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语体意识的提出及概念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语言学界明确提出“语体”的概念,“而且肯定了语体变化取决于说话人活动的类型”。[1]1997年丁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一文中,首次将“语体意识”培养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丁金国认为必须将“语体意识”(stylistic consciousness)的培养(acquisition)置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地位。
什么是语体意识?2010年丁金国在《语体意识及其培育》一文中指出:“语体意识是语用者对语体认知的心理现象,是语用主体在语用中对语境与语用模式识别的心理过程。” [2] 可见,所谓语体意识实际上是语篇发生前内在认知机理的运作和交流中对语用形式应变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语体意识
根据Crystal和Davy的调查结果,汉语的语体数量是世界上各种语言之最。[3] 然而,目前的学术成果,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语法问题的研究文章非常多,而关于语体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章则比较少。从目前的教材、教学实际来看:目前教材的编写多集中在编写模式的探讨上、集中在体例体系的创新上;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语法、句式、生词的讲解上,而很少或基本不涉及语体方面的知识。第一语言的语体感是母语者在本族的文化氛围中,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语体感的培养则必须通过大量的典型语篇的浸濡来获得。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基于语体的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中的语体问题,主要有教学材料的语体选择、词语的语体注释和基于语体的练习设计三个方面。教材语言材料的选择是与语体呈现顺序密切相联系的。具体来说,初级阶段的汉语教材,包括听力教材,选编的课文应以通用语料为主,过于俚俗的口语语料和过于正式的书面语料都是不妥的,但是,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要适当介绍关于语体方面的知识,为以后语体教学做好基础准备。从中级阶段开始,要加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和转换,选用的语料要与日常生活相关,要有利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需要。高级阶段要特别加强书面语的教学,语料在题材上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不是集中于文学作品的文艺体。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普遍缺少语体意识,目前市面所见多数教材的注释主要也是注音、释义(含外文释义)和标注词性,对一些明显具有语体色彩的词语,缺少语体属性的标注。[4]虽然使用较多的《博雅汉语》 给出了词语的语体标注,同时对这些词进行了近义词之间的语体转换,但是,也并没有给出这些词出现的典型语境。从语体的角度考虑,教材中的生词注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典型的语体词,要标注其语体属性;第二,用同义词解释被释生词时,如果同义词之间语体色彩有差异,要指出其中的区别;第三,外文注释要尽可能保持与被释词语语体色彩的一致,如用“mother”解释“妈妈、母亲”时,要指出其语体差异。
基于语体的练习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认知语言材料的语体分化,培养学习者的语体感,从而将语体知识转化为语体能力,达到学生能够得体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最终教学目的。在编写教材的练习部分时,可以适当编写一些语体理解和语体转换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学和练的有效结合中,提高语体意识,掌握语体知识。具体来说:具有语体差异的同义词之间的转换;根据语境改写句子和话题;设计语境,选择相应的句子串句成篇等。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培养语体能力。
(二)建立基于语体的课堂教学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30%左右是由于学习者母语的干扰造成的。[5]留学生在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自身的母语语言、文化势必会融入到语言的学习当中。例如,在韩语里,有些词语和汉语词语虽然书写形式一样,但词义却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同形异义”词。如“先辈”在汉语里是个书面语词,表示:①泛指行辈在先的人;②指已去世的令人钦佩值得学习的人。但它在汉语里使用范围比较窄,一般表示第二种意思的时候才会用它。而“先辈”在韩语里,是个口语词,语义范围比较广,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在韩语里,它表示:①年长的,或比自己经验丰富的,学问、资历深的人;②比自己先毕业的人。在韩国,学生会称呼自己的学长、学姐叫“先辈”。
教材对语体培养的忽视和留学生自身语体意识的缺乏,深刻影响到第二语言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应时刻提醒自己要具备语体意识,在讲解课文、语法和词语,进行课堂练习时,都要注重学习者语体意识的培养。
但是,对外汉语教师也该明白,学生语体意识的培养、语体知识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切忌盲目求快,盲目求好。在课堂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各阶段语体教学的任务。不同的教学阶段,在教学任务上应有所侧重。初级阶段语体教学的应以通用语体为主,主要应培养学习者的语境意识,重点在同义词聚合中辨别口语和书面语词的语体色彩;中级阶段的重点是辨析语言现象的语体分化,学会语体转换,培养语体感;高级阶段应加强书面语教学,进行专门用途汉语的教学[6]。第二,语体能力培养重于语体知识介绍。教师课堂上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进行语体学知识的讲解,而要将语体的基本理论融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讲和练的有效结合中,丰富学生的语体学知识。第三,在大量的典型语篇的浸濡中培养语体感。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学习者不断呈现典型的语体材料,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培养语体感。
三、小结
一定意义上说,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准确地把握和正确地使用各种语体的能力。[7]本文从教材、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将语体意识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使得汉语学习者能够真正地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完成生活中的话语交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3339.html下一篇:浅谈中学散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