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 服装结构与工艺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
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服装结构设计更偏向于理论设计,而服装工艺制作偏向于实践操作。一个是设计过程,一个是对服装的缝制过程。然而,一套服装的制作,均少不了此两项工作的完成与搭配。然而,在传统教学当中,这两门课分别开设,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得不到统一,甚至在不同教师的教学下,教学风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使两者重点得不到统一与凸显出来,更谈不上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造成理论联系不上实际。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上,造成较大的不便,甚至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教学质量提升不上去等问题出现。
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便是,要使教学、实践融为一体,完成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而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便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同时,在服装结构与工艺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时,也可以避免理论与实践课堂上出现教育资源重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教师做到有效的互动,完成对学习任务的有效参与,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质量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使得不断探索与研究。
2 服装结构与工艺分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得不到有效衔接
服装结构与工艺在进行分开教学时,往往会由两位教师来进行授课,这时便存在授课范围、授课界定分不清楚,从而在对待裁剪部分时,往往讲述不到位。但是作为服装成衣外观效果的核心,裁剪若是得不到学习,便无法开展成衣制作。比如说,教服装结构的老师,一般会对服装造型进行讲解,而教服装工艺的老师,若是从样板、主料裁剪、辅料配伍开始讲解,便会使得工艺制作主体内容得不到有效讲解,并使服装工艺教学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另外,也会因为两位教师在教学时,所用到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性,或是教学内容不连续,使得两门课程得不到很好的衔接,这将会对教学质量与效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教学方法得不到统一开展
让两位教师分别来教授结构与工艺时,因为教师的教育背景、经验与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时,所用到的方法也会存在一些差异。然而当学生适应一种教学模式后,在转向另一教学模式,便会变得不太适应。比如,在对零部件与案板进行讲解时,部分教师不讲究技巧与方法,让学生扣出来即可,通常需要完成很多次扣烫才可以满足工艺要求。还存在一些教师,根据工艺标准,强调学生在扣烫止口时,需把熨斗从外向里、反面向上,沿着线迹虚出0.1,来进行依次扣倒,从而使得正面止口得到顺直,不存在需眼皮,进而一次性成功。就此可以教师教学方法存在的差异,让学生难以做到有效适应。
2.3 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让两位教师分别来教授结构与工艺时,对于教结构的教师来说,一般会对结构研究较为偏重,从而在教学时,对理论学习较为注重,然而,理论与实践得不到联系,或是理论与实践教学进度存在差异时,便会使得教学时重点、难点得不到?y一。另外,教师知识技能不足等问题,也会导致学生难以做到结构与工艺进行有效结合。比如,一些教结构的教师,可能会工艺实践掌握不足,因此在对上衣结构制图进行讲解时,往往只能照着书本进行讲解。而学生在实践时,若是遇到特殊体型后,通常不知道对肩宽与胸围差数做出有效调整,从而制作出来的服装,没有对人体进行美化,这是服装结构的最大问题。另外,对于教工艺的教师来说,可能对结构掌握不足,因此在授课时较为简单,甚至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了,严重造成成衣质量受损。
综上可见,服装结构与工艺的分开教学,将会违背服装专业教学规律,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需做出改进。
3 服装结构与工艺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3.1 将课程进行整合,使内容得到衔接
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按照职业能力及素养的培养标准,完成对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充分整合,并完成包含服装外观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在内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借助基础平台联合专门化方向课程,在教学时,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同时以核心技术能力培养为教学内容,打破原先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并在对教材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将其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形成知识体系,并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如,在对女装结构这部分讲解时,需对理论进行讲解的同时,应用相关案例,来让学生对女装结构原理做到充分理解,并做到有效变通。在对女装剪裁进行讲解时,需对款式、面料搭配,面料性能对服装造成的影响进行讲解。在对女装剪裁进行讲解时,需要对领子袖子等重点部分进行讲解。如此一来,便能够使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得到有效融合,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为完整,并能够形成一个知识系统,这不仅对学生理论课学习,也对学生操作能力提升有着巨大帮助。
3.2 开展项目教学,使教学方法得到统一
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相当重要,具体实施时,能够以项目为核心,以学生技能训练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训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实践过程。在项目教学时,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完成讨论、探究、启发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有实践性、可行性与应用性。尤其对于教学实践来说,其是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展示,把学生安排在企业中完成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工作中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探索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可以做到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3.3 把握市场需求,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一体化教学的开展,需要做到与人才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进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将教学与职业认证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实践与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使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得到有所体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从而缓解理论到生产中的距离感。比如,在对女装结构与工艺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各式服装款式图的收集,然后再从这些图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来进行运用。让学生自主完成打板,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工艺环节当中,学生可以完成对工艺方案的设计,并对其质量与时效进行检验,然后将制成的成衣与样板进行对比,并找出不足之处,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对工艺流程做到全面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使学生能力更能够接近市场需求,有效解决了学生知识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问题。
4 总结
在服装设计专业所有的教学模式当中,服装结构与工艺一体化模式在应用与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更是在理论结合实践上表现较为突出,有助于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全方位培养。然而,在未来应用时,还需不断探索、完善与优化,从而使该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7070.html下一篇: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