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关于高校的小班化,由于理解不同,概念的界定也会有所不同。学术研究界对“小班化”的理解,是将班级学生限定在一定的数量,不可以超出这个人数限制。与大班授课相比,小班授课存在着一定的优越性,即,教师可以照顾到班级内听课的所有学生,而学生也更容易提高注意力,且学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从目前的中国高校小班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思政理论课或公共基础课上倡导小班化教学,少数学校在个别学院做试点,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高校设置小班教育模式,就是要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将原有的高校“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向“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且要考虑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具有针对性地创设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小班化教学现状
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首先在经济发展国家普遍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的清华物理系开始实施小班授课,当时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超过14个。对于教师而言,开展小班教学可以与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充分互动,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助于对小班化教学模式不断地完善。小班化教学在高校并不少见,比如,外语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基本都是小班授课。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要紧紧地抓住小班化授课的主题,并将教学模式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断提高,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1]。
目前对小班化教学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但是,班级人数通常不会超过25名学生。采取小班化教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同时可以启动弹性学分制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素质不同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质量。学生接受分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建立衔接性,让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
二、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人才培养中,注重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类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就是能够适应实践活动,对自身的潜在能力有所深入了解,以采取有效措施将自身的潜在能力在应用领域中发挥出来。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创新意识,还要具有创新能力,针对各种问题可以灵活地运用解决对策。虽然创新型人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依然存在着制约因素而有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
1.教学管理模式没有根据教学需要而实时更新
与经济发展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落后性。这种落后还不止于教学质量上,而是教育模式没有从人才的时代性培养的角度出发而实时更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落后,主要体现为教学观念落后,且教育要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牵制,这样就会使教学行政化,而难以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教学大纲没有根据人才需要而做出调整
中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证明知识的有用性。教学中,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而展开,让学生参与到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当中,不仅指导学生要学以致用,而且还要强化创新能力。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教学活动,而且还要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但是,现行的教学管理依然存在着封?]性,教与学是高校教育的两个部分,却没有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当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实际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少,特别是教育与管理依然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是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等等,都是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实施必要的教学调整。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尽管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教育要更为注重时代性,并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3]。如果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甚至存在滞后性,就难以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有效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
三、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有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个性化发展
小班教学可以让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同时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对学科教育展开研究,班级里的“差生”会得到教师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差生”跟上学习进度,让他们对专业学习建立自信心,即便是在学习中获得些微的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心理上也会有满足感,从而更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小班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教育的重点内容。随着“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且教师有能力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加以关注,为学生“量身定做”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能够轻松地面对学习,能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念,能够将自主探索的成果展示在平台上[4]。
2.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教育环境还会对人的身心感受有所影响。小班化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提供了空间,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小班化教学可以避免座位安排上存在不满情绪,特别是座位离黑板较远的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且教师也会忽视这名学生,如果因此而导致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趣或者学习成绩下降,就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小班化教学中几乎不会发生类似情况,即便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自行解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教学观念要从小班化教学的角度出发而更新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也是教学中的主导因素。教师在开展教学中,首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需要,然后是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国家倡导高校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没有更新,就会在教学上存在着滞后性。教育要具有时代性,才能够培养出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生,让他们在职业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否则,学生就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面临着被淘汰的威胁[5]。行为的创新以思想创新为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转变教学思想观念的时候,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对教育服务化以高度认识并落实到实践教学中。
2.实施小班教学模式有助于课程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化
中国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责任,就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人才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人才,而更应该具备多学科融合的能力,采用多学科交叉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小班化教学模式,还要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一些学科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才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可以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本身,而是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充分融合,让学生从多个领域掌握专业知识,从实践活动中学习专业理论内容,以通过拓展学生知识面而让学生对知识灵活掌握,并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实施小班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评价体系加以优化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要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为事后评价,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导致学生的优点以及自身的潜在能力没有发挥的机会,学生的个性也遭到了扼杀。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班级学生数量少,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总结和分类,以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相应地,教学评价体系也得以优化,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表现,在评价考核中要采用多样化形式,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考核成绩之外,还要将课程特点纳入到考核范围内,并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考察,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等等。将所有的考核内容指标化之后,经过加权处理后即获得了考核评价结果。针对小班化教学进行评价,由于评价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将综合评价模式构建起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以对新型人才进行全面培养。
综上所述,由于教育的多样化,在开设小班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是重点,而且学生要通过接受教育以满足知识需求,因此,小班化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让学生在充分吸收知识的同时,能够对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知识创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6830.html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方法改革
下一篇:以赛促学的中职教学质量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