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物理习题教学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的始终。把解题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解题中,让学生的思维在解题过程中得到飞跃,让学生的成就感在解题中得到激发,这应该成为高中物理课堂开展习题教学的一个努力方向。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活动单导学模式应用于习题课教学。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活动名称、活动方案等内容。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文中所述“思维诊断活动单”,是指将物理课堂中所需要讲解的习题,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成一份物理习题的活动单,让学生在活动单的指导下,经历“阅题”“说题”“析题”“答题”“剖题”“编题”的一系列体验式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建立有序思维,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盲区、跟踪学生的思维动态,实施有效导学,从而达到习题课有效教学的目的。
本文采用以下例题简单介绍“思维诊断活动单“的使用分析。
例题,如图所示,MN、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光滑导轨,其电阻忽略不计,间距l为0.4m,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B为0.5T的磁场垂直。质量m为6×10-3kg、电阻r为1Ω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光滑接触。导体两端分别接有滑动变阻器R2和阻值为3Ω的电阻R1,金属杆ab由静止开始释放,当ab速度达到最大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为0.27W,g取10m/s2。试求金属杆ab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R2
“思维诊断活动单”的使用分析
一、通过“思维诊断活动单”分析学生的思维现状
(1)“阅题”:阅题任务1:情境还原,即将物理情境图在脑中再现。阅题任务2:“谁”在“干什么”,即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确定。我们发现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通常有一种很急切的情绪,一看题就急着想知道怎么做,若是一时间想不到思路,然后就很茫然不知何往。
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研读题目,先别急着想怎么做,通过情境还原和思考“谁”在“干什么”来清楚题目的主干和研究对象及其物理过程。
(2)“说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象的情境,表达研究对象“谁”在“干什么”。本文例题中,学生的表述有“导体棒ab向下滑动” “金属杆ab向下加速运动” “导体棒ab向下匀加速运动”较多,极少数同学能马上意识到“金属杆ab向下先做变加速后匀速运动”,经过这番表达,学生们下一步要争论和思考的就是金属杆ab究竟是不是匀加速向下运动,由此进入对金属杆ab受力分析的环节。
二、通过“思维诊断活动单”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
(1)“析题”:该如何确定解题思路。执因索果法:罗列“已知”,将已知物理量的名称对应的符号写下来,回顾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写出表现各个“已知”和“求”之间及可能出现的中介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公式,然后按照对应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后求什么。本文例题中:罗列已知:l=…,B=…,m=…,r=…,R1=…,p总 =… 求V=?R2=?,已知和求的关系的对应公式:E=BLV,I=E/(R外+r),P=EI,F安=BIL,F安=mg 选择公式并组织顺序:F安=mg,求F安 ;F安=BIL求I;P=EI求E;E=BLV求V ,I=E/(R外+r)求R外,1/R外 =1/R1+1/R2 求R2。罗列已知不只是为了清晰题目,同时也为了对各个物理概念的再清晰,使储存在学生脑中的零星的知识点网络化、结构化。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不扎实通常没什么思路觉得茫然的同学,这个将是建立思路的良好开端。执果索因法:从“求”,寻找已知条件,要“求”得结果需要哪些已知条件,环环相扣往回推,直到确定所有需要的条件都齐全。本文例题中:求V需要E(E=BLV),求E需要I、R(I=E/(R外+r))。求I需要F安,R2未知,很多学生这个时候就开始问了“怎么办呢?”有些学生在思路到这里就中断了,通过讨论,再寻找已知条件发现P的条件还没有使用就马上可以想到求E可以找P(P=EI)。到这里后面求R2就自然的I=E/(R外+r)求R外,1/R外 =1/R1+1/R2 求R2 ,一般熟练程度比较高的学生或者已经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同学一般都会喜欢这种环环相扣的思维方式。在析题过程中两种方法又都会交叉使用,就像本文例题中应用I=E/(R外+r)却找不到R2,又会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去寻找出路。无论是执因索果还是执果索因,都是一次一次的尝试,都要鼓励我们的学生随时做好“此路不通,再开辟一条道”的摸索准备。
(2)“答题”: 显现解题的思维过程并规范解题过程。有表达式,有文字说明,有分析图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做到书写整洁,表达清楚,层次分明,结论明确,并且能抓住得分点,从而渗透对解题步骤规范化的要求。让学生板演,然后让学生来点评优缺。
三、通过“思维诊断活动单”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过程
(1)“剖题”: 整理题目的思路,如若曾遇思维停滞,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哪块内容不熟悉则有待加强,犯了错的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哪里。抽象出题目的物理原型,找出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通过“剖题”可以让学生从知识中走出来,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重新认识事物,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
(2)“编题”: 拓展可能的题目类型,变换“已知”和“求”,编制类似的变式,交换练习,考考别人。以下是学生编的几例:“将已知求换一下,已知当速度达到为4.5m/s时,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求得的最大速度为4.5m/s ,当金属杆ab速度为3m/s时,金属杆ab的加速度为多少?”“当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300 时,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达到多少?”教师编制变式:“假设加速过程中金属杆ab下落0.5m,求金属杆开始下落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有多少?”继续拓展。
我们在习题教学中尝试“思维诊断活动单”教学模式,本着让学生去看、让学生去说、让学生去思、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去反思、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建立清晰的思维顺序,获得各自的发展。谨以此文与物理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4955.html下一篇: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