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了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环境保护的课程,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是很直接、很现实的一种方法。因此,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在给人类带来精神和物质上极大改善的同时,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土壤遭到破坏,土地不断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空气污染严重,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作为地理教师,除践行环保行动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注重环保的行为模式。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承担着环境教育的重任。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环境知识,进行环境教育渗透
1.传授知识与培养意识相结合
中学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使传授环境知识与培养环保意识相结合,可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非常有益。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现阶段教师可利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很多,如幻灯、图片、视频影像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现在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我讲你听”的模式,要善于突破,利用情境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开展互动活动。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科学小品,把环保理念寓于有趣的表演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获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的责任感。
2.传授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传授知识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重要作用,才有意愿学习。同时,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摆脱理论学习的繁琐枯燥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发生在周围的事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身边能够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如在讲授城市的发展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本地当前的环境状况:本地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辆汽车,排出的尾气对大气是否有污染,污染严重与否;本地区的工业企业有多少,区位是否合理;每年本地有多少个一级天,多少个二级天等等。
(二)利用丰富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感知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深化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并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有效强化,学生在自身付诸环保行动的同时,会积极主动地向世人宣传环保理念,督促他人保护环境。
1.宣教文艺活动
与保护环境相关的节日和活动很多,如植树节、地球日、人口日、世界环境日、无车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地球熄灯一小时等。学校可以在这些节日和活动前后,配合相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环保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对环境保护有更新的认识。
2.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环保体验小组,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了解生态失衡的现状;使学生深入到企业工厂,了解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使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了解白色污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破坏……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会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行动起来,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总之,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在切身投入到环保行动中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环保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成为环境保护行动中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