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初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化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下,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经过长时间的探究以及发展,我国的初中化学教学在理论方面已?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但是,在实践方面,其依然存在极大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主体地位的不明确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机综合以及具体落实。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以及选择权,给学生更多的自我研究的时间。但是,现阶段的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还没有实现教育观念的完全转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讲授的时间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却很短,如此,不利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实践以及落实。
(二)课堂氛围较为死板
化学是一门典型的理科课程,其涉及大量的概念、公式、数据、实验,具有复杂、繁琐的突出特点[1]。同时,初中属于学生接触化学的初级阶段,他们对化学的理解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都比较弱。在如此情况下,教师应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过于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实践教学的不足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或者说,一切化学知识都来自于实验。充分、创新的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而现阶段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突出理论内容,实验课程却严重缩减。这一现象直接造成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抽象化,一方面难以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设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在课堂教学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如此的实际环境之下,教师应该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创造性地开展现代化的化学课堂教学,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的教学要求。对此,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响应这一教学要求,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充分尊重其选择权以及自主权,给予其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2]。而教师则应该更多地站在引导者的位置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及主动地探索,如此,就能够落实新课改的实际要求,实现更好的现代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水资源以及水环保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我国的水资源现在都面临着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做?”如此,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以及讨论,进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此,教师应该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以创新的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之中。例如,在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石墨、金刚石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提问:“这些材料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如此,就非常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实验课堂
化学知识是从实践中总结获取的,因此,要想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实验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进行“溶液”这一课的讲授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盐溶液的生成以及析出实验。如此,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溶液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实践,落实更加科学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4700.html上一篇:初三音乐特长生视唱练耳教学探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阅读教学四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