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Abstract】The Humanity Assumption Theory(HAT)is a management theor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including the economic man assumption, the social man assumption, the self-actualizing man assumption and the complex man assumption. Throughout history,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HAT, humanism, accords with the trend of language teaching, whose guiding ideology develops from classical humanism to scientism and then to modern humanism.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be into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HAT abou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oviding a fresh perspective for the reform of the latter.
【Key words】Humanity assump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nlightenment
一、引 言
人性假设理论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提出的科学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我国,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趋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秉承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明确教学重点由培养学生读写技能为主转向“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7]重视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如大学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符合“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价值取向,使得人性假设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可能。
二、人性假设理论概述
人性假设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同时也是现代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支持,主要体现了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工作目标、工作态度的基本估计或看法。从20世纪初期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基本思想最早见于Adam Smith的《国富论》(1773)。在其经济学理论中,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他肯定了每个经济主体(即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利己观念由此被经济学赋予了正向的积极价值。
20世纪初期,以倡导科学管理的Frederick W. Taylor为代表,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后经Douglas McGregor概括为X理论,即传统的管理理论。其思想认为被管理对象是没有雄心壮志、天生懒惰的个体,他们在行动和思想上力求符合个人的经济利益。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或者以“蜜糖”为诱饵,或者以“皮鞭”相威胁,都是企图通过外力的刺激来提高雇员的工作热情。
2.“社会人”假设
20世纪20~30年代,George E. Mayo等人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说。
霍桑实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Mayo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角度考虑合理的组织和管理。
3.“自我实现人”假设
20世纪50年代末,Abraham H. Maslow和Douglas McGregor等人在大量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实现人”假设。
Maslow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友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蜜糖”加“皮鞭”的管理策略只对低层次需求未满足的人有效,而对于那些追求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人就无法产生效果。结合当时已有的一些新思想,McGregor提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新理论――Y理论。他将Y理论称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假设雇员天生勤奋、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力、有高层次的需求,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个人目标。
4.“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70年代由组织心理学家Edgar H. Schein提出的。由于该假设认为人的需求与反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因而对人的管理方式也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硬套。而后,John J. Morse与Jay W. Lorsch基于“复杂人”假设提出了超Y理论,也称应变管理理论。“应变”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该理论中,他们认为人是“复杂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社会人”或“自我实现人”。
上述诸假设理论从不同侧面对人性的本质做出了猜想和假设,互为补充,较全面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方面。
三、英语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回顾
简单地说,英语教学方法是有关英语教学的思想体系。该体系有两个层面:理论基础和操作程序。在理论基础层面,解决的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原则等问题,也就是英语教学的哲学思考、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在操作程序层面,解决的是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活动问题,也就是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等具体问题,即有关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的决策、技术、技巧等问题。前者是科学分析,后者是科学运用。两者加在一起,就是对英语教学的科学描述。[9]
在世界外语教学史上,先后出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教学模式。纵观其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发现,语言教学模式呈现出从传统的古典人文主义到科学主义再到现代人文主义复归的趋势。
传统古典人文主义的代表是语法翻译法,其教学目的是人文教育,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19世纪下半叶,Sweet、Vietor、Passy等欧洲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专家的理论、语言学的崛起、国际语音协会的成立和国际音标的制定等,开始以科学的名义催生了直接法;听说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认知法反映的则是以Chomsky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和转换生成语法;而交际法的背后则是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新一代边缘语言学理论。这些方法的科学理论指向的或者是语言学习的客体,或者与该客体密切相关,代表着人们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走过的以客体为中心的科学主义道路。作为交际法的一种演变形式,任务法是这种开发的成果之一。之后,沉默法、暗示法、自然法、协作法、整体法等或多或少地将目光转向学习者本身、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学习情感、学习策略、学习者之间的合作等因素,开始了以学习主体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复归。
四、人性假说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人性假设理论虽然隶属于管理心理学范畴,但其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近年来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教学理念相一致。人性假设理论对人的本质做出的猜想与假设符合个体发展的实际,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理论与策略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6]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更要兼顾学生的需求,后者往往决定教学效果。根据Maslow的观点,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此观点主要体现在“经济人”假设和“自我实现人”假设中。在教学领域,需求理论则与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理论相吻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某一阶段学生的具体需求,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动机占主导地位。比如,如果要学习的目标语是该语言社团的第二语言,即该语言在课堂外作为广泛交际的工具而存在,则工具型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效果显著;如果所学目标语是一门外语,在课堂之外用途不广,那么融入型学习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起主要作用(Rod Ellis, 1985: 118)。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短期和长期教学目标,如单元教学目标和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为使学生切实掌握一门语言,教师还应设法促进学生工具型学习动机向融入型学习动机的转化。
2.教学内容的制定
教学内容指的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传授的知识经验。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两方面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材内容集中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因此,研究课程标准从而对教材内容全面、准确的把握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第一步。而后,教师应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深层领会,分析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引入时政热点以丰富语料,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追求。[8]了解学生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可以调整教学的起点和进度;了解学生学习的习惯和特点,教师可以科学设计或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从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认知因素主要指学生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的技能技巧、知识储备、学习方式等。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如词汇量、语法基础、学习习惯等。非认知因素包括学生的一般生理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学习动机状态等;社会因素则主要涉及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间社会交往、相互关系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等。
在Mayo基于“社会人”假说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中,曾有如下评述:在决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工人为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同理,对学习、生活在班集体中的学生个体,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班集体的学习风气、课堂氛围、舆论倾向以及学生个体受班集体接受程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而影响到教学。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诸多资本主义文化因素的涉及,如宗教、习俗、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极易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造成影响。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不走极端,形成积极进取的的优良学风。
3.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复杂人”假设,人的需要和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及人际关系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并不存在纯粹的“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只存在在各种情况下采取相异反应的“复杂人”。
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管理学,也符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机水平以及学习环境都处于不断变化中。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根据近年来语言教学模式由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复归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在教学中,我们一贯倡导: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大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师的每一次教学活动均伴随着一定的方法。然而,教师不能总是使用一种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更不能将主流教学方法公式化,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教学目的、学习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语言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媒体的选用,灵活多变地组织课堂,如融入含有交际成分的讨论法、演示法、读写指导法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促进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逐步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须注意: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规格程序和形式特征,因此决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经过自己的“再创造”,因课、因人、因时而宜。
4.教学评价功能的发挥
教学评价就是指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在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方法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6]教学评价的方法不仅包括考试、测验等量化的方法,还包括观察、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定性的方法。教学评价以一种外力的方式对教学活动起作用,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激励师生积极进取,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最大的作用在于促进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相一致。
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学评价会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使教师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诊断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多种解决方法,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成长。
从学生的角度看,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自身进行评价,发现自身的成绩和差距,也可以对他人(教师)进行评价,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要求,增强了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归属感,获得了相应的心理安全。教学评价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的态度为参照来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对自身较为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某方面产生的不满足感能够有效地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英语为莘莘学子铺平了求学之路。将人性假设理论中的精髓理念借鉴于大学英语教学,符合人文主义复归的教学模式发展趋势,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学科的融合,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人性假设理论中,新的假设总是建立在否定和完善旧的假设的基础上。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其合理部分,避免全面接受或全盘否定。大学英语在由注重学生读写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改革之路上,应当多维度地借鉴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思想及科研成果,拓宽思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