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翻转课堂的英文为The Flipped Classroom、The Inverted Class,译为“翻转教室、翻转课堂”。它源于2007年美国林地高中(Woodland Park HighSchool)的两名化学教师给因病缺席的学生补课。在补课其间,教师录制讲课的PPT和讲解过程,将其上传到网络,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随后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1-3],于是该模式从美国推广到中国。
一、C++课程翻转课堂现状
翻转课堂模式的核心是“先学后教”,首先学生在课后看教学视频并做练习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基于问题的交流互动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4]。
笔者的C++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5],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更是少而又少。于是“先学后教”卡在了课上提问环节。教师避免“冷场”不得不无奈地“再教再学”。“先学后教”的模式在学生层面变为先预习再学习,在教学层面没有质的改变。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C++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一)“先学”环节改革
“先学后教”的重点在于“先学”。“先学”指学生在课后看教学视频并做练习来完成知识的学习[6]。而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网上视频教学部分设计枯草无味,甚至让学生生无可恋。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深度,自然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先学”的设计环节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内容设计。教师在设计内容时,就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情优教。
所以内容的设计首先要新,要紧扣生活热点,时事热点。是热点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有了注意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情感。比如在C++程序设计中,讲授类和对象概念时首先就展示中国女排照片。女排本身就是热点,无声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接着将队员朱婷和对象概念联系。朱婷是热点中的热点,再次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胜过教师千遍“请注意”或“请记住”。
其次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设计的内容不能太深。教师很愿意将学科最新的东西、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学生分享,但学科最新的东西、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往往深涩难懂,能讲得深入浅出还真的不是一两节课的事。不如从一些简单易懂的热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的内容,如此 效果会更快更好。
2.幻灯片设计。幻灯片设计得好,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幻灯片设计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简洁。由于C++课程本身的严谨和科学,幻灯片不可能做得太花哨。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应该简单、扼要。用精练的内容通过讲解语言表达大容量的信息。大块的文字堆砌只会让学生视觉疲劳。(2)动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幻灯片的文字、图形、色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文字、图形、色彩的变化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动态幻灯片效果要好于静态幻灯片。
3.讲解语言设计。如果说幻灯片是抓取学生眼球的关键,那么录屏课讲解语言就是抓取学生耳朵的关键。?A盛顿大学洛夫特斯博士认为倾听信息比阅读信息有效得多,大脑能在140ms内理解有声语言,但理解同样的印刷语言要180ms[7]。所以抓住学生的眼球的同时,我们还得抓住学生的耳朵。耳朵天生敏感于新奇的信息或者说敏感于新旧信息的复合叠加。譬如易中天经典语录:“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这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耳朵!
C++程序设计中的专有名词很多,在录屏课中讲多了真的是催眠曲。所以课堂上可以挪用网络热点词语代替专业名词或穿插讲授热点故事、经典故事。
4.提问设计。提问是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之一,能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模式,实现深度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但录屏课的提问环节天生有短板――只能自问自答,缺少了交互性,但这并不能抹杀该环节的重要性。好的问题一下子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自主性和创新性。譬如在讲授类和对象时提问:“如果将女排比做类,那么女排队员是什么呢?”又譬如上例在讲授封装概念时说:“上帝将对象的代码属性和动作属性打包到一间房子,然后将房门也关上了。但同学们都记得一句谚语: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会……”这个问题实际不是问题,但设计出来容易引起联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同学们认为访问女排教练郎平要什么条件呢?是的,要新闻采访证,这就好比我们要访问类中的成员,要public权限一样”等等。
5.练习设计。翻转课堂线上练习可以在课后也可以在课中进行。课中练习效果好但成本过大。所以翻转课堂的练习一般设计在每小节视频的课后。
练习的设计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性。练习的作用是巩固提高。所以练习一定要针对所学的知识点。但翻转课堂的练习还要针对上课环节,将上课环节要谈论的内容、要解决的疑问都设计成特定的练习。练习能加深大脑对知识的印象,练习能激发大脑对知识的深度思维,而翻转课堂特有的针对性练习可以界定课堂的讨论的范围。针对性练习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2)开放性。练习除了有针对性,还应该有开放性。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开放性练习一般答案不唯一,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方法。好的开放性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热情和求知欲,甚至让学生废寝忘食地找答案。开放性练习在开阔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将学生的激情和渴望带进课堂,此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最强的。教师在线下课堂稍加引导,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开放性练习一般设计为问答题或编程题。
(二)“后教”环节改革
“先学后教”的“点睛”在于“后教”。“后教”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基于问题的交流互动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后教”虽然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启动作用和把控作用是“点睛”之处。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教师的启动作用。
“后教”设计环节的启动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入场气氛调动。讨论环节最怕“冷场”,教师在气氛的控制、情绪的调控上起关键作用。如何“热场”可以说是场show,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采取励志式或营销式托场。2种方式都直奔主题,但营销式托场相对要“委婉”。
教师也可以采取“润物细无声”式的入场。从一些细节慢慢讲起,不知不觉中引爆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调控得好,问题会一个接一个地解决。每个学生都会入“戏”,现场活跃而有序。
2.加强情感激励。多数大学生在经历过中学填鸭式的学习后,即使愿意提问,知道回答,也不愿举手。在他们看来举手有些尴尬,有些低年级,他们宁愿将热情埋藏在自己心中,这也受到中国中庸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改变学生首先就得教师改变自身。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得“年轻化”、“去政治化”、“接地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可以从两点开始做起。
(1)微笑。这个微笑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微笑,其实是种鼓励,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很难想象学生看到太过严肃而又呆板的教师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2)鼓励。不论学生如何提问,如何回答,教师首先要表扬、鼓励。其根本是包容。包容包括很多方面,包容学生语言、行为、冒犯。甚至异类。包容的前提是理解,个性化发展就得求同存异。包容的同时也是同化的开始,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会默默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有选择地吸收,因为他们是“活”的。从这个层面上说,其实不用我们太“用心”去教,有这个环境就行。
三、教学改革成效
我们对6个平行班用同一节课的两种不同形式分别进行授课,其中奇数班级采用原教法授课,偶数班级采用改进方法授课。结果发现,用改进教法无论是提问数量还是解决问题数量都远远超过原教法授课。
接着我们对偶数班级中9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特意设置教师回避和匿名形式。最后收回95份有效卷。结果发现,在改?M教法中学生们最喜欢的是情感激励教法,体现出学生渴望被鼓励,被赞赏,被认可。认为“不喜欢”或“一般”较多的是入场气氛调动和视频提问。我们对这些“不喜欢”或“一般”的学生进行聊天式回访,发现视频提问环节是由于只能自问自答,缺乏互动。而入场气氛调动有些教师采用励志式烘托,学生感到被“逼”提问。所以实践中采用“润物细无声”式的方法,效果可能更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774.html上一篇:高师生课堂教学监控能力调查研究
下一篇: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