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广义上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有别于严肃艺术、精英文化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对应于英文的popular culture。流行音?罚?popular music)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因其具有通俗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等特征,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的赏析,可以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流行音乐的文本,即歌词,蕴含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真实语言材料。以深受学生喜爱的欧美流行音乐为例,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既有利于目的语训练,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意识。同时,歌手或乐队的背景信息和歌曲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同样,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欣赏中文流行音乐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开设流行音乐的赏析课程可以在音乐、语言、文化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院校的相关课程以外语院系开设的英文流行歌曲赏析类课程为主。此类课程或者只侧重听力、口语训练,或者只强调歌词翻译和语言结构分析,或者只单纯地关注文化介绍,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未能将音乐、语言、文化三个元素有机结合,导致此类课程极易成为单纯的语言文化技能课程,日益凸显的枯燥性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一些艺术院系开设的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只是单纯从音乐层面上介绍流行音乐,完全忽略其语言和文化的元素,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语言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需求。因此,建立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充分考虑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系统梳理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同时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详细介绍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赏析,试图从音乐、语言、文化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课程“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自2016年起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本次调查选取2015年至2017年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方法,在课程结束时发放问卷,当堂填写并回收,确保真实和有效性。问卷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音乐素养、学习态度、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共计150名学生选修该课程,但是每学期都有没选上课的学生旁听,因此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涵盖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其中男生97人,女生68人。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学习需求
61.1%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多数学生在上该课程的第一节课时表示选修此课程是因为被课程名称中的“流行音乐”所吸引。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实就是听歌与看音乐视频,忽略本课程的文化元素及连接音乐与文化的另一个元素――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流行音乐这一载体,深入学习音乐当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不只是单纯地沉醉于音乐之中。
38.1%的学生是为了“拓宽知识面”而选修此课程。从问卷其他问题的结果与实际授课情况看,的确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本身并不是特别爱好,但对音乐背后的文化很感兴趣。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学生对这门课的选课积极性很高,但是在文理科分布上呈现很大差异。理工科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5%,文科学生仅占15%,且集中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德语、俄语、日语等语言类专业。由此看出,理工科学生更能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欠缺,对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有着极大的热情。语言类文科专业学生选修此课显然是为了增长专业知识。
(二)音乐素养
虽然有61.1%的学生是因为对音乐感兴趣而选修此课程,但是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在选修此课程前,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分清流行音乐具体有哪些类型,只知道自己听的是一些时下最流行的歌曲,对布鲁斯、爵士等经典风格基本一无所知,对摇滚的了解仅限于“吵闹”、“叛逆”等刻板印象。经过学习,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已有基本了解,最感兴趣的风格是乡村音乐,所占比例为32%。喜欢一般流行歌曲的占31%,喜欢摇滚的占27%,相对陌生的布鲁斯和爵士各有4%,而喜欢非主流或其他另类风格的仅为2%。
布鲁斯和爵士在欧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主流音乐风格,但在国内依然属于小众风格。音乐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不同的风格类型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课程中系统梳理流行音乐的脉络,介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习态度
学生的出勤率能够直接反映学习态度。有41%的学生能够做到满勤,53%的学生偶尔缺席,6%的学生很随意,“有时来有时不来”。虽然无人选择“偶尔出勤”,但从教学实际看,每学期都会有个别学生只是在开课初期和考试时来上课,甚至还有一名学生仅在考试时来过一次,对考试形式和要求一无所知。
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本课程考查形式为当堂对某一首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考试时教师会播放两首音乐作品,分别播放三遍。第一遍为盲听,不介绍任何背景信息,直接播放音频。第二遍给出歌手、乐队信息和歌词,让学生对照歌词听一遍。第三遍播放音乐视频即MV。学生在两首作品中任选一首,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行赏析。从学生写作的文本来看,出勤率高的同学,在歌曲分析和评论模式上,明显借鉴了平常上课时老师分析讨论歌曲的方法。无论是观点论述还是谋篇布局上都较为翔实和有条理性。而出勤率低的同学的文本则只能通篇翻译歌词或是机械复述视频内容,缺乏自己的观点。几乎从未上过课的同学的文本就更是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之所以采取当堂写作的考查形式,是因为如果让学生课后写论文,学生必然会参考网络资料,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会直接抄袭网络原文。近年来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考试时还在教室里增设手机屏蔽仪。
(四)教学效果
1.转变听音乐的目的
选修本课程前,大部分学生听音乐是为了“了解相关文化”和“学习语言”,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22%。另有15%的学生是为了“抒发情感”,21%的学生听歌是“纯粹娱乐”。
选修本课程后,因为“了解相关文化”而听音乐的比例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为78%。单纯?榱恕把?习语言”而听音乐的比例下降了18个百分点,仅为4%。为“抒发情感”而听音乐的比例为16%,与选修前基本持平。而“纯粹娱乐”的比例则下降了19个百分点,仅为2%。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音乐及相关文化的兴趣有了显著提高。一些过去单纯为了“学习语言”或“纯粹娱乐”而听音乐的学生,也逐步将听音乐的目的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了解上。
