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演示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演示实验能够将课本中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和直观化,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并亲自探索,进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演示实验的教学不重视及所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导致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不佳。下面笔者就如何提升初中生物演示实验的效果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
演示实验一般是由教师操作,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实验。教师的实验操作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因此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一定要过硬,动作要规范,过程要熟练,要秉持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教师在准备演示实验时,要先自行做一遍实验,检查实验是否有失误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在演示实验开始之前,首先向学生讲述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需要的器材和材料及实验步骤,然后再进行实验演示,最后向学生讲解引起实验现象的原因。只有在教师拥有过硬的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和生物知识。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课时,有三个实验需要进行演示,分别是“种子萌发时散热”“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和“种子萌发时需要氧气”。这三个实验分别说明了植物在呼吸作用时释放能量、释放二氧化碳和需要氧气。教师在课前需要先进行一遍实验,检查实验材料(种子)是否存活,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实验效果是否明显。只有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才能够在课堂中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的实验技能是保障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第一要素,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二、增加演示实验
虽然目前的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演示实验,但仍然存在部分内容没有相对应的演示实验。这些内容中,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仅仅通过口头的讲授,学生很难完成对知识的理解。而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知识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实验进行探讨和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增加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让重难点的内容直接呈现在实验当中,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时自然就能够理解重难点知识了。
例如,在教学《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章时,课本中并没有设计相关的演示实验,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梳理知识,
难以分辨
“动脉血管流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人体血液循环电流模拟装置”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静脉血和动脉血是怎样在体内流动和变换的,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然对知识有了更深
层次
的了解,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会更加简单。
三、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
在初中生物演示实验中,有一些较为简单,且效果比较明显的实验,这一类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对实验的内容进行研究,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和知识的本质。实验操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遇到较为困难的实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这样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课时,可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在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在家中进行“植物体内能否散发水分”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在实验成功的情况下,实验者能够在实验装置的内壁上看到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说明了植物可以散发大量的水分。这种简单鲜明的实验对学生理解知识有明显的帮助。
综上可知,演示实验能将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演示实验的效果,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8991.html