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固定的格式以及独特的韵律使之有别于一般的汉语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成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学好成语对留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留学生对成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不断地尝试着使用,但由于成语自身的复杂性,留学生想要恰当、得体地使用成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学习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即“兴趣+难题”。如何帮助留学生突破成语学习这一瓶颈,成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以下简称《桥梁》)共有上下两册,由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全书共30课,上下册各15课,每一课都由一篇主课文和三篇副课文组成。课文内容丰富,贴近现实生活,涵盖当代中国人的教育制度、婚姻家庭观念、科技文化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教材适用于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对《桥梁》中的成语进行考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成语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成语教学水平。
二、《桥梁》中的成语统计与分析
为了保证统计结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本文的统计标准主要参照孙梦梅主编,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对教材中的主课文、副课文以及课后练习进行穷尽式的统计。
(一)《桥梁》中成语的分布情况
统计发现,上下册中共有成语168个(按出现次数计算,重复出现的重复计算),其中,上册41个,下册127个。上册平均每课2.8个成语,除了第10课《写在助残日之前》没出现成语外,其他每一课都有成语出现。成语数量最多的是第12课《买彩票》和第14课《在那遥远的地方》,均为6个。其次是第8课《广告与顾客》为5个,第4课《醉人的春夜》、第5课《话说“面的”》和第13课《我的第二故乡》同为4个,第1课《我的希望工程》为3个,第2课《差不多先生传》、第7课《吸烟者的烦恼》和第15课《公文包丢失之后》均为2个,第6课《眼光》、第9课《李群求职记》和第11课《热爱绿色》仅为1个。下册127个成语,平均每课8.5个,数量最多的是第17课《地球的主人》,有19个。第30课《雷雨》为13个,第20课《三个母亲》和第24课《陕北姑娘》均为11个,第18课《班车》、第19课《健忘的教授》和第29课《孔乙己》均为10个,第23课《中国人的姓和名》为9个,第28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为8个,第25课《重读西藏》和第27课《价值》均为6个,第21课《整容》和第22课《住宅电话》都为5个,最后是第26课《试试吸毒》为4个。总体来看,《桥梁》上下册中几乎每一课都有成语出现,而且平均每课多达5.6个成语,但数量差距较大,最多的有19个,最少的是0个,上下册的成语分布不均衡,下册的成语数量是上册的3倍左右。
(二)《桥梁》中成语的统计分析
从成语的句法结构划分,大致可分为联合式、主谓式、偏正式、述宾式、述补式、连动式、紧缩式和兼语式,共8种。我们把所搜集到的168个成语按照句法结构作相应的分类。
1.联合式
成千上万、虎头蛇尾、顾此失彼、一五一十、兢兢业业、惹是生非、声东击西、三令五申、有声有色、南来北往、天长地久、事半功倍、狐假虎威、争分夺秒、提心吊胆、粗心大意、之乎者也、反复无常、无穷无尽、货真价实、粗枝大叶、吞吞吐吐、弄虚作假、敲锣打鼓、手忙脚乱、无法无天、沸沸扬扬、天昏地暗、手舞足蹈、冰天雪地、兔死狐悲、如泣如诉、无依无靠、奉公守法、精明强干、兴高采烈、丢三落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无忧无虑、无时无刻、幸灾乐祸、传宗接代、贤妻良母、养老送终、大起大落、心灰意冷、前仰后合、五花八门、无牵无挂、张冠李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走南闯北、无影无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弄巧成拙、唠唠叨叨、花言巧语、千方百计、玩世不恭、胆小怕事、哭哭啼啼、无亲无故、无缘无故、十全十美、无声无息、想方设法、无情无义。
2.主谓式
语无伦次、力不从心、足不出户、自寻烦恼、无可奈何、哭笑不得、一言为定、盲人摸象、鼠目寸光、名扬天下、热泪盈眶、心急火燎、悔恨交加、议论纷纷、刻不容缓、头头是道、德才兼备、毛遂自荐、徐娘半老、家贫如洗、大名鼎鼎、千里迢迢、自顾不暇、情人眼里出西施、宠辱不惊、自讨苦吃、座无虚席、血口喷人。
3.偏正式
轻而易举、无价之宝、荡然无存、无可奈何、大吃一惊、言行不一、了如指掌、无济于事、模棱两可、振振有辞、与众不同、寥寥无几、后顾之忧、燃眉之急、前所未有、默默无闻、急中生智、恋恋不舍、皆大欢喜、怒不可遏、呱呱坠地。
4.述宾式
不屑一顾、一无所有、不知所措、乘人之危、不计其数、无所事事。
5.述补式
惊慌失措。
6.连动式
入乡随俗、拾金不昧、守株待兔、开门见山。
7.紧缩式
乐极生悲、实事求是、至高无上、一帆风顺、不约而同。
8.兼语式
引人注目。
从上面的分类统计可以看出,《桥梁》中的成语句法结构类型以联合式为主导,其次为主谓式和偏正式,这三种结构的成语所占比重超过总数的9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
三、成语的教学策略探讨
(一)溯源法
