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够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往往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而写作则是学生所具有的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可以说,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杜甫诗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不读书,没有充分汲取前人写作的经验,没有沉淀,那么就谈不上什么写作。可以说,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阅读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融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故事或者意境当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而且还能够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阅读是由外而内的吸收、借鉴。而写作则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阅读之后,对阅读内容吸收、感受由内而外的倾吐。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可见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二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均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以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目的地大量阅读课内外读物,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且将这些素材充分运用到写作当中。在阅读教学中可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融为一体,以读促写,综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由此可见,如果教师想要从根本上实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作文教学主要应该包括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个部分。然而从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输入进行过分地追求,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输出的能力,导致语言输入与输出无法得到完美协调和配合。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将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合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因此所写文章也就谈不上是好文章。这种现象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就是学生对语言运用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说明在阅读接受信息,运用写作表达思想的教学中存在脱节现象。其次,在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思想往往是“为写作而写作”。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教材为每单元设计的写作练习,而这些写作练习绝大多数所能训练的能力都是比较单一的,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分析,练得比较被动。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极少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写作指导。造成学生写作的被动,致使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支离破碎,句与句之间和段与段之间没有必要的照应。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尽可能将学生写作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予以合理解决,达到从多个方面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
三、“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
“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就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文本资源,以期实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主动参与练笔的教学目标。在对此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读和写的重要意义,并且要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
(一)对文本阅读的合理构建
对文本的充分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将这些文章作为范文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以阅读和感悟为侧重点,从而将写作知识教学和方法技巧的指导结合起来。从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选材、不同类型的文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写作的愿望。可以是词句、段篇、词句的赏析,也可以是对篇章的评论;可以是对文章细节的感悟,也可以是对作者心怀的感受;可以是对文本的拓展想象,也可以是对故事的提炼浓缩;还可以是结合实际的议论抒情等等。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学情,进行理性思考,巧妙设计,合理安排,精心辅导。
(二) 对课堂练笔的合理构建
在对范文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后面的写作练习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为了能够从全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还应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这些任务并不一定要是一篇绝对完整的文章,可以围绕某个事物写一段话,结合周围发生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想法等等,这些都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进行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久而久之,就会达到独立、清楚、正确地写各类体裁的文章,从而使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充分实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予以高度重视,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段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以读促写,从而实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6460.html上一篇:浅论中学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