2.改变听音乐的习惯
不同的听歌目的决定着不同的听歌习惯。歌词是反映歌曲文化主旨最直接的因素,从听歌时是否看歌词这一习惯可以反映出听者是否有“了解相关文化”的听歌目的。
选修本课程前,学生中听音乐“边听边看歌词”的比例为10%,选修后提高为41%,增加了4倍多。“喜欢的才看歌词”的比例从选修前的65%减少为43%,这是因为其中有40%转化为“边听边看歌词”。“从来不看歌词”的比例由13%减少为5%,其中有高达62%的学生转化为“边听边看歌词”。选修前有2%的学生听歌“只作背景音乐”,在选修后则全部转化为“喜欢的才看歌词”。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正确欣赏音乐和了解相关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3.提高音乐素养
很多学生在选修本课程前的音乐素养并不容乐观,认为诸如Taylor Swift、West Life之类的歌手所唱的歌曲就是流行音乐的全部。有别于其他院校开设的类似课程,本课程并没有局限于单纯语言技能训练或文化讲解,而是将语言文化的载体即音乐本身,提高到和语言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因此,系统介绍流行音乐的历史和风格类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几乎所有学生的音乐观念都受到影响,有1%的学生甚至表示“彻底颠覆先前的观念”。在经过音乐观念的洗礼后,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本课程的学习对今后听音乐有所帮助,其中73%表示“有一定的帮助”,6%表示“非常有帮助”。由此可见,学习本课程后学生绝不仅仅知道了几首经典流行歌曲,或是学会了几句英语常用句型,从根本上提高音乐素养,为其以后继续了解学习相关音乐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本课程区别于其他同类课程的一大特色。
4.促进语言学习
虽然选修本课程后,以“学习语言”为目的而听音乐的学生比例由选修前的22%下降到4%,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依然认为本课程对“学习语言”是有帮助的,其中73%表示“有一定的帮助”,6%表示“非常有帮助”。教授语言技能从来不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工具,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了解音乐及其相关文化。很多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可能才体会到先前对于流行音乐的认识是本末倒置的。学习语言是手段,了解音乐文化才是目的。
5.增进对大众文化的了解
经过学习,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与音乐相关的大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很大的改观。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学生都认为学习本课程增进了对与音乐相关的大众文化的了解。对相关文化“有所了解”的比例由选修前的26%上升为89%。选修前有63%的学生对相关文化“一知半解”,选修后这一比例下降到11%。表示“一无所知”的比例更是由选修前的11%降为0%。
音乐、语言、文化三种元素在教学中环环相扣,一脉相承。音乐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增进对音乐文化的了解。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体验到了全新的音乐熏陶,借助语言文本的学习,又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最终获得音乐、语言、文化三方面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
(五)教学满意度
教学效果的好坏无疑是检测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同样也是衡量这一教学模式可行性的重要尺度。
在网络时代,学习一门新知识并非难事。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基本都能在网上了解到,类似的网络公开课不少。如何吸引学生走进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体教学,而不是迷失在网上海量的资源之中,是三位一体教学设计中需要妥善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师务必要设计出切合学生需求、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合理整合资源,同时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体验到实体课堂的生动性和交互性,切忌一言堂式的资源灌输,让教与学之间产生隔阂,让学生如同面对网络虚拟课堂的电脑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需求分为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如前所述,61.1%的学生选修此课的最初目的是听歌看视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起初最希望在课堂上听到和看到的歌曲往往是他们熟悉的“经典歌曲”,这种表面需求恰恰是本课程极力避免的。流行音乐已有百余年历史,风格多种多样,经典歌手和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受到资讯、媒体导向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人熟知的经典流行音乐可能仅限于Yesterday Once More,My Heart Will Go on之类的歌曲。这就需要老师大量介绍其他相对陌生但同样是绝对经典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潜在的需求。很多学生喜欢听陶?匆焕嗟?R&B(节奏布鲁斯),经过学习了解到R&B起源于黑人的Blues(布鲁斯)音乐。在了解Blues的经典作品后,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其实是Blues。同样很多学生喜欢听王若琳的歌曲,经过学习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Jazz(爵士)。 受限于课时,一些众所周知的经典作品,教学中只能一带而过。只有不断接触学习新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素养。如果只满足于表面需求,那么完全可以选择上网。走进课堂才能探索未知。教学中也有学生反映很多年代久远的经典作品并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时代在发展,艺术作品在与时俱进,年轻一代可能会难以理解和接受老的艺术经典。但是本课程的主旨在于拓宽学生视野,介绍他们未知的音乐文化,而不是强行改造个人喜好。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可能是他们接触这些“难听”的经典作品的唯一机会。虽然不喜欢,但至少了解到有这样一种经典存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老师也会积极引导学生课下上网搜索补充更多课堂上无法详细展开的内容。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更多的学生开始在听课的同时,同步搜索老师授课所讲的内容,并实时和老师互动交流,极大地提高学习主动性。实践证明,基于上述理念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问卷数据显示,50%的学生喜欢“听课”模式,42%的学生喜欢上网与听课“两者结合”的模式,只有8%的学生喜欢单纯“上网”的学习模式。
相应地对本课程的总体教学满意度学生们给出了积极的评价。22%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75%的学生表示“满意”,3%的学生表示“一般”,没有一人表示“不满意”。
五、结语
本课程突破了以往类似课程仅局限于语言技能训练或文化赏析的单一性,将课程的核心载体音乐本身提升到与语言和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全面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深入探讨传媒、影视、文学等大众文化与流行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互影响。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已基本建立起科学完整的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和提高学生音乐、语言和文化等综合素养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对其他院校开设类似课程有着较好的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本课程一共36学时,课时非常紧张,教学中很难全面兼顾音乐、语言、文化等三方面知识的传授。此外,在音乐常识的介绍中,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教师本人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知识储备与音?匪匮?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