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法、试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几种不同项目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项目不同可以提高不同的心理健康因子,提高的幅度也有所不同,总体都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项目 大学生 心理 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显示,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约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一些研究资料还显示,大学生中因为精神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30%左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意识到,能够有效地寻找到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量研究文献表明,适宜的运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变化的基础,有助于情绪的改善,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属于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既有应对心理压力的良好作用。综合现有文献,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的调查和分析上,关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研究也比较丰富,但对于大学生这个处在校园、已为成人、心理相对成熟、处于青春期末期的人群的心理的研究结果还是不多,还很缺乏深入地进行体育锻炼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及成果,尤其缺乏采用体育锻炼不同项目的干预措施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手于体育锻炼,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实验干预研究,找出适合大学生整体适合怎样和体育锻炼相结合的路子来进行心理教育,以及针对不同心理类别的大学生应进行不同体育项目进行锻炼进行研究,进一步推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水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进而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几组不同体育项目的学生进行实验对比,评价实验前后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进行各心理因子比较,得到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差异。验证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锻炼分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状况,以求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2.研究对象
在浙江工业大学随机抽取男100名女100名共200名大学生,其中随即各分25男,25女共50名大学生为一个小组,分为四组。在研究前用方差齐性检验,每组样本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被试实验前各心理因子的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较为均衡的四组样本。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篮球组、体舞组、乒乓组、游泳组。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探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评价实验前后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变化。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等。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内容涉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等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的9个症状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以分值的高低判断心理健康水平。当心理因子≥2时,表明有轻度心理问题,当心理因子得分≥3时,表明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得分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
(2)运动干预实验
以各类体育锻炼项目作为实验手段,进行运动干预每组分别按自己项目组别进行体育锻炼,实验时间共15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两次,每次60min,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依据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结合各项体育课程的特点,实验在同一指导语下进行,在课程教学中强调快乐体育,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激励作用,从而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实验开始前,scl-90量表分别对四组进行心理测试,得到每组实验前数据。一个学期后,再次用前述量表进行测试,得到每组实验后数据。
评价每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进行各因子比较,可得出此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差异。
(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方差齐性检验
为四个组在运动实验干预前、后的各项心理因子是否具有差异性,将实验前、后的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前总体样本的总均分及各项心理因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被试实验前各组各心理因子的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即表明了实验前各组样本较为均衡。
2.各体育项目组在干预实验前后结果分析
对各组的实验前后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表1):(1)四个组在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显示出,四个组别都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因子分分别有几项比较显著差异。 (2)同组中自身实验前后纵向比较,结果显示篮球组:在9个纬度中有7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恐怖、人际敏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舞组:在9个纬度中有5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抑郁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乒乓组:在9个纬度中有7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抑郁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游泳组:在9个纬度中有5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按症状因子横向比较可见,几个组同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偏执。
体育锻炼本身不仅仅可以使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对于人的心理的调节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选出四个较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研究。首先均具有改善效果,因子分降低,其次,每个体育项目的不同,由于专项技术或锻炼方式有所差异,对心理方面也有差异性变化。例如篮球是集体项目需要集体之间的配合与个人技术的良好结合,在锻炼过程中队友或教师给予的支持或鼓励、队友的配合以及双方的身体、精神上的对抗;体育舞蹈项目的美感、一致性和表演性;乒乓球项目中的周旋、搏杀、得分;游泳项目中的毅力、技巧等,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三、结论
1.体育课程总体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干预作用,从四个不同体育项目的组别来说,对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均为显著,可见体育锻炼是一种很有效的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方式,在改善和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体育锻炼的效用不可忽视。
2.从体育锻炼的项目来看,各个项目改善的心理问题侧重点不同,但总体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建议
1.大学体育课程丰富多彩,课外锻炼也必不可少,体育锻炼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极为有益的影响。无论进行何种项目何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理健康。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2.本研究着重从四个组别进行了实验前后的对比研究,充分表明了体育锻炼中各个不同项目锻炼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希望同仁就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些。或者进行多项目的综合训练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
健康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付弈,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
体育科技,2006,(5).
[3]胡近.优化环境•自我调适•走出误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j].
当代青年研究,1994,(3).
[4]蔡武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2,(6).
[5]陈作松,陈红.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3):80-84.
[6]farmer m e.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nhanes 1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amjepide,1998,128(6).
[7]丁庆建,范方.运动处方对矫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效果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8]杨建雄,蒋立旗.高等师范学生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