心理活动过程,对感性表象同样具有事物再现的意义,前者是客观事物声音的再现,后者是主观意念中表象对对象的再现,即感知对象在头脑中形象的重复再现。两种不同的再现,对于音乐这样不能用别的方法跟踪的艺术,只有记忆才是最好的方法。
节奏是人类认识音乐的钥匙,最容易识别,由它引起的重复最能引起大脑的追踪和记忆。节奏重复有基本保留或完全保留,如《牧童山歌》的节奏重复:乐汇由一个前八后十六的音型加两个八分音符节奏组成,经四次重复构成乐句。弱拍上的同音反复除了有节奏因素的意义外,还具有调式骨干音重复的意义。这种重复以其浅显规整的节奏规律最容易被感觉识别,加上理性的认识很快就能找到作品的核心所在,完成对乐曲整体的认知过程。

旋律重复是在节奏重复基础上产生的音高变化重复,可以是不加修饰的原样重复,也可以是带有装饰的变化重复。小到主题乐思、旋律片断,大到乐句、乐段的重复。如《游铁道》的旋律重复:旋律由下往上再向下的弧线,形成旋律和节奏的重复,给视觉和听觉造成的印象最深。前后两个相同的乐思在力度上所作的对比变化,打破了单一枯燥的重复,造成了两个乐思之间的呼应情感,更符合心理上有问必答的逻辑特点。


低音重复有节奏、音型以及旋律等多种,如《小品》中的《花灯》,在低音伴奏中将和声变成分解音型的重复。整个低音声部始终在弱拍上保留了重复调式主音,和弦在一、三和五级之间进行变化,旋律声部不断发展,这种一板一眼的低音重复,犹如民族风味十足的锣鼓节奏,它与悠扬飘逸的旋律一起共同呈现出了云南花灯的舞蹈音韵,最容易引起心理共鸣。


二、变奏因素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曲式的第二个要素变奏(variation),音乐变奏的母体是感性识别中第一印象以后变化物的基准,音乐展开中变体的不断出现,已经出现过的原型会源源不断地再现在思维过程中,认知过程也会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万变不离其宗的判断,找出变奏的原形和规律。

变奏有旋律、音型、织体、节奏、调性以及和声等,可以单独出现,甚至可在同时将几种要素集合起来。尽管变奏千变万化,但最简单的变奏却是略加变化的重复。如《小品》《摇篮曲》第二乐句中三个乐思的旋律变奏,a1、a为a的加花变奏,落音的重复出现,起到了强调调式主音(d徵)的作用。由于整个变奏仅是前一乐汇的加花变奏,后面乐汇完全相同,所以从感性的角度,马上就能察觉出这是一段三个乐思变头同尾的乐句。

又如《山歌》的乐句变奏,全曲以一个乐句为母体变奏成三个乐句(a+a1+a2)。原型乐句和第二乐句只是前面第一小节有少许装饰变化,句尾落音在织体上作了音程移位。第三乐句变化较大带有展开因素,乐句调整了结构顺序,句头一开始就出现了以原型乐句第二小节变奏而来的两个小节,接下来的变奏虽然是依序进行,但中间减少了一个小节,在结束音上却延长了一个小节,加上内声部和弦的分解琶音,加强了音乐的收束感。这个乐句既没有添加新的材料,又不拘泥于原始顺序,加上低音声部的变化,其差异比母体较大,但又未脱离原型。


三、对比因素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与理性在识别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这就是比较的方法,曲式中这种方法叫对比(contrasts)。
曲式的对比手法,可以在短小的动机、乐思、乐句甚至在较大的乐段之中,更带有展开的意义。常见的对比如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织体以及调式等,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对比,有如生活语言中的问答和哲学逻辑中的因果关系。如两乐句的《舞曲》,上句在连绵起伏的旋律出来后,下句则一改前貌,半连音的下行旋律和八分音符的平行节奏,不仅形成了旋律的对比、连音与半连音的对比,还带来了节奏、力度、伴奏织体等方面的对比,众多的对比使得两个乐句性格更加鲜明,呼应关系更加强烈。

《小品》中运用对比的例子举不胜举,仅本文前面所举的例子而言,就有《游铁道》中两个相同的乐思在力度上的对比,《花灯》中上下乐句的旋律对比,《山歌》中第三乐句和前面两个乐句形成的伴奏上的织体对比。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小品》探讨感性与理性对曲式分析的作用,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强调心理分析的调控,让学生学会在曲式分析中动脑筋、勤观察、多思考,在感知、记忆、思维的基础上认识曲式,走出死记硬背的胡同,掌握灵活多变的曲式结构即是笔者的初衷。
黎先生《小品》的曲式结构看似简单,其内容却相当丰富,笔者仅从曲式基本要素的角度,从心理认识的角度作了上述探索。对于《小品》中许多与曲式结构相关的内容,诸如调性调式结构、多乐句段式结构以及中国民歌的钢琴织体等更多方面的问题还未涉及,留在以后填补。

参考文献:
[1]黎英海.中国民歌钢琴小品50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
[2]修金堂.音乐美学引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李吉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4]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5]罗仕艺.中国民族音乐曲式结构的模糊性.河北大学学报1998模糊集理论与应用论文集.
[6]罗仕艺.中国五声与七声音阶的模糊性,国防科技大学1999模糊系统与数学论文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349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