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的工具,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英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创新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
一、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比重也逐渐增大。但不可否认,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大学创新活动存在被动性,缺乏主动因素的支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呈现短期性特征;大学生的许多创新活动还属于跟踪创新和模仿创新,缺乏原始创新成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创新意识而言比较薄弱,在创新灵感产生后,无法有效支持创新活动的后期工作。这种情况在英语专业的学生身上也不例外。黄源深教授曾经提到: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
二、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原因
应试教育的长期主导。多年来,应试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应试教育在学习方法上,忽视了人才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程度上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人才发展的多样性。而人才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根基,创新人才的产生正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结果。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人才的发展失去了其个性特征。
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激励。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正确的引导与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但目前,高等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活动的引导与激励,使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存在盲目性;同时,也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非主动创新行为,使创新活动从属于任务要求。呈现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论文而创新等现象,创新的被动性较强。
教育观念陈旧。我国的高等教育活动中,历来呈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倾向。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培养中的主导性作用,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而忽视了大学生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教育改革效果的不明显以及大学生培养的市场化趋势,使我国大学生课堂教育形式呈现单一化、简单化的教师“一言堂”现象。使大学生的创造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启发,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阻碍。
有鉴于此,《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鉴于此,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辩证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必须注意教材的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一)教材的选择着眼于教学规律。自2001年起,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开始新课程实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英语课程标准。目前新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能力、认知水平、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与以往明显不同。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英语专业教学从理念到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在教学的内容与模式上进行创新。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主题贴近实际,视角独特;在语言上,教材在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同时,要特别选取体现社会发展与语言演变的鲜活材料,帮助学生学习地道的语言与得体的表达;在能力的培养上要格外注重“说”与“写”的能力,引导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不同的场合传递信息、沟通见解、交流思想,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价值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英语专业的教材选择必须体现教学手段的最新发展,充分运用新型媒体的各种形式。生动鲜活的语言素材与真是动感的视听资源使教材具备可视、可听、可说的特点。应有一个与教材同步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集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教学管理、测试评估与一体,且能下载至MP3/MP4或手机中,为学生创造轻松的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教学管理和交流平台。
(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英语专业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英语专业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是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在英语课堂中,如能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倡导作用以及对教学进程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以开放、自主、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合作与交流,这将为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提供重要的保证。那麽,哪种上课方式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
讨论法被当代创造工程的奠基人奥斯本誉之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在短时间内激发极大创造力的集体思考方法。正如培根所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全面思考,发散思维,多向联想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多方向、多层次地得到发散。培养思维的流畅性而在聚材选材的过程中联想又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通过丰富的联想,单一的材料形成了材料群、肤浅的想法变成了深刻的认识,朦胧的感受变成明朗的观点,平淡的事理透露出深邃与灵性。
棣文教授作过这样的分析:进行公开的讨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相互补充思想,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在此期间,你能够产生新的观点。例如。一颗糖和别人的一颗糖交换,双方还是各有一颗糖。但是一种观点和另外一种观点交换,相互之间就不是只有一种观点了。观点与观点的碰撞,还会诞生新的观点。高校的英语教师更应十分重视这一点。在英语专业课堂上,创设 良好、轻松、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时处于一种愉悦、欢快、没有精神压力和负担的条件下,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另加师生一对一面谈,或老师给出一些案例,案例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没有谁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已见,只要论据充足,以理服人。就是好的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三)增加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从小学到高中并经历高考,学生已经习惯了考试有唯一标准答案。进了大学,学生也希望在考试前老师划好重点,以便于他们复习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当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就小可能很好地领悟所学内容,囚而基础知识小够固。现行的标准考试方式,一方而易使学生产生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影响学生平时学习与思考的热情;另一方而,答案的唯一性使得学生习惯于“定式”和“正向思维”,形成创造性能力障碍。
首先需要改革的是“考前划重点”的复习形式。教师可将考试的重点以及平时需要一般性掌握的知识以课程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考试前要求学生对课程进行融会贯通的复习,而小是针对试题的“重点”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作业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其次,要合理改进考试内容。大多数教师在试卷中都会出一些综合性应用题,以测试学生对书本中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但笔者觉得这样的比例还不够,还需增加一定比例的论述性试题,比如来自课后作业中的小论文,或者来自课堂上对某一重要知识点的探讨,以及课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关键问题。这样类型的试题,一方而没有标准的答案,有利于促进学生平时对课后作业认真对待,以及对课内、课外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另一方而让平时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同学,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成绩来肯定自己努力的价值。合理运用考试的杠杆作用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有益的教学改革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则要完善试卷库的建设,增设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题,同时任课老师也要随时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对没有标准答案的理解分析性问题做到随时更新。
总之,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才能提高的,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只有精选教材、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并启用新的测试方式,以及通过教师和学生们共同不断地努力,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接班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220.html
上一篇:浅谈网络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