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客观必然性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客观必然性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摘 要】 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标志所在,更是一个大学的灵气、魅力和生命力所在。高校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封闭性系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大文化系统作为其依托环境,在核心价值观约束和引导下的,不断与外在社会大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实现价值观交融的过程。
  【关键词】校园文化 价值观校园时尚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集知识性与思想性为一体,一方面积极配合着学校加强教学与科研,不断开拓学术与专业传授的新途径,增强了学校浓厚的学习和学术气氛;另一方面学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寓德育于专业技能的教学之中,寓德育于科学知识的传授之中,并使之经常化、具体化,变成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东西,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之目的。”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其内涵,我们可以这样把握:它是弥漫、渗透于高等学校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人文氛围和精神品质,而且这种人文氛围和精神品质融合在校园内师生共同创造并遵守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以及共同认同的意义追求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所铸造的人文氛围,是一个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标志所在,更是一个大学的灵气、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主观性、随意性的自由发挥过程,而有其内在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的发展遵循着价值观生成、传递、融合、巩固、创新的客观规律。
  
  一、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基调
  
  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规范和约束着对校园文化发展方向,表现在:第一,社会主流文化决定高校校园文化内容的主色调,社会主流文化的变化必将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流文化不断丰富并加速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基本上与之同步。随着社会更替变革,社会主流文化的主色调发生变化,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色调也与之基本同步地改变。第二,社会主流文化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地位和功能,并间接决定社会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提供的精神条件。社会主流文化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不再仅仅是为了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要为扩大校园人的知识面、发展校园人的各种能力、陶冶情操和培养优良品德而服务。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交融
  
  大众文化是一种俗文化或者说是无准备文化。在大众文化的熏陶下个体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思维是松弛的。大众文化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内含价值观的流行性,即一旦形成,就传播的速度很快,并且传播的面积也很广,同时自身的生命力也弱小,不能够持久存在。大众文化往往存在着文化失范,所谓失范就是指在脱离核心价值观的条件下,不受特定规范和原则的引导和约束,导致行为、观念、心理处于盲目、混乱的无序状态。
  精英文化是一种有准备的雅文化,个体对它的获得需要作一定的前期铺垫,以及具备特定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否则就无法进入高质量的接受状态中去。精英文化的拥有者是社会群体中的少数分子,即专家和学者,在高校,则主要是科研人员、教师和行政领导。精英人物、专业知识分子的特点或长处是:有一套历史的、积累的学术思想和知识体系;有严格的学术规范、研究方法,能把自发的和混沌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清晰的学理问题,并加以分析与研究。
  “在西方,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基本上是学院派的文化,重视精神的超越性,它既注重审视现实,又关照彼岸世界,给人以终极关怀”,精英文化的功能在于批判、监督、提升和引领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是文化和价值的真正主体,少数人物(即是精英人物)的思想和生活如果不融进大众生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没有真正的文化价值。”大众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精英文化一方面引领和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格调,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深入到社会大众生活之中,博采众长,融入社会现实和大众生活中,源源不断地从大众文化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创造出具备特定价值和意义的校园文化成果,来影响和改变整个社会生活。

  三、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求实现对校园时尚的有效引领
  
  校园时尚是特定时期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意义、追求、言行方式及其符号载体。校园时尚是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承载主体是青年学生群体。
  校园时尚是一种不成熟、不稳定的文化现象,容易走向极端化,必须要有核心的价值观的约束与规范,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 校园时尚的承载主体是青年学生,标新立异是校园时尚的本质特征。青年学生的身心特质决定了校园时尚的本质特征。在生理上,青年学生体力充沛、精神健旺,思维敏捷,欲望强烈;在心理上,其成就动机高涨,喜欢幻想,敢于尝试新东西。青年学生的“差别性愿望”和自我表现欲,滋生了尝试新奇的内心冲动,使他们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冒险精神。这一切往往使得校园时尚特别容易受到某种亚文化甚至反文化的思想观念的鼓惑和引诱,导致其越出正常的发展轨道。在缺乏统一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的开放社会中,青年学生由于自身心智的不成熟,缺乏判断、辨别、选择能力,导致校园时尚极端化之后的变异趋向,从而破坏和阻碍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曹根记.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 45-46.
  [2]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4]邱伟光.透视青少年时尚文化现象.思想•理论•教育,2003,(9).
  [5]石亚军.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养三种能力.高校理论战线,2005,(6).
  [6]赵剑英.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162.
  [7]王军. 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 ——兼谈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江西教育科研,1996,(3).
  [8]杨维.试论市场经济的负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
  [9]孙美堂.文化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392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