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有关理论,对后进战士心理变化的过程、特点和群体压力对其心理变化过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对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中的影响,提出在做后进战士思想转化工作时,要树立动态观念,进行情境分析,优化内外环境,消除群体负面压力,以增强做好后进战士思想转化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后进战士 心理过程 思想转化
所谓后进战士,是指部队中在思想、工作上相对落后的少数战士。人数不多,但却影响部队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好后进战士的思想转化工作是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后进战士心理形成的过程和成因作一初步探究和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战士的思想转化工作。
1 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
人离不开社会,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无论是群体,还是社会,它的形成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前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1.1后进战士心理变化变化过程
后进战士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一个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运作的互动过程。从偶然过失到持续犯错,最后演变成后进者,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互动过程:初次偶然犯错——社会处罚——进一步犯错——强烈处罚和拒绝——再进一步违纪,开始对处罚及行为者表现出敌意和怨恨的态度——危机达到容忍边缘,社会正式责难其违纪行为——违纪者以更严重的行为来回答责难与处罚——社会把此人看作后进者。可见,所谓后进战士是其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互动失败的产物。WWW.lw881.com
1.2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的特点
(1)互动性
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互动主体来说,社会互动都有一定的心理机制,社会互动的结果多少都会对互动双方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双方的反应导致了下一轮新的互动步骤的发生。对战士来说,他对社会环境施加给他压力的反应,要看社会环境压力的程度如何,他对社会环境所施加压力的反应,则以社会环境所施加压力为基础的。而社会环境的反应,则又是以战士对此的反映为前提。正是这种互动性,才导致了战士心理变化过程的进行。
(2)互逆性
后进战士心理过程的互逆性,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这种人与社会的互动贯彻“等价交换”交换原则。即双方在人格与人的价值上等同,一旦这种等同的平衡被打破,必然会产生偏斜,开始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发展的方向由互动双方—人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强弱来决定。社会环境反应程度强,则加剧人的反应;社会环境反应弱,则向着逆方向发展。
(3)动态性
这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以一种静止的状态存在的,是时时刻刻地发生着的。只要战士不脱离部队这个环境,那么他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就不会停止。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互动过程表现出来的这种动态性,是与人的思想变化的多变性相符合的。
做后进战士的思想转化工作,应从他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把握后进战士个人行为与他所处社会环境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后进战士的心理变化的规律,作好思想转化工作。
2 对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的分析
应从战士所处的社会环境压力(群体压力)具体环境因素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探究这些因素对战士心理变化的影响。
2.1心理变化过程中的群体压力
(1)群体压力
在群体中,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这一过程的动力源泉。
(2)群体压力与个人愿望
在后进战士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群体压力是一步一步升级的,它使得坚持自己意见的少数者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必须在维持独立与归属群体的愿望中作出抉择,或者是抗拒群体的压力,为坚持自己的意见而疏离群体,或者是屈从于群体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无论如何,这都使他强烈地感受了群体压力的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后进战士往往是那些性格倔强,个性很强的战士。
2.2群体压力及其负面影响
对战士来说,他的活动脱离不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总是处于一定的群体之中,群体必然会对他产生压力。影响和作用于战士心理的群体,主要有:部队内社会环境压力和部队外社会环境压力。
(1)部队内社会压力
部队内压力(群体内压力)。来自社会内环境,是直接的压力。构成群体内压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干部的评价、同乡的看法、战友的看法、部队日常生活工作、部队规章制度、部队风气(氛围)、生活环境等。
(2)部队外社会环境压力
部队外环境压力,来自部队外部环境,是间接的压力。构成外压力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期望、家庭期望、父母希望、亲属同学的影响等。
2.3标签理论与初次违纪、持久违纪
(1)标签理论
常言说,“兵都是好兵,关键就看怎样带。”事实上,后进战士往往是部队造成的,是部队给他定的位置,给他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贝克特认为的:什么人被贴上标签?一是异常标签的轮廓是很清楚的,但在实际上把它贴在什么人身上却不很明确。许多人被贴标,但与标签却不吻合,相反更近似的反而未被贴上。二是被贴上标签往往是巧合。三是通过私人交往非正式地被贴上了标签与经过正式地被贴上标签是同样一种政治秩序。
(2)初次违纪与持久违纪
人并非生来就是后进的,后进战士之所以成为后进,决非一日之功,他的心理变化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后进战士来说,初次违纪一般是偶然发生的,而持续违纪则是初次违纪行为反映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说过:“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往往会对本人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偶然发生的违纪行为可以被别人看作是后进者,也可以不被别人看作是后进者。但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宣传是后进者,其他人就会对他加以讥笑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违纪者往往会产生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心理,而且还会随着他周围环境看法的加剧而加剧,甚至还会产生更大的积怨,走向极端。一旦形成心理定式,他的思想工作就难做了。
2.4情境因素与个人违纪行为、违纪现象
(1)情境因素
环境是被人定义的“情境”过程。个体在群体中所完成的社会行动,是由其生活状态等条件与个体特点所决定的,而且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个人违纪行为的直接原因,应到违纪行为主体的个性特点及其所处的具体情境中去寻找。
(2)个人违纪行为与社会违纪现象
个人初次违纪行为是从轻度偏离社会所允许的规范开始的,发展到违纪行为的“临界点”,可能是处于因果链条一定位置上,这个因果链条就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违纪现象则是一定地区、特定时期内违纪行为的总和,违纪现象的原因则要到社会现实中去寻找。探寻后进战士违纪行为的原因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个人违纪行为与社会违纪现象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