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无疑是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核心。此外,环境保护教育、价值观念教育、意志品质等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生正处在身心加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其品德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化学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行为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完成道德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精心准备理论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人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用等都离不开化学。因此,化学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联系,树立应用的意识,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透过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和维持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不竭源泉。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是不适用的,化学教学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和探究式教学。老师要通过“讲故事”、“变魔术”、“举例子”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棒互相靠近,变出‘空中生烟’的奇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教学中,设法把学生的课堂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学化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本身就充满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供了基础。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指出,氧化与还原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他们存在于同一反应中,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对概念,而且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学。又如:溶解与结晶,水解和中和等等都体现出了这种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想。
再比如《合成氨工业的选择条件》涉及到“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的应用,外界条件的改变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同时也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如何选择条件在较快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产量,是工业生产的效益要求,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逐步认识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从而逐步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现代,我国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65年我国成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一结晶牛胰岛素;于1981年又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2003年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上天,标志我国在新型材料领域处于了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教师在授课中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我国对化学发展的贡献,化学研究领域的现状,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爱国主义的觉悟和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动力。
4、培养环保意识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增加,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把环境保护教育穿插在化学教学之中,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具有重大意义。比如讲到二氧化硫时可以涉及酸雨的危害,讲到碳族元素时可以涉及温室效应,讲到卤族元素时可以涉及臭氧层破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二、巧妙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品质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成功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1、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演示实验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做法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挖掘实验素材、创设情景,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时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达不到1/5的原因是什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争辩而得到结论,学生难以忘却,水的体积达不到1/5的可能原因是:装置不气密;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的温度未冷却到室温等。另外,在实验过程中适当结合多媒体教学,使一般难以观察的细微变化清晰的展现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演示实验既生动、直观、有趣、强烈的刺激了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而技能、能力、方法和态度等都是通过这一化学认识过程来培养和训练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展开,以便学生把客观形态的知识内化为主观形态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边讲边实验是实现认识过程展开的有效途径。边讲边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验的探索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现象,而且便于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未变化,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出经过无数次实验都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即质量守恒,教师再用原子模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3、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教学中,更能形成学生实验技能的还是学生实验,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首先布置实验预习题,让学生的预习时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严肃实验纪律,在实验前强调操作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做二氧化碳倾倒实验时,不仅要求学生用玻璃片挡住,且要求学生倾倒时动作要慢,当低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使学生对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培养学生对实验成败的分析和根据所掌握知识情况进行实验的增改,如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时,用注射器改进实验,学生兴趣大增,且掌握了气密性检查的简便方法,通过认真上好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逐步形成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4、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最可贵的素质,创造能力是对学生素质的较高要求,应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上化学课离不开在课堂上演示或学生实验,因为实验生动、直观,有趣的特点,所以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的那些完全通过看和有限的做,他们更有兴趣自己操作,探究,所以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实验,可以迎合他们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第二课堂的开展并坚持下去,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每次的第二课堂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启发学生沿着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可能发生的实验现象――实验得出的结论这个思路去设计实验方案,其次结合实验内容提出几个思考题,最后讲清楚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做实验前已经心中有数。比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以后,要求学生做人呼吸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对比实验,学生为完成这个实验,首先学生用文字和装置图描述出自己的设计原理,然后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可用的东西作为仪器进行实验,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寻找仪器和药品,以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有了学生自己的创造和发明,因此,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5、利用实用报告,培养学生分析、探究、总结能力
实验报告是每次实验的总结,包括明确的实验目的、简明的实验原理、详尽的实验步骤以及表达正确的实验现象、记录完整的实验数据处理准确的实验结果、客观科学的分析讨论。教师应利用实验报告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化学实验所获得的信息,透过显现看本质,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找出内在联系,分析实验的结论并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应用科学、严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突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探究、总结能力。
我国已故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在化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018.html
下一篇:浅谈教学改革中的日语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