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一主两翼"(课堂研读为主,课前自读与课后扩读两翼并举)阅读教学新模式,是语文教学发挥最大效益和功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更全面形成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1.课前自读――行立先豫,以故知新
所?^"课前自读",也就是课前预习,它是学生开启自主学习的金钥匙,也是学生体验、领悟和掌握文本教材的初始过程[1]。落实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把握好"读、查、画、思"四点要求,并完成预习作业,方能达到稳中启思的效果。
1.1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部分。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要依据文本题材、情感基调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将不同的文章读出不同的味来。尤其是诗歌教学,更要注意停顿节奏、韵律、情感的把握,如曹操《观沧海》,基本节奏是两字一顿,要注意重读字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等,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更要从中体会全诗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壮景以及作者的豪迈气势体会全诗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壮景以及作者的豪迈气势。
1.2 查。有的放矢地查找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等,从中捕捉或发掘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判断文章主旨。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不查找资料,不了解时代背景,学生就很难深刻地体悟漂泊异乡的游子期待祖国统一、对故土念念不舍的情怀。
1.3 画。要知道学生边读边"画",以不同的线条圈画文中语句,大致归纳文章内容[2]。叙事类文字的阅读,要画下其中体现作者情感、描述精彩生动的句段,如《巨人和孩子》中,"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个告示后……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我有好多美丽的鲜花,但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 阅读说明性文字时,则要画下段落中心句、对说明主体的阐释等,比如《桥梁远景图》中,茅以升绘制了这样一幅"远景图",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一定造得很便宜""一定造得很低"等等。议论性文字的阅读则要重点关注体现作者行文思路、观点的语句。
1.4 思。"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课前自读时学生要将阅读中的疑问、联想、思考等一一总结形成文字,以利于课堂学习中的交流讨论。有学生在阅读《我有一个梦想》一课后,写下了如下疑惑:"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交响曲代指什么?""演讲中的每一个标点、每一句话仿佛都烧起我们内心的一团火,但激情演讲的同时,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主张非暴力抵抗的思想?"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学生的讨论更热烈,思考更深入了。
2.课堂研读――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课堂研读同样是要紧扣一个"读"字,充分发挥学生主人意识,鼓励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按照"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教学思路,研读流程可概括为:初读感知、精读感受、赏读感悟。
2.1 初读感知。初读课文,感知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反复诵读,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对事物的表象形成初步认识[3]。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学习内驱力,可以根据文章体裁的特点,分别采用创设情境、设疑启思、多媒体教学等方法,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2.2 精读感受。精读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部,进入语言情境,从文字和思想中领会课文情感,从词与句、句与段、段与篇之间感知文字的内在联系以及弦外之音,并经由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将其提炼为文章主旨和情感基调,才算读懂了、读透了课文[4]。
2.3 赏读感悟。赏读是精读的继续和提高,重点在于“赏”“悟”二字,要把教学中心放在品评文章立意、构思、语言表达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上,从而培养学生语感,学习表达方法。品评课文时,教师要注意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如教学《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时,教师可用不同革命年代周邓二人的合影照做背景,引学生进入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与海棠花相关的因花定房、共历风雨、闲暇赏花、寄花传情、托物思人等片段中找出文字感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理想和坚贞爱情。用整个心灵去感受文章,靠近了作者的情感世界,真正读懂了文章。
3.课后扩读――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课后扩读的目的主要在于配合单元教学,自读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巩固课上掌握到的阅读方法和写作规律,将能力迁移到课外。同时,也让学生从扩读中获取更多、更活的信息,拓宽知识面,更有力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构建“一主两翼”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既吸收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内核,同时也在扬弃中构建融入了自读、扩读等阅读方法,有效落实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905.html上一篇:快乐课堂拼音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