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教师在教学实施之前,应根据机电类专业的特点及对《电工基础》课程内容上的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电工基础》整体可以分成直流电路、磁路和交流电路(又分为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三部分。直流电路应重点讲述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两定律,磁路的重点应放在三个定则(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及电磁感应上,单相交流电路重点放在R、L串联电路上,三相交流电路重点放在三相交流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上。另外还有一些基本概念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如直流电路中的电压、电动势、电位,交流电的三要素,三相交流电源的线电压、相电压等。
大多情况下,《电工基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所以在教学中,往往是虎头蛇尾,在直流电路用的时间多,在交流电路用的时间少,再加上磁场及磁路部分由于比较抽象、难于理解而被教师忽略,最后导致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中无法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专业需求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的学时。
《电工基础》课程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讲少了,势必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讲难了,又会打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切忌“偏多、偏深、偏难”,应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度。中职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教师在制定《电工基础》教学计划时,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环节,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二、结合日常生活用电,突出《电工基础》的实用性
教师在讲授理论时结合日常用电知识,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电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又能学以致用。如:电器设备运行时,负载电流、线路电流、功率的计算是電工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讲授过程中可结合日常用电情况,给出具体信息,让学生应用基本公式和方法算出家庭用电线路上电流大小、功率多少,进而确定导线的线径、电度表的容量、线路铺设、安全保护方法等。当然后几项可能超出《电工基础》课程的要求,但可通过教师的提示,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再如:断路是常见的一种电路运行状态,如一居民小区或一幢楼的供电线路,发生中线断开故障,教师在讲授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断路运行时电压、电流的特征来判断断路点,进而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同时指出中线的作用和对中线的要求,这样的讲解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的放矢,与后续专业课程相结合
讲授《电工基础》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将一些后续课相关知识提前用电工理论知识分析:如: 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分析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讲到不同性质的元件组成的电路,其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不同时,可以分析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自行启动;在讲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时,可以结合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起动的电路进行分析;在讲三相负载时,可以结合三相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方式等。这样既可使《电工基础》课程与后续课、专业课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可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到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另外,通过与后续课、专业课的连接,可极大地改善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加深对《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解。
四、设置教学实训周,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电工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基本技能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为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采用的常规方法是在教学中穿插几次实验课,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但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实验课时间较短,造成整体实践教学内容分散。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实验教学难以达到以实践来巩固理论并训练一定操作技能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特别是中职教育由于突出技能训练,各课程学时压缩,《电工基础》课程由于其内容的连贯性,很难在理论课时中再挤出实验学时,这无疑给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个实验实训周,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合理组织电工电子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时间内,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工操作技能。这样,必定会大大激发学生对电工类课程的兴趣。通过这些技能训练,可使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电学在高新科技中的领先地位,这对学生学习各专业课程必然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3170.html下一篇:浅谈对幼儿绘画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