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非专业性”,这类课程的特点,是难度相对较低、不与具体技能挂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中,更侧重完成情感目标,个人认为课程的主要着力点是通过知识讲解、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合作作业等形式,学会一般性的学习方法与认知策略,让学生在其他课程、特别是本专业课程学习中也能得到有益影响。
这种定位或可解决教师在通识课教学中要面对的课程规划与总体教学设计问题,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特别是要保障教学效果、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要对课程的整体教学实施质量进行评价时,教师也要面对不少挑战和压力。
一、通识课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课程内容较之专业课自由度相对较高,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能力”抓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在结课时掌握某种技能,这一方面造成了课程整体框架结构不够科学完备,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抱有了“不必费力,也可通过”、“应付一下就可以”的不良心态。
二是学生基数大,大班授课乃至200人以上的“超级班”授课,不但教师很难了解全部学生,基本的教学互动都很难做够做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本身课时就比较少的课程,根本没有场景和时间让学生和教师建立情感联系,甚至记住名字都成问题,教学过程基本成为“老师上过,学生来了”的走过场。
三是授课学时数较少,完成基本授课任务已经非常勉强,很难把一些内容讲深讲细。粗线条的教学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总是停留在介绍概念、说明特征的浅层上,很难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因材施教。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概念与优势
混合式学习(E-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按照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观点,“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由此,混合式学习模式有以下优势,正好可以解决当前通识课教学中面临的相关问题。
第一,仅利用传统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内容,可通过建设在线资源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自助式学习”,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
第二,在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打破时空间隔,通过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学生可以随时请求教师的协助,教师也可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响应学生的需求,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三,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就在于其混合模式的自由性,学习者和教师均可选择合适的和自己擅长的工具完成相关任务,而非局限于某一种软件或某一类技术,这不但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也为真正的因材施教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利用混合式学习理论改进通识课教学的策略
第一,依托适当的技术搭建在线学习平台,通过在线平台建设,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跨时域、跨空域的不间断联系,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并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随时登录,通过查阅在线实时数据、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让教学有更高的针对性,从而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第二,混合式学习的目标是利用技术反哺教学,而非用技术替代教学,因此,教师的努力方向,是更高效的应用课堂时长与网络平台,尝试通过某些特定策略的运用、教育技术的引入,提高课堂50分钟的价值和效率,同时尽可能打通课堂与平台,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通过平台获取学习资源,产生的相关疑问与指导需求,再通过课堂和平台两个渠道由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
第三,传统课堂引入信息技术后,必须对教学模式和流程施加更多的关注,利用技术实现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不难,但要把握具体成效、了解相关技术应用后对课程教学有何有益影响并不容易,教师必须通过开展测评、访谈,利用问卷量表等工具,准确了解技术应用后的具体成效,如此才能让混合式学习模式服务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而非简单的应用技术补充教学时长,甚至对原本的课堂教学形成不利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656.html上一篇:学前教育中的礼仪教学
下一篇: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