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170-03
一、“业师同授”模式概述
美育是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是人才整体素质的竞争,仅仅停留在科技和经济上的竞争是不够的。美术教育既要人才适应实业经济的需求,又要摆脱实业的机械、刻板、冷漠无情。注重有情的美育可以帮助我们找回失去的真善美,从而使我们的国民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在学前教育专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幼师学前专业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造就创新型的幼儿教育人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却暴露出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让人忧虑的是幼师学校对美术教育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甚至有时片面理解为美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前美术老师或美术家,而不认为美术辅导和训练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我国美术教育家杨景芝女士指出,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学生画外所获取的那些?|西,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的平衡,在现代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平静;手工有助于学生大脑和动作的协调性,促进认知能力的成长,培养坚韧的精神。当然,有美术天赋和潜能的学生经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后,有一部分将成为艺术家,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总之,学前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画家,而是通过这种技能的训练,培养人的智能和悟性。
我国现阶段幼师美术教育教学在形式与方法上生搬硬套一些本科类美术教育专业,以至于幼师美术教育类学生艺术理论知识不到位,专业技能比本科类美术专业生差,幼师美术师范生自身优势体现不出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不同专业社会实际需求而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过程以及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定型化实践模式,它是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管理和评价四个方面组成。“业师同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传统理论教学为基础的一种延伸。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前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学前教育专业岗位群的工作流程、环境、规范以及素质、能力、知识要求为导向,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岗位群所要学习的领域和内容,打破以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和特征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建立“理实一体”、以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编写配套教材和开发其他配套资源。学生的学习渠道就不仅仅来源于校内,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外资源进行实践,实现一个有效的互补。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这种教学模式在小范围内的高校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完善的,教师需要协调好各个教学环节,发挥这种实践模式的作用。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以下对“业师同授”这种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育进行探究。
二、传统美术教学实践课的问题
传统的美术实践课存在着一些弊端,集中表现在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周期长、不易调控等方面。在以往的美术实践课上,教师在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后,学生就开始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练习,并进行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调控,学生进行实践的很多环节都不能得到保证。学生们实践后将作品交上来,教师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一个有效的引导,很可能出现雷同、抄袭的作品。这样,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还失去了开展实践课的意义。
传统的美术教学实践课的周期过长。由于学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进行实践时,可能缺乏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大大影响了他们进行实践的效率,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又没有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大大延长了学生的实践周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也是传统的实践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除此之外,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没有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践进行引导,使得学生无法明确自己实践的方向,自身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开展实践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实践课将会失去意义,不仅难以实现素质教育,还会影响教师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
三、开展“业师同授”实践模式的意义
利用“业师同授”的实践模式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校内外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美术实践教学的问题,保证实践的有效性,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进行实践的兴趣。同时,校外的教师帮助校内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拓展,能够帮助他们明确实践的方向,提高课外实践的效率。这样,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的实践周期,提高实践效率,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由于“业师同授”的教学模式是在原有的实践课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实践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且,校外教学与校内教学虽然有着空间的差异,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对学生起到有效的监督调控作用,很大程度上减少抄袭、雷同等现象,促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进行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极大地保证学生作品的含金量,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美术实践课的意义。 四、“业师同授”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
(一)提高校内教学质量,有效地开展校内教育
开展“业师同授”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有效地调控好校内外教育的关系,并充分地发挥校内教育的作用。在开展校内教育时,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帮助他们掌握理论知识,为他们的实践奠定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对学生灌输概念,给学生提前准备实践的材料。而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他们自己制作一些实践必要的材料,鼓励他们进行多形式的创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当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比如有的教师为了给予学生创作的空间,就鼓励学生进行“不一样的创作”,可是这个概念又过于空泛,学生在进行实践时往往会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他们进行指导点拨,既要让他们展现出自己的创新意识,也要让他们明确实践的方向。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业师同授”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校内外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因此,校内教师需要学习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进行探究。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校内学习效果。这样,才能为开展校外实践奠定基础,充分地发挥“业师同授”的教学模式的作用。
(二)明确校内外教学关系,做好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
开展“业师同授”的教学实践活动,意味着除了学校教育外,还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延伸到校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效率,获取更多的学习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校外教育还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开展校外教育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校内外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是开展“业师同授”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但是,开展校外教育要比进行校内教育更难调控,如果不能做好有效的衔接,是很难实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要重视校外教育,并将校外教学活动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接受校外教师的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完成实践活动。
教师需要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因为校外教师对学生信息的了解并不全面,校内教师需要和校外教师进行有效对接,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样,他们在组织、监督学生进行实践时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才能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合理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展现出自己的潜能,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其次,丰富校外教育内容。校外教育活动形式应该丰富多样,避免教学活动形式的单一、老套。校外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紧随时代的步伐,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同时,教师还要确立服务学生的宗旨。校外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校外教育不可过于商业化,要真正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理念,全心全意地培养学生,尽到自己的职责,对学生?M行指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帮助校内教师有效地完成“业师同授”的教学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地利用好校内资源,有效地开发校外资源,并融合多种教学活动和课程资源,实现美术实践教学的最优化。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因此,实现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能够有效保证“业师同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应用型美术教育人才,贯彻实施基于未来工作导向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校企之间互通,首先是师生要参与行业的实践、管理与科研,提升依托机构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水平,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其次,高校要聘请行业有经验、有能力的专家参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的开发、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的指导等。广大美术教师应该继续探究校内外教育模式衔接的方式,将校内外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保证“业师同授”模式下的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地开展。
总之,“业师同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模式,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应该分析影响“业师同授”教学模式开展的因素,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真正地为学生搭建一个理想的实践平台,提高实践活动的意义,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能力的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686.html上一篇:中职美术学科教学模式改革
下一篇:浅论中国少儿钢琴教学中的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