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常见的意象,如: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但意象却并不单是诗人的专利,国内外许多知名作家也常常在其小说作品中使用意象,如阿来、沈从文、苏童、福克纳、博尔赫斯等都曾在其作品中赋予意象特殊的含义;村上春树善于刻画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意象,并将现实世界与一代人的情感世界巧妙地联系起来;严歌苓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多种意象,小说中设置的意象数量之多,寓意之广,可谓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鲁迅先生的《药》中,就设计了“药”这么一个典型意象。可见意象已成为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活跃在语文教学的舞台。那么意象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着作家们的笔触呢?我以作品《白鹿原》为例来探讨其中的原因。
一、意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作为贯穿作品始终的中心意象之一,“白鹿意象”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犹如一条延绵不绝的经线,穿梭于《白鹿原》这部小说的始终,为读者构建了一幅民族秘史之象。
在《白鹿原》中,白鹿已不仅仅只是吉祥、长寿、美好及贤明君主的象征,作者还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含义,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超脱飘逸的白鹿作为小说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小说中整个故事的发展都若即若离的由这只美丽的白鹿所牵引,可以说,白鹿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意象的象征意味
为了使读者清楚的认识到,白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作者陈忠实在小说的开始就将富含神话色彩的白鹿传奇故事与白鹿原的得名联系在一起,以此加深“白鹿意象”的文化底蕴,并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作者写到“很古很古的时候(传说似乎都不注重年代的准确性),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跑过的地方“麦苗忽的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②
白鹿出现的传说代代相传不容置疑,“人们一代一代津津有味地重复咀嚼着这个白鹿,尤其在战乱灾荒瘟疫和饥馑带来不堪忍受的痛苦里,渴盼白鹿能神奇的再次出现。”②在这里,纯洁的白鹿已经被赋予了美和善的终极意义。作为古老中华民族文化的化身,也是命运的化身,神奇的白鹿成为白鹿原上百姓们祖祖辈辈的保护神。人们渴望借中华文化之神力,使黄土高原的万物复苏,毒虫害兽以及灾难、饥馑等消灭干净。
为了强化白鹿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象征。作者又相继安排了许多集优秀传统文化于一身的人来作为“白鹿精魂”现身的见证人。小说中第一个见证“白鹿精魂”现身的人就是仁义道德的代表人物――白嘉轩。白嘉轩在连续死了六任妻子后,打算去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就在他去请阴阳先生的路上,“白鹿精魂”现身了,并且从此改变了白嘉轩的命运。白家免除了断香火的恐惧,结束了几代单传的恶运,人财两旺起来。第二个见证“白鹿精魂”现身的是共产党人鹿兆鹏。兆鹏在率军撤退的路上,也曾一瞬间见到过白鹿精魂。他也因此避免了被围歼消灭的危险。第三个见证人是勇敢无畏的白灵,她同样也在白鹿原上看到一只雪白的小鹿在原坡支离破碎的沟壑峁梁上跃闪了一下。一个又一个德行高尚的人目睹了“白鹿精魂”的现身,这似乎也在告诉人们“白鹿精魂”确实存在,它不仅只出现在神话传说中,而且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它的神奇效应惠及个人,遇到“白鹿精魂”的人大多都会得其眷顾,这也使得百姓们更加相信“白鹿精魂”就守护在他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现实生存空间中腾挪,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跃动。整个白鹿原的兴衰也都由这只冥冥中的神秘白鹿所主宰,而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物的白鹿,其所包含的神奇效力。
三、深化作品悲剧主题
《白鹿原》作为一部悲剧史诗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在《白鹿原》中,白色作为其主色调是美好、纯洁的象征。而作为其对立面的黑色,则一般象征着灾难、战争和死亡。国共两党在白鹿原上以暴力手段残酷斗争、共产党内部出现在了非理性的批斗、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这其中的历史教训,既丰富又沉痛,很值得我们加以深刻体会。
“作者以冷峻的历史眼光审视着现代革命,洞悉出扑朔迷离的现象背后社会变革的底蕴,揭示出革命中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③尽管这种审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却依然不能否认其存在的价值。陈忠实“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写来关照民族历史的变革,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发展及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焦虑和关怀。”
由此可见,意象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透过现象,挖掘作品深层次的主题与内涵,这对于把握作者的思想,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他们的阅读知识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注释:
①陈美兰.解读《白鹿原》的中心意象“白鹿”[J].语文三家村,2008,8.
②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③胡焕龙.深邃的“密码之箱”――浅谈《白鹿原》中一组意象的历史内涵[J].淮南师专学报,1993(3):14-1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867.html上一篇:初中文言文“四步式”教学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