成语的来源比较广泛,有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寓言故事、文人作品和口头俗语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成语来源的介绍,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桥梁》中,有些成语可以追溯源头,比如“三令五申”“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其中,“三令五申”来源于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故事讲的是著名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创作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吴王对他的兵法不太在乎,于是想为难他,让他用宫女来做试验,操练兵法,但是宫女们完全不当回事,训练时嘻嘻哈哈。几番解释她们依然我行我素,不听指挥,后?硭镂渖奔?儆猴,把带头不听指挥的两个宫女斩了,其他宫女都不敢再当儿戏了。“三令五申”后来引申为再三告诫或者命令,用于指大家都必须遵守的制度、条约等。溯本清源之后,留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学了“三令五申”之后,教师还可以适当对“三……五……”的成语结构进行拓展,如“三番五次”“三年五载”等。“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成语“守株待兔”多含贬义,讽刺那些心存侥幸,总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好逸恶劳”等成语都有其历史渊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源头的梳理,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适当拓展到同类成语,想必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梯度教学法
汉语成语的复杂性决定其难度要高于普通词汇。从语义方面来看,成语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汉语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多表现为引申义和比喻义,如“鼠目寸光”一词,本义是指老鼠的眼睛能看见的距离很短,仅有一寸之远,但在汉语中,本义的用法很少,几乎所有的用法都是比喻义,即比喻一个人目光非常短浅,没有远见。刘艳平(2013)提出应该把教学内容分级化,由低到高教学顺序分别是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从成语的语法结构来看,联合式的成语是最多的,从笔者对《桥梁》的统计可以看出,联合式结构的成语占所有成语的50%左右,联合式成语多为对称性的,记忆起来相对容易。张艳萍(2012)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留学生记忆、识别结构对成性成语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非对称性成语。从语用角度来看,大多数成语除了本义之外,还有感情色彩,有褒义和贬义之分。教师在成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学生学习成语的因素,把教材中涉及到的成语分出难易梯度,依次进行教学。
(三)创设语境法
任何语言都不能离开语境而孤立存在,汉语也不例外。成语的使用受到语言环境和社会习惯的制约,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创设恰当的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并能灵活使用。如:
(1)如果我取消了今天的这节课,你们就可以兴高采烈地去看球了。(《桥梁》下册)
(2)教授打开黑皮包,翻找了足足有三分钟的时间也没找到一张纸。同学们立刻幸灾乐祸起来。(《桥梁》下册)
例(1)中的“兴高采烈”有“高高兴兴”义,但用“高高兴兴”并不能准确表达学生当时的情绪。教师在讲授这两个成语时应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语境,启发学生思考。因为文中上一句是取消上课,对学生来说,不上课应该是高兴的事情,而且关键是还可以去看球赛,所以应该用“兴高采烈”而不是“高高兴兴”。“兴高采烈”相对于“高高兴兴”来说,程度更深,并且是一种短暂的情绪,“高高兴兴”相对要平和一些。“幸灾乐祸”指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例(2)中的“幸灾乐祸”是因为当天要考试,但教授没有找到试卷,同学们因为害怕考试,恰好教授又找不到试卷,所以大家都非常开心。理解了上下文的语境之后,对两个成语的意思就能准确把握了。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成语创设语境,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如:
(3)他看到我摔倒在地上,不但不帮我,反而还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
(4)一听见熟悉的旋律,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唱起歌来。
除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成语的的兴趣。也可以采用视听法,把一些有典故的成语做成动画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收看《成语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多渠道学习成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