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技校生的心理特点,认为《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突出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技能型课程,是促进技校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心理特点;健康教育;基本方法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分析技校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
技校学生心理特点与现状
技校招生对象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而此时正是他们生理、心理的形成期。此外,技校生还是一个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相对散漫、思想情绪相对欠稳定、意志品质和情感相对脆弱、心理问题相对较多的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自信
由于以“分数论成败”的思维定势依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技校生在思想上感觉自己是升学无望的“落榜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多不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自己不想读书而被家长强迫来的。来自社会的片面评价,使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受到极大的伤害,从而厌恶学习、意志消沉。
(二)情绪低落
由于来自学生方面和家庭内部的烦恼,特别是一些由于家庭缺陷或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学生,他们与家庭的沟通渠道不畅,进而导致与社会交流也缺乏正确的方式,情绪低落,甚至暴戾。
(三)消极自卑
由于种种原因,就读于技校的学生往往都有“自己本来不是读书的料”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比高中生、大学生低一档,有抬不起头来的感觉和自卑心态,表现在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凡事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少数学生甚至怀有“破罐破摔”的不健康心态,不易听进教师、同学的教育或劝告,表现出消极自卑的特性。
(四)人格缺陷
有以上这些不良心理特点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往往通过破坏性行为来获得心理的平衡。长此以往,人格发生变异,给学校管理、德育工作和校风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也是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因素,对学生的成长相当不利。有资料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5~16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警示我们,青少年心理健康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有专家指出: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是刻不容缓。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健康效应
学校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实践证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技能型课程,它对调节学生的心理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技校生往往因为学习上、生活上的种种困惑和矛盾,产生紧张、忧愁、压抑、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地引导或适当地宣泄可以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反之,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竞争激烈的球赛,快乐刺激的游戏,优美的韵律操、健美操、健身舞、体育舞蹈和喜闻乐见的街舞等,能给学生以多种刺激及丰富的情绪体验。这不仅能释放他们心中的郁闷,使他们忘却烦恼和痛苦,展现自我,而且可以让他们得到成功、快乐的体验,使情绪得到调整,情操得到陶冶。
(二)消除压抑,缓解压力
技校生同样面临升学、文化课统考、技能考证、计算机过级、就业等诸多竞争压力,很容易产生沮丧、压抑、紧张等心理。《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能以体力上的紧张状态,诸如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竞赛、武术等对抗性运动项目去消除精神上的焦虑、恼怒和悲伤,尤其是通过克服比赛中紧张、恐惧的情绪,学生可以学会自我控制,以达到缓解压力、消除疲劳、调节身心的目的。
(三)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充满自信的人才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与练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身体疲劳、赛场紧张的氛围或自然环境不利因素等。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要树立自信心,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技战术的调整,使学生克服困难,取得好的成绩。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会在逆境中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不断完善自我。
(四)增强沟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学会与人交往、增强沟通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本领。《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许多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项目)是融技能性与合作性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要有技术、战术的运用,还需要与指导老师、同学进行沟通、配合。这些沟通和配合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及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五)培养竞争意识,正确应对竞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都是规则严密、客观公正的,既要求学生能吃苦、敢拼搏、有技能,还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应激能力、战术意识、团队精神。因此,通过学与练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掌握竞争技巧,形成公平竞争的态度,磨炼坚强的意志,从而以健康的心态去应对人生旅途中的无数次拼搏。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那么,怎样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呢?
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实效性。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呢?首先,通过对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明白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对身体健康、生活、学习、工作及未来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健身舞、健美操、交谊舞等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宣讲健身舞、健美操、交谊舞对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努力创设积极、开放、亲切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练心境。再次,不断调整练习难度,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从而在大脑中产生兴奋感,激发积极参与锻炼的热情。此外,丰富课程内容,如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街舞、健身舞等娱乐性强的活动引进课堂,让学生产生兴趣,形成爱好。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成功体验是学习的一种正反馈,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核心要素,也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增强的重要条件。因此,在
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这是维持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首先,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合理,让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又要富有弹性,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其次,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体现鼓励性的原则,要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注意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的有机结合,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再次,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运动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对进步明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或用激励的言语、手势、眼神等加以赞扬。这种及时鼓励,对学生树立自信心无疑是一支兴奋剂。
(三)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有一定梯度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使体育教学过程伴随着学生意志的磨炼。这种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坚强意志品质,可迁移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对学生将来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无疑是一笔财富。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是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之一。它能充实情感、缓解压力、磨炼意志、增强能力,使人的智力、体力、技能、勇敢、机智、自信得到发展。为了造就和培养一专多能、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该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