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新课程指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学习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解决能力不断地提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科学实验利于学生的学习,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体验实验的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演示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升到理解层次,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做好演示实验的关键之处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以及实验进行时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实验。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观察实验。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在进行时做到重点突出,符合直观、安全、简单的要求,提高实验效果。例如:教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前可让学生质疑:1. 红磷燃烧后生成物呈固态还是气态?2. 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能进入到集气瓶吗?3. 可不可以用木炭或硫磺代替红磷来消耗氧气?这些问题抛出来,学生一下子难以回答,这时教师按照实验步骤开始进行实验,相信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点燃红磷看到剧烈燃烧,迅速地塞入集气瓶并旋紧瓶塞,引导学生思考瓶内产生的是大量的白烟还是白雾,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等到红磷燃烧完毕,过一会儿打开止水夹,如果实验结果与预设一样,即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让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的原因。相信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心中的疑惑都会迎刃而解。而此实验难免会失败,教师此时不必难堪,应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也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等。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发现潜能,表现出与生俱来的质疑天性,同时,学生的质疑形成了实验活动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悉心引导,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质疑;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虽然这样做会“浪费”不少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会“偏离”预设的课堂教学轨迹,但正是因为给学生创造了宽松、开放的学习时空,才能使学生放开手脚进行探究,“肆无忌惮”地争论质疑,也因为有了这样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才使学生的质疑潜能得以释放,创新才华得到展示。
二、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
对于学生的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允许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都进行一下实验,也许会造成一些混乱,甚至损坏一些实验器材,但只要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懂得取舍,这样的实验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新课程中科学探究往往都是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进行的探究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它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普遍规律,即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事物的辩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作为形成学生感性认识的生动直观,大多是演示实验,而在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实践时,又往往是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让他们有更多的动手机会,从中培养的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如在讲“氧气的制取”一节时,笔者选择了各种器材,如:酒精灯、木块(垫酒精灯用)、试管、棉花团、铁架台、单孔胶塞、导管、水槽、集气瓶、玻璃片、锥形瓶、双孔胶塞、长颈漏斗等。然后进行分组试验,让学生自选器材进行组装。结果每组都组装出了不同的实验装置,并且对自己的装置进行了评价,说出了优缺点,并自选一套进行实验制取。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教师给予学生犯错的机会,在学生收集到满瓶的氧气时,学生的实验趣味最浓厚,熄灭了酒精灯,令学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水槽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试管,试管破裂了,学生惊呆了,教师及时安慰学生,大气压在捣乱将水压进去,相信学生的犯错会让他们记忆犹新,实验完毕应该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此节课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装置的选择不是唯一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思维。学生兴趣倍增,思维也异常开阔,通过合作探究,营造和谐的师生共同探索的实验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火花,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体验创新活动的乐趣。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外实践是课堂的延伸,开展课外实践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学生的学情、校园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外活动,将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两者有机地结合,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例如,学生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之后,可以布置学生自制汽水的任务,告知学生用到的器材有纯净水、白砂糖、食用小苏打、新鲜的柠檬等,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自己动手获得汽水;在学习压强的知识后,用矿泉水瓶做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在学习浮力知识后,告知学生用大小玻璃瓶做物体浮沉实验。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高,尤其在设计和准备过程中那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及操作过程,学生在其他途径中无法体会到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无形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立足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科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实验通常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课堂教学时,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学生无法看清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科学素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从而使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这四个基础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深化过程,也是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由此,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实验为基础,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精心创设实验教学资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借助实验启发学生由“观”生“趣”,由“趣”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知”,这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增加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帮助。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997.html上一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举三反一”
下一篇:小议初中音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