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互动,从两个构成的字来说,按照辞典上的解释“互”是交替;相互,“动”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归纳起来“互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H.米德的“自我互动”理论和社会学家H.G.布鲁默“社会互动”理论都是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肢体语言和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
互动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这些互动的表现形式有基于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有人为精心组织的,也有随意进行的;有基于传统方式的,也有基于现代 各种技术的。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语言互动,现代 社会的互动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媒介,超越时空界限的间接互动。
?c其他“互动”一样,互动教学也是一种通过教学信息传播而引起活动双方 都参与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活动强调教学活动主体的平等性,创造一种合 作、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相互交融。
2 信息化环境下的互动途
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教学的互动的平台也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互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常规的课堂互动方法外,还有一些 方法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据笔者调查,当前教师互动的方式如下:
(1)多媒体课程网站。课程网站是最早出现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它的功能要能够服务于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辅助的工具。一般教学网站实现师生互动功能体现如下:a)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如视频、教学软件、文档等, 开辟虚拟课堂栏目,学生可以在虚拟课堂进行反复学习,将课堂功能从课内 扩充到课外。b)能够提供在线内容评测、作业提交和批改等。c)开辟师生 交流专栏,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缺点是平 台搭建和维护成本较高,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
(2)QQ交流群/讨论组。QQ是一种在我国非常普及的通信工具,学生只要使用互 联网,都会使用这个软件与好友进行即时交流。该工具可以发送即时消息、 传送文件、即时语音/视频通信、文件共享、远程协同帮助。很多教师利用QQ创建课程授课群,实现师生、生生课后的即时通讯和交流。缺点是发布资 源管理缺乏统一化管理,人员参与效果无法控制。
(3)微信。微信属于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利用手机平台注册账户订阅后进行零资费、跨平台的信息传递,可发手机图片、语音、视频。 除了相互加好友进行点对点交流、朋友圈关注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选定对象的内容推送。师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就一些学习上的困惑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实时交流。随着微信和微博的广泛运用,各行各业宣布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缺点是教师面对众多的交互对象无法保证反馈的全面性。
(4)云平台。目前基于移动手机的云课程平台有职教云课堂、蓝墨云班课等很多 工具都是让教师在这些平台上开设课程,提供考勤、发布作业、活动,投票 问卷,测试,讨论等互动功能。学生在手机上安装对应软件,加入到老师所 开课程后可以即时参与老师组织的互动活动。该平台将互动对象很好的组织 到一起,实现有序的课程学习管理与监控,但对于一些如文件、视频类交互 成果必须借助第三方平台。
3 信息化互动教学有效性原则
现代教学活动大力提倡教学互动,在信息化环境得到日益普及的前提下,师 生互动的途径、手段逐渐丰富起来。但良好的教学互动关系需要参与主体教师精 心的设计,以及参与对象学生的全面参与。要使互动按照设定的步骤顺利进行下 去,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互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下面几个原则:
(1)普及性原则 互动的普及性要求学生全部参与,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情形是:话题设置难易
程度过高或过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任务布置要求完成的目标只需部分人就 可以完成,学生在惰性思维的指导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题材吸引力不够,学生 缺乏参与兴趣。因此,在教学互动中,要仔细分析学生情况,分层次挖掘合适的 题材;在互动时要积极引导,创设宽容和谐的互动氛围,要使学生学有所得,得 有所思,思有所感,达到互动的目的。
(2)方便性原则 现代教学活动场所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因此教学互动也应该不止于课堂。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能非常方便的和(下转第60页)(上接第74页)教师实现互动能够大大提高学 习的效果。因此,借助目前一些比较方便和流行的通信方式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的 延伸,是当前互动教学的一种趋势。如使用现代通信手段如微信公众平台、qq 群之类的通信工具等,学生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作业,学到知识,也是一个很好 达到双赢的途径。
(3)深入性原则 要使师生之间教学互动的效果得到提升,互动的话题不仅仅在给定主题结果上的交流,而且也要进行思维分析、学习过程、后期跟踪,学习方法、学习理念、 思维过程、情感体验的交流。
总之,全员参与积极、气氛活跃、学生有收获,教师有反馈是教学互动的理 想状态。
4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互动策略分析
前面中提到的信息化环境下的几种互动方式都满足上面三个原则。但是一个合理的、高效的互动方式需要在互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教学 互动的组织实施一般按以下流程:
(1)选定利于网络互动的主题 互动理论强调互动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创建适于学生互动学习的主题,学生在根据这个主题作出反应后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参与一 个投票、提交一个结果、给出一段文字、进行一个测试等等。并且在学生给出语 言或符号型的反应后教师能够及时方便给以反馈。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才会获得 参与的成就感,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后续的教学互动。
(2)设计完整的互动情景 每次互动的整个过程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设计的要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仔细分析。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 兴趣爱好。2)详细设计。互动的整个过程要认真的设计,设计互动的引入方式, 展开时间节点,互动可能性结果的控制措施,后期是否延伸等。3)应急预防。对于每次互动的设计,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展开的环境的变化、受众对象 水平的差异,可以分别灵活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
5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互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平等、透明和便捷。这些互动方式的运用,能够让互动成为促进师生关系,提高预期的教学 效果的良好手段。教师在选择互动方式时遵循方便性、及时性、有效性的原则。 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方式综合运用也是将来互动发展的趋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3937.html下一篇:制作用于病理教学微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