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Secondary Voca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TCM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reasonable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adopted. In addition, it can infiltrate clinical knowledge in teach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Use micro lectures and lecture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knowledge.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s greatly stimulated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improved.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visual impairment; teaching experience
“医古文”属于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医籍能力的一门工具课。其核心任务是教给学生认识、掌握古代汉语语言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学会读古书,进而提高阅读中医典籍的能力。医学院校加强医古文经典的阅读和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中医知识文化视野,提高传统人文精神素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领悟中医药学精髓。[1]
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医古文》编委会提出:中专层次的医古文学习,属于基础教育,适于从启蒙式、诵读式入手,内容宜简不宜繁,且需课上学习结合课后习题的练习与讨论,并结合所学专业同时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围绕中专教学和特殊教育这两个因素展开。笔者结合中职视力障碍学生的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医古文内容深奥难懂,加上视力障碍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课堂上被动接受古代汉语和医学知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教学之初,教师不能采取填鸭式教学,过分强调医古文的字词难度,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增加心理负担。而应当由简入繁,由浅入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具体应做到两个结合:
1.1 详讲与略讲相结合
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体裁梗概和作者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古代医家部分看病的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n文。而后有重点地讲解经典段落和词句。详略得当,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
1.2 学生试解与教师串讲相结合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鼓励学生试解。首先,在教师开讲前,利用多媒体,不断播放原文,让学生试解。试解时,采用任务驱动法,逐步加大难度。其次,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文章大意、段落大意。然后,教师进行纠错,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最后教师串讲,讲清重点词句的意思和语法特点,以词带句,连句成段,疏通文理。这样,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良性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结合本专业,渗透临床知识
王性善[2]指出,教师应该用适当的方法告诉盲生医古文是一门阐述我国古代医学名家医德医风、医案医话、医疗经验的学科,这门课与盲生的推拿专业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顺其文理,把临床医学知识融合其中,寓医理于文道之中,文为医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笔者认为,在学习《黄帝内经》选读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前后衔接,融汇贯通。比如《灵兰秘典论篇》中论述了人体五藏六腑的功能,学习时就可以结合藏象学说的知识;比如《上古天真论》中讲述了上古之人的养生法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鼓励学生讨论这些养生法则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在学习医案医话时,适当把有关临床医学知识穿插其中。比如让学生根据病情分析证候,讨论给出治疗方案。通过辨证论治,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然后教师再讲解案例中的医家是如何治疗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与临床接轨,一举两得。
3 贯穿医德医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就医古文课程而言,其语言到内容似乎都离现在的现实生活太远,故在课程设置中,更要忌讳课程中生活意义的丧失,忌讳将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材上,从而导致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3]
本课程的人文因素比较明显,有着“文以载道”的特点,教材中收入的很多课文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好素材,因此,能够比较自然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比如在学习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时,本文从医术要精、医德要诚两方面论述了医德修养的准则,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扁鹊传》、《华佗传》中名医的行医经历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激励学生成为医术高超、品德高尚的大医。并结合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让学生讨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这样,将知识传授和人文熏陶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得到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 4 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医古文是中医院校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如果按照文言文的方法讲,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尤为重要。根据学生学情,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上台表演、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把枯燥的医古文课程变得丰富多彩。比如通过欣赏《华佗传》中的五禽戏、让学生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学习养生功法;并且跟体育教研室老师协商,结合体育课让学生学习五禽戏、八段锦这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功法。
此外,可以抽出课文中某个观点或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氛围。比如:《扁鹊传》中的六不治,在教师讲解完大意后,分组讨论,并且结合现实,讨论文中六不治的原因,加深记忆。在学习医案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辨证能力。
5 提倡信息化建设,利用多种形式拓展知识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盲生利用手机和读屏软件上网查阅资料越来越熟练。所以教师应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作微课,补充医古文课时不足的问题。周路红认为,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必将成为医古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有力推手。[4]运用微课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常用词语合理规划成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说明一个问题,控制在5~8分钟。通过人人通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下载到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这样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2)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和学生通过手机进行微信互动,这样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学到知识。课前,教师将音频传到群里,让学生预习;课后,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作答,通过完成情况查漏补缺,极大地提高了教?W质量。
(3)建立盲人音频资料库。据统计,适合视力障碍学生的有声读物少之又少,所以教研室老师可以分工合作,录制教材原文或者下载相关资料。比如下载《黄帝内经》原文及曲黎敏讲的白话文版的《黄帝内经》,这样通过同时听原文和翻译,充分利用了视障学生的听觉优势,一方面提高了翻译能力,一方面学到了中医的文化精髓。
6 多朗读及背诵经典章节,增加语感
语言是相通的。笔者认为,医古文和语文有很多共同点。背诵也是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背诵经典章节,增加语感,带动学习。比如,通过背诵与专业相关的医古文,渗透专业知识;通过背诵《大医精诚》,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潜移默化;通过背诵《黄帝内经》中的经典条文,让学生学习古代医家的养生大法。总之,通过背诵原文,可以达到加强学生对篇目内涵深度理解的目的。
7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为了拓展和补充课内知识,还可以尝试开设选修课或者举办专题讲座。郭静认为,从古代医者的传记中寻找最为鲜活的例子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的心灵与古代医者对话,从榜样中汲取为人、为学、为医的智慧。[5]这样,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拓展了学习途径,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对医古文教学的几点体会。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并丰富了医古文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何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制定符合中专层次视障学生的课程标准,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