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正在受到挑战,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究,要想促成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教师就要注意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兴趣,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定的教学情境的启发和感染下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那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积极地探索活动。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段,这种利用一定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效果明显。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启发思考行为。例如,在讲到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通常我们都是利用石灰石或者大理石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制取的,而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用石灰石或者大理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不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呢?另外,我们这里用的稀盐酸可不可以换成浓盐酸或者硫酸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很多新的知识。这种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教学工具的不断改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到化学课堂。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工具能够把声音、图形、文字、视频等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一体的教学环境,使多重感官都受到刺激,并激发思维动力。例如,我在讲解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时,就播放了几段有关火灾的视频,又播放了几段救火的演示动画,其中既有正确的救火方式,又有错误的救火方式,让学生看完视频以后能够总结知识与规律。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
三、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一系列的化学概念、规律都是以科学的实验为依托而形成的。在学习化学学科的过程中,实验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且相较于理论学习,学生对于直观的化学实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我在讲解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利用两组简单的演示实验开展了教学活动:第一组实验,首先我拿出了两个集气瓶,其中一个收集了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另一个是空瓶,然后迅速将两支燃烧的蜡烛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结果其中一根蜡烛很快就熄灭了,而另外一根还在继续燃烧。接着,做第二组实验,先拿出两个塑料瓶,其中一个是空瓶子,另一个收集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这两个瓶子中加入一定的水,结果,其中一个瓶子迅速地憋了下去,而另外一个瓶子没有什么变化。待两组实验结束以后,我提问:“为什么同样的瓶子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其中有哪些原因呢?”在科学实验和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思考活动中。这样,教师再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四、利用生活中事例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在生活周围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化学的影子,可以说,大到航天卫星、工业生产,小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这门科学。而相较于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学生对于周围的生活显然更加熟悉,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从生活中的事例入手,选取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拉近学生和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例如,我在讲解“酸的性质”时,就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不小心被鱼刺卡到,这时候很多人会采取喝醋的方式软化鱼刺,大家说这种方法可行吗?我们在做馒头的时候会向面粉里加上一些食用碱,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吃松花蛋的时候最好是蘸着醋吃呢?”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引导学生对酸的性质进行思考。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但使化学知识变得不再那么神秘,更激发了学生把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兴趣,使得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不但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之前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而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接受的知识主动构建,把所学习的新知识真正内化,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未来化学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既要有意识又要有能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有效情境的激发下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121.html
上一篇:元认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