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 旧课程体系初步破除,课程优化整合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从单一器官或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病理与病理生理、药理直至临床治疗原则的纵向学习。我们根据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导,以疾病为基础的原则,从肾脏的解剖结构到组织学超微结构,从肾脏功能与调节到肾脏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特征,直至临床用药及基本治疗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避免了学生在学习疾病病理形态时忘记了正常解剖、组织结构的烦恼,老师也不必在课堂上占用较多时间重复和回顾学生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脱节现象,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连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2]。
2 教学团队重组
打破原有的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队伍组成,由治学严谨的学科带头人担任模块负责人[3],在各相关学院、教研室中选取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教改班的泌尿模块教学任务,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比80%以上,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 教学方式多元化
在泌尿系统解剖与组织结构、病理形态学课程中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及时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并借助我校网络教育平台,营造多向的、自主性的教学环境。在机能实验中采用“利尿实验” 及“影响尿液的因素”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膀胱导尿、输尿管导尿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够熟悉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速尿和垂体后叶素等因素对尿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等基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通过案例的逐级分析和总结,模拟临床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医学常识及专业知识到医学伦理等各层面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素养。
4 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对策
(1)教学材料的缺乏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难题。教学团队本着实用性和早临床的原则组织撰写了《泌尿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教学材料保证了知识的连贯性,本着以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主导的理念,编辑典型案例,融入到教材中,强调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集?w备课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教学人员分属于不同教研室,模块负责人需要协调解决集体备课工作。开课前以说课的形式进行,组织各专业老师对自己的授课PPT进行演示,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改进。对课程进度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动物实验所需动物等提前准备或做出说明,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
(3)PBL案例准备。泌尿系统模块教学中所选PBL案例均出自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综合性肾脏疾病为原型,经临床医生初步编辑,再由教学团队带教老师审定和再加工,改编成适合学生使用的病案。不仅从症状分析、疾病发生发展、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辅助诊断手段、基本治疗原则等多方面具有广泛议题,锻炼学生临床发散思维,还要做到有趣味、有情节、有挑战性。
(4)考核方式多元化需求。我们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考核仍然采用闭卷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尽量做到分值合理分配,合理安排考核内容。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考察,我们通过引入病例分析的形式,提供以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如“双下肢水肿”、“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泡沫尿”、“恶心呕吐”、 “腰酸腰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为主诉的病例摘要,要求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列举诊断依据,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临床症状进行病理、病理生理分析。另外对泌尿系统相关前沿知识的综述写作也在我们的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考察范围内。最终结合课堂小测试、学生课堂发言状况及出勤率等方面形成综合性评价。
5 展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泌尿系统模块教学优化了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泌尿系统医学知识结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应用以及考核方式的改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教学模式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体各系统间联系减弱,如何解决学生可能在临床思维上出现“给器官看病”的定式,需要模块教学顶层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此外,如PBL教学等先进的医学教学方式对师资比例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师资短缺和规模化招生的现实下存在无法实现的窘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7312.html上一篇:自制“教学用直流电动机演示装置”
下一篇:国外在线教学网站教学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