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导语形式
语文最初的含义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根据语文最早的定义,可以确定语文是一门实用类的综合课程,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可以依据这一本质特点,导语形式可以是语言。
根据语言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成语、名言、警句等。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固定短语。这类形式的导入有利用学生好奇心的增强。
名言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引用的伟人说过的话。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很好地导入。
警句是与名言统一并提的另一分支。警句更多起到的是对于公众的一种警醒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警醒性语言的导入有利于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无论是哪种形式语言的运用,其目的只有一个:创造高质量的中学语文课堂。对于师生来说,课堂的导入既要灵活又要有所创新。语言导入是一种最为直接的导入方式,可以直接让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但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学媒体走进课堂的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音频材料导入也是一种可取方式。例如诗歌类的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自读篇目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对于这类课文教学,采用音频教学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地吸收知识。
与音频类似的另一种便是视频导入的中学语文课堂。可节选文本教学的中心部分在正式上课前花1到3分钟观看视频材料。
语言、音频、视频这三种导入形式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与所教课文的类型,选择最易于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来进行课文的导入。
二、导入技巧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项技术活,如何高效率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这便涉及到语文课堂的导入技巧,教师对导入形式的选择一定要与教学课程相对应。我们总结了中学语文教师在选择导入形式之前的一些注意要点:
(一)有的放矢
老师应该从心里认识到一个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生听课效率的高低,而非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表现的高低。教师是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处于主体地位。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导语的运用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导语。
(二)兴趣引导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语文课堂需要兴趣的引导,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一定要提起全班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节语文课堂是否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导入是否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合理安排
导语的导入需要合理安排,因为一节课(标准课堂时间45分钟或者40分钟),一节课的主干是用来讲解课文的。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正确与合理地分配时间。最佳的课文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1分钟至1.5分钟。合理的导入不仅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一堂语文课的学习效率。
在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兴趣引导的前提下,我们总结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技巧:
1.引用。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咱们的大自然,夏天的大自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艳丽,秋天的大自然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微显凉意,冬天的大自然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清冷。那么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散文《春》。
2.排比。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联谊。
3.对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纪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4.夸张。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将进酒》。
三、言语思维
无论何种形式的语文教学导入,其目的只有一个并且很明确:为了更好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语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导,而主体作用在于学生。对一堂课评价高低的取决因素便是学生。
何以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完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导语选择与运用技巧的实施情况。
首先来说一下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言语是说和所说的话、写和写下的话。而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组合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个人现象。尽管言语与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就语言和语言来说,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言语是个体对语言模式的具体运用,语言规则和语词对言语形成制约。任何一个能够说话或者写作的人都必须遵照语言的规则进行活动。 导语的作用便是促进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的内部言语思维。内部言语指的是没有说出来的话。导语的设计意义便在于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集中的精力投入文本学习。学生在积极进行内部言语思维之后便转化为外部言语(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的话)。
下面对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做简要的分析:
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之间存在着这样的联系:都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区别:内部言语是个人内心独白或深思时使用的,因而没有交际能力。外部言语则是个人通过说或写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是需要他人理解的,因而它具有交际功能。在语言形式上,内部言语不是很完整或很连贯,它只是从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外部言语要比内部言语更有条理、更清楚、更完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导语是否起到了预期效果,关键看学生的反应如何。理想情况下的导入应该是教师引出或者是抛出导语之后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思维以感觉器官和知觉为基础,同时借助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概括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就中学语文教学导语来说正是这样一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学导入,其目的便只有一个:调动学生的思维,以便集中精力,为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本文综合了语言学的知识来分析中学语文教学导语形式及其运用的技巧,无论何种形式的导入都是为了实现高效率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导语使用存在着缺新、乏活的问题,究其根源则因语文教师没有因人因课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导入语。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成效的裁判者。
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气氛调整好,无需太活跃但也绝不是死板的氛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3434.html下一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细节”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