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教学目标
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
2.体会李清照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b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1、导入
古人抒写愁的诗句很多,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看看她是怎么写愁的。
2、诵读
1.齐读,纠音
2.自由朗读,思考这首词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相思之情
李清照缘何相思呢?
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嫁与赵明诚为妻,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好词章,两个人志趣相投,经常促膝对坐,共赏碑帖。但美中不足的是,赵明诚在太学读书,一个月只回家两次,李清照独自在家,不免思念远行的丈夫,只能用词来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于是创作了《一剪梅》。
要用怎样的语速、语调去表达词人的相思之愁?
明确:惆怅,低沉,缓慢
3.个别读,评价
4.听名家的朗读
5.齐读
3、赏析
小组讨论:哪些意象表现出词人的相思之愁,说说理由。
参考:
①红藕
问:李清照所看到的藕是什么颜色?红色
问:这样色泽鲜亮的荷花现在呢?凋谢了
问:看似在写荷花凋谢,其实词人想表达什么?
问:荷花凋谢,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逝去,那么李清照正逝去的是什么?青春
用客观事物荷花的凋谢来表现秋天的到来,看似写景,其实含有对青春易逝的感叹。
②玉簟
问:哪个字点明了季节?秋
问:秋天的玉簟贴在皮肤上是怎样的感觉?冷
问:仅仅是肌肤感到冷吗?
丈夫不在身边,所以这里的冷还暗含“人去席冷”之意,是凄凉的内心感受。
红藕、玉簟既透露出秋景的萧条,也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受,对词人的孤独起了衬托作用。
③兰舟
问:她是怎么登上兰舟的? “独”
问:“独”好在哪里?
面对万物萧瑟的景象,词人不免触景生情,回想和夫君一起泛舟湖上,而今却形单影只,此情此景,她还能排遣掉寂寞吗?
④ 锦书,雁,月,西楼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展开想象,描绘下
……
词人独自登上西楼,看到大雁归来,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锦书,谁的锦书?(丈夫),她盼望的是丈夫的来信,可实际上是无人寄书,于是心中平添了一层愁绪。
⑤花、水
问:花是自飘零,水呢?水自流。
问:两个“自”做何解释?“自”,是“空自”。
问:和花儿流水一同逝去的还有什么?青春
这种把自己的主观情感附着在客观事物之上的写作手法,就是借物抒情。
到这里没有一句直接写自己的相思之愁,但是每一句都传递出了词人的愁绪。
“一切景语皆情语”。
直到哪里词人才点出自己的这种相思之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明确:“两处”指词人和丈夫在两地彼此思念
旧时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的思夫,但李清照在写相思之苦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是双方的,从中我们能看到女词人与丈夫之间的两相恩爱。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充分信任,体现了她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这首词里面有一句名句,你认为是那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你觉得哪几个字用的特别好?
明确:“才下”、“却上”,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体现了愁绪转移的迅速,它把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是一句完美的收尾。
问:用词上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才下”、“却上” 平常的字眼,却可见情之深、重。
这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
小结:词人借用多种意向来抒写自己的愁绪,画面优美,情感真挚。
齐读
二、拓展及作业
1、拓展
这首词用了哪些意象来写愁?……
《一剪梅》和《声声慢》同是写愁,但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
《声声慢》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的生活感受。女词人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反映了个人不幸的遭遇。如果说《一剪梅》表现的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那么《声声慢》的愁绪就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所以《一剪梅》的愁是“闲愁”,而《声声慢》的愁来得更加沉重。
2、作业
同学们,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愁情的意象还有很多。试举例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诵读,还是对意象的感悟,都不是由教师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
其次,本案例中“意象”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按照“朗读――品味――发现”这样的思路,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实践,我以为,从直接阅读、体味文本角度入手把握诗词,让学生从词本身中读出词人的形象、心情,是可行的,且也是更有探究性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6708.html上一篇:浅谈民族教育中学校教学管理
下一篇: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