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新课程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中考命题的走向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而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现很大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因此初中科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增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学科学老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一般而言,中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指鼓励初中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掌握从科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并加以解决。因此,老师进行创新教育,实施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
二、初中科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中国现实条件的制约,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也就是说,科学的教和学在无形中受到了升学压力的影响。然而,科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初中科学教学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如今,老师在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去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然而,当今老师在科学教学中并没有鼓励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没有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基础设施不完善
受资金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多数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不完善。也就是说,很多学校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或设施给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
三、初中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师的新要求
1.要具备创新教育意识
创新教育意识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因此通过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这就要求老师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织和构成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初中科学教师要掌握创新教学的策略。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观念,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多鼓励学生,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传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在科学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授电路的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什么是电路,怎样可以使电灯发光?”然后老师为学生必要的实验器材,在教授理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小灯泡发光。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由于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课的课堂氛围也比较严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僵化,不能自由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初中科学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另外,科学教师要善于接受学生合理的建议,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帮助学生将合理和创新的计划变为现实。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
在新型师生关系中,老师承担的是协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职责,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例如在做磷燃烧的实验时,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的白磷怎样才能燃烧?多数同学能快速回答铜片上的红磷,但对水里的白磷学生就不能快速的理解。此刻,老师就可以用科学理论引导学生踊跃讨论,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用实验加以验证。
四、学校完善基础设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教师具备创新教育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然而,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不断地进行实地操作,将课本上的理论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购置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这样,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的结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创新教育意识,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初中科学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动手通过实验和操作验证理论,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