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关注生命:生命视角下教学的核心理念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们应从生命视角的方向研究教学模式,教学的前提是理解教育的本质,要先弄清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然后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引领他们以正确乐观的态度学习,从生命视角下实施教学方案,时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利用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生命的关注,能够较好地使高等学府的学子对生命产生敬畏、欣赏以及关心的感情。而使学生学会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并且将学生置身于自由自在的环境中,能够使他们确切的感受与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还可以推动他们在生命成长方面的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时,要主动培养学生学会爱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质上是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以及感情经历等。每个学生都有其特别存在的意义,这种特殊性与环境相互影响,并经过其特有的经验、感受以及经历来表现出来。由于人会在自己的想法中去感受生活、接触社会与世界,教师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历、自我感受去懂得生活、体会社会、感受世界,所以,从生命的角度来分析教育观的理念,是关注学生的生命,特别是在不断进步的整体个体生命为前提的生命的发展;注重学生生命的潜能,将自身健康作为生活美好的标准;敬重学生生命向特殊性以及多样性方向发展;强化教育积极性;尽最大努力帮助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实践和竞技,轻理论和人文教育
大学体育本身就是一门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课程,既有竞技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的一面,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与提升他们的品质。但是原始的大学体育课堂比较关注运动技能锻炼,运动成绩检验,经常忽略基本理论与人本教育。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体育理论课,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很少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基本的体育学科知识素养与人文教育缺失,理论课堂难以展现体育课程的亮点与内涵,学生兴趣不高,学习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来讲只是一个任务,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注重身体锻炼,轻视意志品质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特征奠定了它是一门增强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努力拼搏等良好品质的课程,而这些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原始的体育教学只关注提高身体素质这一方面,忽略了意志品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面,大学体育教学把体育课程的本质抛弃了,只留下一个空壳。
3、教学方式简单,无新意
大学体育课程的现行教学方式都是以运动时间训练型为主的教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单一的教学模式,缺少因材施教,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单一性
当前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运动技能与成绩的量化测试,如篮球的投篮命中率,排球发球的成功率,田径的距离与时间等。这种评价的量化,从表面上看是正确的,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种量化测试使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无法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将体育课上成了达标课、应试课。另外,这种量化测试的单调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违反了因材施教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准则。
三、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生命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
要加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是先导,要树立现代体育教学的全新理念。大学体育教学要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大学体育和体育人文、文化相互融合,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将体育教育同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体育美学相融合,强化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改变思想观念,才可大胆的去实施教学改革,才能扩展思路,敢于创新。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课程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人才培养的条件是完善教学课程。在探讨新的教育模式过程中,学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围绕教育学习目标,结合学生与学校的具体情况,针对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与体系实施改革与完善。运用选修课与俱乐部结合的教育教学形式,使教学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3、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只有加强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进步。由于学校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踏实能干的管理团队,加上较高的管理水平与完善的管理机制,促使学校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4、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是保证体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是不能只靠学校提供的有限资金来维持的。随着学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学校体育设施严重缺乏。高校体育教学须增加资金投入,增设场馆、运动器械。保证多种活动在高校的普及,使学生可以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项目。近几年,学校领导开始重视对体育建设资金的投入,使得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保证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教育的根本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的。而教育的目标以及归宿则是全面加强与提高人的素质。教育如果抛开了人的生命,就像是某件东西从实际点抽离出来的难以描绘的东西,而这样的教育就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以及技能,值得引起高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今,高校一些体育教师依旧凭借以往的教学手段维持课堂教学,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体育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上,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来满足如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标准。在现代课程改革形势下,必须注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以及高水平体育教师的培养。
四、结语
生命性是课堂的本质属性,是教学的出发点、根本与依托。高校要从注重学生生命、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出发,致力于实现体育教学理念、教学知识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每个学生与教师都能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幸福与自我发展需求的满足,把课堂变成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理想家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3522.html上一篇: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