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Key words: design contest, pros and con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design education, symbiosis
近年来“工业设计竞赛”在国内举办得如火如荼,从进入视线到走进课堂,成为师生课前堂后的话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谓大相径庭:一部分教育者认为设计竞赛丰富了课堂,提供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好平台,是件好事,要提倡和加强。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过度的设计比赛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过早得功利化,技法化,丢失了设计教育本该有的纯粹性和前瞻性。笔者认为,应该让“设计竞赛”“和谐”发展,控制在一个度与范畴内。正如国内知名工业设计教育专家柳冠中曾痛心疾首得感叹到:“学生走上社会去寻求职业发展时,发现设计教育除了给予他们理论的枷锁和可以遮羞的一些技法外,就是竞赛过度带给他们的类似于自慰后的身心不健康。”关键是如何把握分寸,用科学与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工业设计竞赛与工业设计教学”的博弈关系。
一、设计竞赛的推动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背景,工业设计是门软科学,没有硬性标准,导致很多所谓的认证机构与奖项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究其根本,设计竞赛的发展正是由于市场的需求与设计的供给所达成的一个动态协议。衡量设计竞赛是否健康发展的度就是:是否真实促进了设计的健康发展。具体如下:
(1)从参赛群体而言:激励性与逆反性
当前的参赛群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学生群体,一般设计竞赛有用丰厚的奖金来宣传推广,自然物质鼓励让学生可以自食其力,是件好事。同时,获奖后的精神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设计师群体,重视 获奖后的荣誉价值与物质回报,可谓名利双收。
另一方面,很多设计竞赛属于地域性,内部性的自high型活动,主办方与获奖者唱双簧,忽视了透明性与公开公平性。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因为小部分群体的利益忽视了恶劣的社会效益与浇灭参赛者的激情。让学生群体过早的认识社会的阴暗面,甚至引起学生的叛逆情绪,进而对工业设计专业抱失望与不作为态度。
(2)从主办方而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当前的设计竞赛组办方可分为以下几类:1)企业性质,强调设计竞赛的商业化与利益性;2)政府性质,强调设计竞赛的公益性,希望通过创意产业的宣传推广使人们重视创新与设计,进而为当地政府部分或者院校提升品牌度;3)专业的行业协会与事业单位性质,这属于业内自主推广,希望借助设计竞赛引起社会反响,进而内部推动设计的升级,外部引起大众的关注。4)以上几者的合作,一般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维多为多。政府希望得到社会效益进而提高政绩,企业希望通过竞赛提升经济效益。
(3)从教育者而言:教育性与选择性
教师在设计竞赛与学生之间充当的更多是协调者与辅导作用。甚至部分教师将竞赛课题搬进课题,通过虚拟课题达到实质提高,这是件好事。既丰富了课堂又给学生群体一个创作的课题与激情。但所谓物极必反,对设计竞赛进课堂的做法要适当和科学选用,因为过度的外力干涉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让原本白色的象牙塔过早得泛黄泛灰。
二、设计竞赛的抑制力
从科学设计教育的角度而言,设计竞赛存在以下消极作用:
(1)忽略性。容易导致忽视设计理论,强调设计技法。正如技法只是一支笔,真正决定你文章水平的不是笔的好坏,而是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这种唯技法至上的思路很受那些只重视短期利益的“唯利是图”公司所欢迎,他们所录取的员工只要会软件就可以,设计思想与理想不重要。这是一个严重的本末倒置的误导。
(2)功利性。由于设计竞赛的指向为利益引导:如果是商业利益则强调实用性,如果是社会效益则强调代表性与推广性。这是两种极端,一类是过度的商业设计,一类是多度的概念设计。对于处于学习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都是不利的。因为过度商业只会让学生过早得脱离理论,走向技法主义;过度的概念设计只会让学生迷失在现实商业社会之外。我们追求的是“平衡”与“和谐”。
(3)扰乱性。如果对设计竞赛不节制地引入高校,容易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势必要压缩传统课程来参与竞赛,干扰了课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误导性。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胜负,既然有名字就会有客观标准与主观判断。但结果往往是由于某些评委自身视野的局限而导致一些不良作品被推广和宣传。这些不良因素有抄袭成分,有拙劣设计成分,有……
三、科学取舍,和谐共生
应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评价“设计竞赛”的利于弊,从而让它为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1)科学筛选
要保证设计教育的健康道路,就必须从教育的科学性来合理规划。例如在实践类课程中可以合理引入设计竞赛课题,这样让设计理论有所施展的空间。筛选的原则如下:1)符合课程进度与结构,谨记课题服务于课程,切莫本末倒置。例如产品设计类实践强的学科就可以考虑导入设计竞赛课题。2)符合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如对不同年级的原则亦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可参选偏概念性设计,高年级学生可参选商业性设计。难度也应该由易向难,步步为营。3)符合公开公平与透明性标准,抛弃区域性与内部性的双簧比赛。这样可以很好得点燃学生的设计激情,而非消极作用。
(2)节制参赛
理论性的课程量不能由于参赛而被压制,毕竟理论才是根本,实践只是运用和验证方式。即使参赛,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亦不同,低年级可以参加概念性竞赛,高年级则建议参与由企业主要的商业性比赛。如果能争取到“产学研”课题是最好不过了。
(3)合理引导,互惠互利
学生的激情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燃,所以教师扮演的角色远远超过一名指导者的作用,更多的是打开一个方面和一条路。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导引学生,对于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例如某些学生对概念性设计比较感兴趣,那教师可以适当推荐合理竞赛,并在适当的时候辅导一些商业性知识,让学生不能过于偏颇和片面。
最终设计竞赛和设计教育在教师的协调下,可以科学在存在于课堂而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小结
设计竞赛对于设计教育而言是把双刃剑,而剑柄在教师的手中,如何舞出设计的价值与成长,需要来自学生与市场的反馈。设计竞赛与教育是硬币的两面,只要用“科学”“和谐”的力道抛出,才可收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